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
文章内容页

漫话清明节

  • 作者:南派三伸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4-05 10:23:44
  • 被阅读0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酒家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清明节,总是先想到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首千古绝唱《清明》。“清明”在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最有文化底蕴的节日。所以说“清明”既是一个节令,又是一个节日。谈到清明文化的起源,当数位于山西南部的绵山。

      传说,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带着几个近臣流亡国外。流亡途中,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又累又饿,别说走路了,就连站都站不稳。随臣们急的四处寻找食物,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一丁点儿可以吃的东西。正当大家万分焦急之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煮了一碗“肉羹汤”让公子喝了,喝了羹汤的重耳渐渐地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得知“肉”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时,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东山再起的重耳,终于当上了晋国的国君,也就是历史上“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即位后的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记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当年“割股奉君”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平时最看不惯那些争功讨赏之人。尔后,他打点好行装,背着年迈的老母,悄然隐居到了风景秀丽的绵山上。

      当晋文公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之因,羞愧莫及,便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出山。然而,绵山树木茂密,山高路险,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啊!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了整个绵山,也没见着介子推的身影儿。待大火熄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了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烧死介子推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不准生火。正是因为这一把“火”,才失去了一位忠君的爱臣。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认为这颗柳树是介子推的化身,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要求晋国百姓在“清明节”这天,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踏青。

      绵山孕育了清明文化,清明文化光大了绵山,两者相得益彰。后来,人们干脆将绵山的所在地“界休”改为“介休”,寓意介子推在此“休矣”!2600多年来,清明节的发源地绵山,越来越彰显出其历史文化的魅力,越来越显现出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了山西旅游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回过头来,再来谈谈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身为安徽池州刺史的杜牧,到任之初就听闻池州杏花村的黄公广润是当地最有名的酿酒师,早有品尝之意。于是,他在清明这天,冒着纷纷细雨,前往池州西郊秀山门外的杏花村;一是踏青赏春,二是寻访黄公酒肆。当看见三三两两侧身而过的扫墓者,有感而发,口占成绝,流传千古。然而,好多人把杜牧写安徽池州的“杏花村”,误认为是山西临汾的“杏花村”。其实造成人们误传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山西杏花村的酒要比安徽杏花村的酒名气大得多。

      现在我们知道,先有寒食节后有清明节,而不是后有“清明”节气,清明这个节气要远早于“清明节”。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如今的寒食节,其实是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了,统称“清明节”,使人们渐渐淡忘了“寒食”这个节日。古代寒食节这天,仪式感很强,家家户户禁止生火,只吃现成的食物,故名“寒食”。在唐代,到了清明节这天,头一天的寒食禁火已过,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正如《寒食》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日五侯家。”这首诗出自于唐德宗年间的韩翃之手,是当时最受推崇的一首描写“寒食和清明”的佳作。是对寒食之后皇都开始生火习俗的真实写照,全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以至于在唐德宗招贤纳士之时,钦点“韩翃”者入朝,而当时中书省呈上来的名单中,竟有两个同名的“韩翃”,德宗亲笔御批“朕要的是那个‘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一段因诗得宠的佳话便由此而生。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一诗,则又是另一种意境。“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短短的七绝是作者早年读书时的真实写照:清苦、寂寞、孤独,为了前程,为了功名,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也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更没有邀朋约友饮酒作乐。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倒是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禁用烟火。禁忌烟火的期限一过,马上去邻居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点燃自家的油灯,在静静的寒夜里,临窗攻书,发奋苦读,直至拂晓。

      行文至此,又想到了与清明节有关的一件事,那就是为先祖坟头立碑。坟头立碑,一般是竖式墓碑,内容从右至左,自上而下,竖排刻写。墓碑正面通常由“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抬头主要写逝者的生死日期,如“生于X年X月X日,逝于X年X月X日”;正文主要写立碑者对逝者的称谓及逝者姓名,如“先父XXX大人之墓”;落款主要写立碑者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如“长子 XXX,于X年X月X日,敬立”。如有“碑文”者,则可以写在墓碑的背面,碑文一般是记述逝者的“生平业绩”。

      然而,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在立碑“落款”的部分,出现了有别于传统“落款”的做法,丢三落四,不伦不类。仅仅刻写了立碑者的称谓,丢掉了立碑者的姓名,如“长子,于X年X月X日,敬立”。这里落款中的“长子”,姓甚名谁,没说清楚。这种做法既失去了传统墓碑文化的意义,也是对父母生前给立碑者所起的“名字”大为不尊,从而失去立碑的真正意义。立碑的目的有二,一是防止随着岁月的流逝,坟头越来越小,祭奠者无法辨认,墓碑则是坟头的最好标志,俗话说“上坟找不见墓堆”是也。二是家谱系列的传承,如“落款”不刻写立碑者的姓名,家谱系列如何传承?试想,再过几代,为逝者立碑之人的“姓名”就无人知晓了,人为的造成了家族“断代”,将立碑的原本意义大打折扣。

      笔者生于塞外,居于乡野,处在文化沙漠之边缘。少时读书,条件不具,生活不易,求学更难,每得一册,便夙兴夜寐,宵衣旰食。通过发奋,虽一改面土背天之祖业,然祖训难忘,忠孝两全,其实就是祖辈优秀品德所致。故,每逢清明之时,必回乡祭祖,告慰先父,续写人生,楷模后辈。虽写不出杜牧、韩翃、王禹偁之作,亦有与其共鸣之处,效仿前贤,偶有涂鸦,抚慰心灵。

      2600多年的清明文化,始终滋养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华夏大地的读书人,更滋养着我“清明”的心灵!

    【审核人:雨祺】

        标题:漫话清明节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anwu/1336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