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情深似海 义重如山——评马平长篇小说《塞影记》

  • 作者:徐可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8-07 13:25:46
  • 被阅读0
  •   □徐可

      一

      《塞影记》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可以读得很快,也可以读得很慢。读得快,因为小说的故事很精彩,可以吸引你一口气读完;但是在快速读完后,你会发现,很多故事的发生,其实前面都已经埋下了伏笔,只不过被我们忽略过去了。于是我回过头去重新细细阅读,第二遍就读得很慢了,果然书中设置了一个个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机关,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塞影记》是作家马平前两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很看重的一部作品。马平近些年来创作势头正盛,他善于书写四川本土故事,已经出版多部中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塞影记》则把他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塞影记》时间横跨一百年,历史与现实交错进行,从一个乡村人物的命运,书写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历史。通过个人史书写家族史、家国史,在中国长篇小说领域有着悠久的传统。《塞影记》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同时又有它自身的独特之处。

      二

      《塞影记》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它成功塑造了雷高汉、鲁金奎、梅云娥、翠香、虞婉芬、柳鸣凤等一个个立体丰满、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谱系中,雷高汉当然是无可争议的一号主角。他不但生活在历史中,而且生活在现实中;他在历史中演绎着坎坷的命运,在现实中向“我”叙述着自己的故事。他的长寿让他有机会跳出历史,在现实中与作家一起回望、打量自己的一生,追忆他生命中那些或重要、或不重要的过客,为自己、也为他人的遭际唏嘘叹惋。

      雷高汉的一生可谓历尽磨难。他在三四岁时就被人拐卖,过着挨打挨饿的苦日子。两次逃跑,终于碰上一对无儿无女的夫妇,过了几年好日子,而且有了自己的名字:雷高汉。但好景不长,13岁那年,他的养父不慎摔死,养母也上吊自杀,他又变成了无助的孤儿。最后是当地富豪包企鹤把他接到自己正在修建的鸿祯塞。在这里,他稀里糊涂地成了包企鹤的女婿,却连新娘的面都没见着——重病缠身的包松月在新婚前夜自杀身亡。他爱上了川剧演员梅云娥,后者很快又被包松堂指使人杀害,他们的女儿也不知所踪。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之后,雷高汉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却因为当过包家的女婿,人生再次跌入低谷。他42岁时与寡妇丁翠香结婚,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怀着他的孩子的丁翠香又因病身亡。他终生都在寻找女儿,却在103岁得知女儿病逝的消息。就在他的外孙女匆匆从国外赶回的时候,他的生命戛然而尽,没有见上外孙女一面。

      这个老人一生曲折跌宕,令人揪心,但他却始终保有内心的善良。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始终把义与爱当成最高的坚持,贯穿一生。雷高汉的一生是卑微的,但又是正大光明的。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四川人的仁义情怀和担当精神。

      马平把他笔下的女性都写得美丽善良、有情有义、敢爱敢恨。这倒印证了四川女子给人的印象。梅云娥信守诺言:“谁来救我,我就嫁谁。”她跟雷高汉的爱情虽然短暂,却感天动地,让雷高汉铭记终生。翠香、罗红玉、虞婉芬、柳鸣凤,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底色,那就是善良。

      梅云娥的出场有点壮烈,她是一名川剧演员,被城里辜家抢了,包松堂带着五个人四条枪,名义上是去救她,实际上是抢回来做了他的小妾。雷高汉本来是跟着去救人的,却误打误撞进入了角色。“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赤裸的女人,尽管只划燃火柴看了一眼。灯亮起来,他看见了穿戴整齐的梅云娥,好像都不会呼吸了。”毫无疑问,梅云娥是女主角,我本来以为故事会在她和雷高汉之间推进,至少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谁知作者很快就让她离开了人世,她在小说中的“戏份”少得可怜,甚至连个正脸都没露就悄没声儿地下台了,台下的观众连她的面目都没看清楚。但是谁又能说梅云娥不是第一女主角呢?她人虽死,但她的气息却贯穿始终。雷高汉终其一生都在为她、为他和她的女儿而活。

      三

      《塞影记》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诗性的叙述语言。我特别喜欢马平作品的语言,马平对小说语言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他善于运用四川方言,特别是灵活运用四川俚语和川剧语言,把它们有机融入时代的主流语境中,营造出一种诗意而幽默的独特韵味,形成自己鲜明的语言风格,被人称作“诗人小说家”。这一特点,在《塞影记》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小说通过对意象的锤炼,为读者营造出富有美感的氛围。比如关于“石头”系列意象的运用。石头本是沉重的、坚硬的、冰冷的,但是在《塞影记》中,随着剧情的需要,石头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生死攸关时,石头变得柔软细腻,升腾出爱与生存的力量。在暗道中,雷高汉感受石头“千万年的体温”,他命悬一线时石头救了他的命。还有“暗道”“暗红皮箱”“喜鹊”“松林”“水库”等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小说具有诗意美好的寓意。鸿祯塞中的暗道,贯穿于整个文本,极具象征意义。“暗红皮箱”则装载了雷高汉一生中最珍贵的感情,“汉子大爷为我打开暗红皮箱那一刻,他的一生就算正式对我敞开。”马平的语言有张力、有弹性,耐咀嚼。

      《寒影记》的成功,还得益于它精巧别致的结构。马平对戏剧尤其是川剧情有独钟,在小说中大胆借鉴运用川剧艺术表现手法。从中篇小说《高腔》开始,他的小说创作中川剧元素越来越明显。《塞影记》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是现实中的“我”和雷高汉以及相关人物的接触交流;二是历史中雷高汉和鸿祯塞的恩恩怨怨。这种双线结构,本身就营造出一种“看戏”的效果:戏台上历史在上演,戏台下观众在看戏、赏戏。一章一章历史与现实交替出现,就像有一台摄像机在进行现场直播,镜头时而对着舞台,时而对着台下,而我们读者又成了场外电视屏幕前的观众,可以交替看到台上的演出和台下的反应。这种戏剧性的效果,来自作家对川剧艺术的娴熟和灵活运用。《塞影记》充分地借鉴了川剧的叙事艺术,用川剧的人物、情节、声腔作为引线,串联起小说的情节,表现人物品格和叙事主题。小说中许多局部的描写,都具有戏曲表现中的朦胧性,从而让人物的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比如雷高汉通过磷火寻找尸骨的情节,虽然在现实中未必存在,但这段描写极富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如果搬上舞台,极易引发观众共情。

      《塞影记》在情节上设置了许多悬念,让人有一种猜谜似的体验。进入小说,就如同进入鸿祯塞的暗道一样,光线昏暗,却处处有机关,一路只能摸索着前行。最大的悬念,就是雷高汉的女儿在哪里?而解开雷高汉女儿秘密的,是一张题诗帕,这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藏宝图;但藏宝图本身晦涩难懂,最绝的是雷高汉根本就不识字,为了解开这个谜中之谜,雷高汉一生都在学识字。除了这个主谜局之外,作者又设置了许多次谜局。一个主谜局加上数不清的次谜局,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宫,永远搞不清里面到底有多少机关。第一章中,汉子大爷连喊三声“翠香”。第一遍阅读的时候,这一细节被我忽略过去。等到读完全书,了解了他与一个个“翠香”的故事,才明白其中的深意。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解开一个个谜局的过程。只有解开所有的谜局,我们才能最终抵达人物的内心。编辑:卢泠氚

    【审核人:站长】

        标题:情深似海 义重如山——评马平长篇小说《塞影记》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24325.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