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信仰的力量——谨以此献给从华蓥山走向井冈山的开国中将毕占云

  • 作者:雁歌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8-25 11:52:06
  • 被阅读0
  •   □雁歌

      一

      120年前,风雨如晦,宕渠低吟。

      川东华蓥山下甘溪场的一声啼哭,将漫漫长夜撕开一道血色的口子。

      一同打开的,还有让寒风反复啄噬的一间空洞的破庙,如张开饥饿的嘴巴。

      于是,一座干瘪的山村被迫过早地让打杂、砍柴这些粗重的词语,写在您稚嫩的肩臂之上。

      当喑哑的文字之声从简陋的私塾飘过村头的桃树,您却只能放下身上的担子,悄然匍匐于那泛黄的窗口,纯净的目光中透出一丝清澈的向往。

      苦难、困厄阻止不了内心生长的渴求。您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滚瓜烂熟的节律喂养成自己灵魂的麦芒。

      进过民团,抱过不平,也质疑过穷人怎么会成为山上的匪患?

      贫富之根,你总是在盘旋的山路间苦苦追寻,不知百步石梯的野菊在风中为谁摇曳?

      慈祥的祖父似乎猜透了心思,抚摸着您黝黑的额头,用农民起义的故事敲开重重谜团。

      从此,“均贫富”这个词语犹如一枚种子,在您迷蒙的心扉开始生根萌芽。

      二

      生活与命运,煎熬和磨炼。十九岁的青春,砺就了苦难岁月中大山一样的体魄与胆识。

      当南湖红船那一缕微芒,照亮华蓥山峨凤岭,那是一个夏天的黎明,甘溪场、驴马铺还沉睡在梦中的山乡。

      您从凉水井村庄出发,把农民起义的故事打成行囊,逃过山匪的追堵,毅然走出大山。

      古老的落鸿渡,目送过您壁立船头的背影,身后那朵洁白的浪花一路卷起沉浮的心事。

      这朵源于驴溪河的浪花,注定了由渠江走向嘉陵江,走向长江。并见证一个志在远方的求索少年出脱成一个铁血男人的红尘沧桑。

      三

      头顶1927年那片骤变的风云,脚踩“混成旅”颤动的桥梁,于烽火狼烟中辗转腾挪。

      您终于在战火纷飞的混局中暂停下来,细细地将过往梳理,分辨,沉思。一边借宜昌养病之机,深入百姓,叩解贫富之问。一边彷徨踱步,极目注视长江滚滚东流不可阻遏的走向。

      时光的真相一层层剥出,那一夜,您彻夜难眠。

      我们知道,您思想的航线在国共的反复度量权衡中,开始变化了。

      四

      秋收起义的红旗,映红了井冈山的翠竹。

      从犹豫到决绝,从等待到主动。您坚定地抬起头,一只山雀正掠过头顶的天空,猛然扎向井冈山密林的深处。

      当何长工的那封书信如一片枫叶摊开您的手心,您坚实敦厚的身躯禁不住颤动。一番慷慨肺腑之词如一阵疾风骤雨之后,您率领的队伍一路经过老百姓打着火把、提着灯笼欢迎的村庄,上了井冈山。

      星星之火终于在历经千山万水后点亮了答案的起点。多少次血雨腥风,党组织把您红色的信仰锻铸成钢。

      春风化雨,历史的册页,平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这样写道:“……湘敌驻桂东的阎仲儒部有一百二十六人投入我军,编为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

      弃暗投明,成为您一生最高光的时刻,更是中国革命最精彩的一页。

      五

      寻乌的圳下村,如一只摇篮静卧环抱的群山。

      稀落的残星,挂在高高的山岗。黎明前的霜雾,裹住了山村的眼睛。偷袭的脚步像蛇一样尾随潜伏夜色深处,将牢如铁桶的圳下村捅开一条缺口。

      急促的枪声揭开最后一层夜幕,一双双狰狞的魔爪正合围掐住军部的咽喉。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您抓起机枪率领特务营,冲入敌阵,用身体死死地护卫着军部首长,以义无反顾的矫健身手铺开一条救援的血路。

      中国革命的这次绝境突围,惊险了无数世人的目光。

      特务营,走出圳下突围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日渐成为一个机智神勇的语汇。在无数大小战事构筑的篇幅中,总是最闪亮劲猛的词句。包括后来改头换面的团、旅、师、军等多种变化的称谓,只要有您穿梭闪耀其中的身影,就会演绎出许多荡气回肠的情节和耐人寻味的智慧。

      六

      苏区红军一举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却在“左倾”路上跌进了第五次围剿的深渊。

      1934年10月的星夜,一支队伍高擎火把照亮了瑟瑟秋风中的于都河,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伟大壮举的第一步。

      一杆杆旗帜,一个个背影,直指破釜沉舟的方向。冒着风雪,您艰难地交出采集的军需和忠实的信仰。

      血战湘江,翻越老山界。蜿蜒的队伍,像一条河流,缓缓流过深秋,寒冬,流过春天的花朵。

      遵义,长征途中最显赫的部位,宛如棋盘上举足轻重的棋子。反思,腾挪,转折,演绎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抉择与命运。

      此时,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您耳通目达,逡巡于遵义城墙之下,警视娄山关崔巍雄险的关隘,仿佛听出了乌江一路奔涌咆哮蕴藏的伟力。

      七

      渡过黄河,祁连山下河西走廊升起长征路上最悲壮的词语——西路军。

      大漠,风沙,广袤,荒凉,这些雄浑苍劲的词语裹挟马家军飞扬跋扈的重兵和猖狂,妄图阻挠西路军西进的节奏。而战士们冲破层层围困,将意志化为每一珠红柳和沙棘,用信念撑起逐鹿瀚海的力量。

      在临泽、高台、倪家营子这些版图间反复周旋之后,西路军审时度势,化整为零,于石窝被迫分为左中右三个支队。

      祁连山的冰雪,滋润了星罗棋布的绿洲,却无法阻止马家军残酷的追杀。

      您率领中路支队,凭借绵延的祁连山,激烈角逐。马家军人多势众,铁蹄汹涌。您机敏闪腾,四两拨千斤。聚拢,冲散,再聚拢,再冲散,如此反复。每一次聚散,意味着生命的流逝,战士的减少。唯有寒冷、饥饿、伤病、缺弹、少药,如大漠风沙刮过敌骑饮血的嘶鸣与嚎叫,被祁连山的千年冰雪紧紧攥在洁白的手心。

      凄厉的雁鸣,越过塞北的天空。当最后一次冲散之后,你孤身一人,背后是无垠的大漠旷野。

      宝塔高耸,信念闪亮。此时的您,是雪山密林中头顶羊皮的四处躲藏,是扮成藏民、喇嘛、驴夫的装聋作哑。一路乞讨,一路颠簸,向着圣地延安一步一步艰难地挺进。天边悬挂的北斗,成为唯一的指引。

      后来,共和国厚硕的卷宗,多了一位“乞讨”将军的传奇与荣光。

      八

      卢沟桥头那一阵刺耳的枪声,卡住了中国人民滴血的心头。

      您以后方留守兵团的名义,日夜捍卫为黄河疗伤。这段北起佳县南至清涧地域的两百公里河防线,筑起了陕甘宁边区血肉的屏障,窥视出无数日寇阴险偷渡的凶相。

      舒缓的河流,见证了两岸紧张的较量。刀光剑影,在浩渺的芦苇荡穿梭晃荡。您匍匐在茂密的苇丛间,目力直逼对岸渡口的风吹草动。

      巡防,对峙,交锋。您总是将半渡而击、主动出手、发动群众作为出奇制胜的秘诀,让黄河对岸的一切疯狂猖獗不敢越雷池一步。

      九

      广袤的黄淮流域,豫皖苏的每个路口、村庄旌旗猎猎。小院的支前司令部,经常看到一些忙碌的身影,在人、财、物几个词语间反复酝酿,穿梭,调集,所有的脚步汇成一块巨石,紧紧地压住淮海战役的后勤之舱。

      动员一切人力的浑厚乡音在这里回荡,人民手推车的朴素姿势让小米饭南瓜汤迸裂出神奇的力量。

      从军粮征集到物资运输,从肩挑背磨到独轮车,每个环节和细节总是触痛着根据地的神经,牵动您夜以继日疲惫不堪的眼神。

      淮海战役的红旗高高飘扬,无数张笑脸映红一串支前的清单,为您交出了最好的答卷:“粮食1.5亿公斤,柴草3.25亿公斤。如按每辆小推车100公斤装载,便是475万余辆,从徐州到北平可以排9行有余。”这些温暖而醒目的数字,直接诠释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最激动人心的含义。

      自此,人们把“小推车司令”的桂冠高高地戴在了您的头上。

      十

      珍贵的镜头沿黄河升起,中原最醒目的部位被历史悄然定格:1952年10月30日晚,河南军区红洋楼。

      视察,调研,迎聚,这是庄重的时刻。只是出乎意料,毛主席一下车竟然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您。那宽厚的手掌曾抚平山河的创伤,此刻轻轻拍着您的肩膀,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刻骨铭心的烽火井冈。

      一句“这20年,你去哪里了?”的浑厚问语,让您热泪盈眶。

      那一晚,促膝谈心这个成语拨亮了夜色,偶有肆意的欢笑和迸溅的刀光剑影划破秋虫呢喃,原来是你们一起在回味捡拾当年艰苦卓绝的日子。

      那一晚,主席在室内安寝。而您,却像多年前一样,在外面为主席通宵站岗。

      十一

      从华蓥山到井冈山,从武夷山到大雪山,从祁连山到宝塔山。一座座大山,矗立成信仰的丰碑。

      一枚贫瘠的种子,冲破巴山蜀水,穿过枪林弹雨,一路风雨飘摇,直至扎根中原大地,生长出人间最美的春色。

      如今,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您以另一种方式回到家乡,回到凉水井您传奇一生的光辉事迹展陈地。蓝天下,一尊庄严的半身铜像,屹立于梨香花海,熠熠生辉。

      蓥山苍苍,渠水泱泱,将军之风,山高水长。编辑:侯懿航

    【审核人:站长】

        标题:信仰的力量——谨以此献给从华蓥山走向井冈山的开国中将毕占云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91831.html

        赞一下

        发布者资料

        心怡心怡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13791篇
      • 获得积分:1129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