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励志文章
文章内容页

孜孜不倦地求知、求进、求成

  • 作者:林翠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1-11 20:44:18
  • 被阅读0
  •   我与黎承旺是高中同班同学。进入高中不到一年,就遭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我们这一代人陷入人生的迷茫之中。1970年10月,我有幸被推荐到安徽劳动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工作。黎承旺则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10月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回县从事中等教育工作。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完全一样,但年龄相仿,专业相同,又曾是高中同学,所以当他把这本《玉琢集》交给我,要我写点什么的时候,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这本《玉琢集》共八大板块,洋洋近百篇,洒洒三十余万字,记下了黎承旺在学术领域探求的步履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心得,记下了他对已然作古的崇敬的师长和友好的同学的怀念,而更多地是记下了他人生经历过的诸多人和事。尽管采取的文体不一,篇幅长短不一,甚至语言的传达方式也不一,给人一种“杂多”之感,但文字表达的所感所思所得,令我感受到黎承旺的灵性和才气,感受到他为人为文的实诚和执着,感受到他孜孜不倦地求知、求进、求成的付出和努力。

      文集中最吸引我的是几篇学术性或准学术性文章。它们是:《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从陶渊明的<责子诗>谈起》《“`百家姓'一样的散文中的散文”之我见》《京兆郡、京兆尹、京兆堂及黎幹》《宿松不能写作“宿鬆”》,等等。

      黎承旺的学术生涯可说是从陶渊明研究起步的。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发现田园意义并创作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辞官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事,他不仅实现了从农夫到官员的身份转变,而且作为一介农夫,他还在写诗还能写诗,他的多数优秀的诗篇都是在归隐后完成的。黎承旺的大学毕业论文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为研究对象,我想一定与他当年回乡务农当过民师的经历有关;或者说,是陶渊明的诗歌,陶渊明的行为激励着他要尽量保持布衣本色书生意气,也激发他从中找到诗意,进而焕发了写作的激情。《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较全面地阐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尤其注重在知人论世中对陶诗做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观点鲜明,立论有据,像“陶渊明被人称为隐逸诗人之祖。他的诗,平淡而有奇趣,神采风韵,古今独步。后世虽有阔人富绅,幽居别墅,种菊赋诗,然而终不能和他相比”等,至今读来仍令人信服。后来,在宿松师范教书时,黎承旺又写了《从陶渊明的<责子诗>谈起》一文。针对有人对陶氏大加责备,说他大量酗酒,造成后代“智力低下”,“实属荒唐”,黎承旺不认可这种说法,认为陶氏家庭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的家庭,陶渊明和他的一群天真活泼又淘气的孩子就生活在这个和谐的家庭中。黎承旺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建立在诗歌创作与科学论文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之基础上: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逻辑思维。这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黎承旺用之于阐释具体的文学作品,足见他的文学理论功底是扎实的。文学发展史一再证明,对同一作品存在不同的认知,除了读者、评论者的主体因素差异而造成仁智相异外,也与作为客体的作品本身所体现的情感的复杂性、题旨的多层性,从而导致解读上的多元性与歧义性有关。应该说,黎承旺对陶渊明《责子诗》的解读是着力于发掘文本内涵,有立论根据而自圆其说的。

      至于《“'百家姓'一样的散文中的散文”之我见》《京兆郡、京兆尹、京兆堂及黎幹》《宿松不能写作宿鬆》,等等,所论虽不完全是文学作品,但均属文史类。此类文章选题都不大,但要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令人信服,却并非易事,除了需要一定的辨析能力外,深厚的学识素养是不可或缺的。读这些文章,我有时会想到:如果大学毕业后,黎承旺留在高校或去科研部门,在学业上一定会更有成就的。

      而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黎承旺也不愧为一个有文史修行的知性者。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可说是更具文人特质的。他们有责任担当,也有理想追求,既追求教学上的作为,也追求学业上的建树。这两者深藏于他们的内心,决定着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读《玉琢集》,我就分明感到:黎承旺是一个兼具“教师”和“学人”双重身份的人,一个献身于教育同时笔耕在学业道路上的人。承旺之于教,可谓诚也;之于学,可谓勤也。缘于诚,他书教得好,成绩显著;精于勤,他学而不倦,业绩颇丰。其事业人生大抵就是这两方面的交融。当然,若是细加考察,前一种角色似乎更符合他的底色和气质,也就是说,黎承旺根本上还是一个教书人。

      1988年,黎承旺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一文,文中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内涵和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发表了很中肯的意见,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黎承旺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而“教坛留踪”、“桃李芬芳”两大板块中的文章,则可视为黎承旺一路走来的文字见证。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高考复习指导,语文教材分析,以及与学生的会话活动,等等。无论是释疑解惑还是心得体会交流,都是出自一个教书人的天然和本性。这些文章以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黎承旺是把宝贵的青春和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中等教育事业。对他来说,“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已是梦想成真。

      黎承旺主业从教从学,也有热衷氏族文化的情怀,他参与黎氏家谱修订并被族人推荐为黎氏家谱主修。我国是个文明古国,讲究个血脉延续。县有县志,家有家谱。县志官修,家谱私修。黎承旺对于私修的黎氏家谱可谓不遗余力,“黎氏文化”板块中林林总总近四十篇文章,还有“南腔北调”板块中涉及黎氏家族的多篇文章,真个是考世系,列宗支,将黎氏家族的起源、延续、分布,以及重修黎氏家谱的因由、过程和结局,说了个透。本来,重修家谱主要是按惯例将族中人丁变化状况载入谱中,但黎承旺并不止于此。他还要揭开一个心结,即黎元洪的身世之谜。黎元洪出生于黄陂,曾自称“黎黄陂”。可在他成为首义都督,昭告天地的同时,军政府的机关报《中华民国报》第一号以及《神州日报》都说:“黎氏(元洪)先祖为皖之宿松人氏”。民国初年的报纸也出现通栏标题:“黎黄陂不是黄陂黎"。认祖归宗,黎元洪到底该载入哪家黎氏家谱呢?黎承旺特列“总统传闻”板块,将系列探讨文章收入其中。这是一份具有文献价值的材料。我们知道,凡研究都离不开文献。文献是由文与献组成的。文,即档案、史书,是已有的材料;献,即口碑,是活的材料。黎承旺的这些文章有文亦有献,以新的证据揭开了黎元洪的身世之谜,这是很值得黎元洪研究参考和借鉴的。

      但不管怎么说,相对于从学从教这一主业,主修家谱也好,考证黎元洪身世也好,毕竟是“副业”,处于次要地位,所以我建议:把“学海拾贝”、“教坛寻踪”两大板块置于前,将“黎氏文化”、“总统传闻”移在后,并把有关学术性文章纳入“学海拾贝”板块中,以加重其份量。

      自高中毕业后的50多年中,我与班上同学很少见面,与黎承旺见面算多的,也不过四、五次,彼此信息知道的并不多。这本《玉琢集》是黎承旺孜孜不倦地求知求进求成而结出的硕果,使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同学情是纯真的情,说话无需遮盖掩藏,有什么就说什么。我说的不一定全对,但都是我的感受,是心里话。

      是为序。

    【审核人:站长】

        标题:孜孜不倦地求知、求进、求成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lizhiwenzhang/5185.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