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宝黛之恋云胡不喜

  • 作者:张大斌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4-10 23:05:56
  • 被阅读0
  •   □张大斌

      《红楼梦》写的人物多,前前后后出场的有400多个,真是花开万朵,各表一枝。每个人物,在书中都不雷同,各自出现在他们该出现的场合,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或昙花一现,或花开荼靡,都令人过目不忘,这就是小说殊异之处。

      满园子的花朵,总有那么两朵,最乖巧最好看,统领群芳。贾宝玉、林黛玉在《红楼梦》群芳谱里,就是统领群芳那两支。在曹公眼里,众多形形色色的人,既为自己出彩,也为宝黛之恋捧场。

      如果《红楼梦》是一棵参天巨树,宝黛之恋就是树干,其他人都是枝叶,他们给树干收集阳光雨露,使树干更加葱茏饱满。读书人为《红楼梦》感叹,核心就是为宝黛之恋感叹。他们哀叹宝黛的命运,从而对造就宝黛命运的人,充满爱恨情仇。宝黛命运悲剧,如万箭穿心,百多年来令无数读者痛断肝肠。

      《诗经·郑风·风雨》曰:“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春秋时期,封建礼教还没有出来,妻子想自己的丈夫,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入非非,从鸡叫想到天明,丈夫回来了,高兴死了,一点都不装。看得出他们是真爱,是一对彼此信赖可以放心的模范夫妻。金庸写的《神雕侠侣》中,程英见了恋人杨过,又把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解为高兴不起来,说是情景使然。看来,云胡不喜就是块两面贴,可以双解的。

      我们见宝黛之恋,也是云胡不喜,高兴不起来的。小说中的宝黛之恋,一见面就吵,不见面又想,没有一个场景,不让人落泪心酸,云胡不喜,完全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般甜蜜,直至死缠在一起疯狂。

      宝黛之恋,没有牵过手,没有肌肤之亲,没有越过池,基本上还属于柏拉图精神恋爱。

      以前爱情可以很简单,不受太多的物质上的限制,彼此埋锅造饭,抱团取暖,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那种。到了宝黛之恋时,物质丰富了,思想也复杂了,恋爱就不简单了。那种天然的、人性的、本能的求偶反应,往往被弄得紧张、变态、鸡飞狗跳。于是,宝黛之恋,就变得隐晦、遮掩,扑朔迷离,云胡不喜。

      有一句话叫做臭味相投,宝黛之恋就是这样。贾宝玉这个公子哥儿,纨绔子弟,孽根祸胎,成天在脂粉堆里厮混,典型的不成器的花花公子。曹老师说,天生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简直食色成性。但他如此之花,却方寸不乱,除对袭人做过警幻仙姑所授云雨之事,并无越轨之处,比起贾琏来,那就是个圣人。他喜欢女孩,怜香惜玉,却无非分之想。但对黛玉就不一样,第一眼看到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这句疯话道出了爱情的真谛,于千万人中一眼就能认出你。

      酒盼知己,人盼知音。宝黛之恋,关键是你懂他懂。贾宝玉被父亲贾政斥为不成器的混账东西,早晚打死。若不是贾母罩着,宝玉在贾府是断难厮混下去的。宝玉的混账,在于他不读书,不按规矩出牌,是个搅局的混世魔王。贾府上下只有黛玉理解他,不像宝钗、湘云、袭人一般劝他读书求取功名。只有黛玉愿和宝玉一起看山看水看《会真记》,所以,他们有共同语言。

      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宝玉爱在女孩堆中厮混,到处惹是生非,搅得贾府上下不得安宁,身上的缺点多得数不过来。只有黛玉,全盘接受,照单全收。只是在金钏儿跳井、贾环诬告、宝玉遭遇史无前例的皮肉之苦时,黛玉为了免除他再遭此劫,才心痛地劝他:“以后都改了吧!”其实,这不过是心痛而妥协的安慰之语,并非真要宝玉改了。我想,换作他人,不问青红皂白,必是烈火烹油,何况这些事宝玉有口难辩。而宝玉爱黛玉,亦是爱得极为彻底,不仅爱她的美,也爱她的小肚鸡肠,还有她从娘胎里带来的弱不禁风。

      恋爱是一码事,婚姻又另是一码事。恋爱就像修行,结婚才算修成正果。恋爱是两情相悦,婚姻则需要社会认可。最大的社会,就是家庭、父母,婚姻大事,必须过得了父母这一关,否则就叫私订终身,得不到家庭的庇护,是要逐出家门的。这就是中国式婚姻的烦恼。

      林黛玉的鹤立鸡群,在贾府,除宝玉外,就只有紫娟一个好朋友,连贾母也是“白疼我了”。说白了,林黛玉在贾府这个小社会,扒开封建礼教这张画皮,还原每个人的真实面目后,她是被孤立的。

      宝黛之恋,悄悄发生,贾府上下,看在眼里,却并不看好。在婚姻这件事上,所有正儿八经的提及,都和黛玉无关。最后定夺的时候,只好瞒天过海。黛玉无语,宝玉无法。当掀开新娘的盖头时,真正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一个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一个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这样的结局,读者读了解气化痰。但这毕竟是小说,也只能是小说。因为现实是如此的残酷,爱情换不了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换不了祖宗的祠堂。

      在封建社会里,爱情是稀缺品,婚姻是大路货。《红楼梦》书写宝黛之恋,这是人性的颂歌,是现代文明的曙光,所以曹老是先知先觉。因为有了宝黛之恋的悲催,才有今天自由恋爱的幸福美满。编辑:卢泠氚

    【审核人:站长】

        标题:宝黛之恋云胡不喜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13809.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