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王子龙:先生云集

  • 作者:站长是美女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5-24 00:13:15
  • 被阅读0
  •   以拜师的情怀,赴京拜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达敏研究员。

      驱车到先生的住地,近郊河北辖内的县城固安。从京城的蜗居,到这里崭新的小区,树木笔直、苗圃如茵,绿化整洁。地自偏,心却不远。先生说,这里房价便宜,又清净,适合做学问。三室一厅,每间房子都是红木地板。书房是书房、卧室是书房,客厅还是书房。室内一排排书架,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藏书,仿佛经由图书馆管理员精心安排布设。

      先生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乌黑的清晰的三七开发型,圆润的脸庞,精精干干的。站着说话时身子有些上挺,一丝戏剧般地上扬。貌似平缓的语调藏匿了锋芒,透出一种圆融和纯熟;又如同滔滔不息的江水,夹裹着澎湃之流,形成悠长的复调,以绵绵无绝之力,往前,汇入一个大海。

      师者,常有从一桶水里倒出一碗水之说。在达敏博导这里,是从大海里倒出一碗水吧。

      达敏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为明、清和近代的学术史、文学史。先生说,只要汉语不灭,桐城之学就不灭,桐城派研究就不会终结。这样表述,令人肃然。作为学术权威,对桐城之学的评价期许能如此不吝其词,类似于当年曾国藩之褒举吴汝纶和桐城派吧。先生褒扬的是一种文化。他说桐城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贡献非常大,它不仅仅是研究对象,也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就古文理论而言,桐城派集数千年古文学之大成,创造性地提出了义法说、神气说、桐城文统说、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说、神妙说、义理文章考证三者兼收说、阳刚阴柔说、法变说、文体十三类说、因声求气说、古文至上说等理论。这些理论揭示了古文的本质和奥秘,发前人未发。桐城派的真正不朽处正在于此。

      先生说话的时候,夫人田畅静静地坐在一旁,瞩目凝神。夫人齐耳短发,轻便着装,温文尔雅。我以为夫人也是同行,事实上她从事银行工作。夫人说,她很享受先生讲述桐城派文化时的那种如痴如醉的精神状态。

      达敏先生说,本来做桐城派研究计划做10年,没成想一直坚持下来,无休无止了。现在他的博士后继有人,不断拓展深化研究。

      中午在固安的饭馆,先生留我们吃饭。先生说,他小学时一位老师与我同名。我大学毕业论文,写的是汪曾祺作品论,与先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一致。如此契合,令人不禁抚掌哈哈一笑。

      先生提出以桐城派研究为突破口,引领桐城师专未来发展,提高学校办学层次的构想,弥足珍贵。作为坐落在桐城的地方高校,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桐城派研究,持续打造学校学术研究品牌,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往大了说,这也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吧。

      先生指出,桐城师专连续多年召开桐城派学术会议,规模覆盖海内外,规格全国一流,主题多样,创新了桐城派研究的观点,拓展了桐城派研究的论题,壮大了桐城派研究的队伍,站在了桐城派研究的最前沿,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必将在桐城派研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先生表示,他愿意继续在桐城师专的支持下,为桐城派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1年10月,在桐城师专召开“桐城派与中国古代文章学”学术研讨会,达敏先生如约而来。专家学者齐聚先贤圣地,共研桐城文章。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全国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60余位学者参会,收到论文52篇60余万字。2023年4月,“史料与方法:桐城派研究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桐城师专召开。会议由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主办。4月15日,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姚玉舟,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和校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教授,以及王达敏先生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澳门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州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嘉兴南湖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学院、铜陵学院等40多所高校院所共百余位学者参会,提交论文100篇。王达敏先生总结,新时代桐城派文化研究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已形成北京、江淮、南京、闽江、岭南五大学术群体,频频推出学术新成果。

      先生云集,群贤毕至,共襄皖文化、桐城文化盛宴。

      在桐城师专新校区,一树一树的桂花开了。我折了一枝桂花献给田夫人,我说这叫“折桂”。我又折了一枝,这叫“折桂如林”。折桂如林,说的是桐城桂林方氏,连续几代皇榜高中,入朝为官。封建时代的桐城文人,读书取仕,为国效力,这也是桐城派文人的入世追求。

      与八方学者聚餐,达敏先生谈起了学业,同坐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博士,一时间屏住了呼吸,端坐静听。仿佛池塘里红鲤鱼,几百个鱼头攒动一处,等待着喂食。先生提到社科院文学所一位老师,曾经是《读书》杂志编辑赵丽雅,插过队,在王府井卖过西瓜,每天饭后即躲到家中阁楼上读书写作,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博览群书,自学成才,著书立说,造诣非凡,被誉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先生在激励大家,为学业学问勤学苦读,多出成果。导师之风范,果然“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先生认为,包括程朱理学、今古文经学、桐城派等在内的传统学术,栉欧风,沐美雨,勉力进行自我调整,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现代化运动。中国的现代化还在进行中,桐城诸家对于古典传统的敬意和深情,对于民族之根的固守,对于达此根本的学问门径的亲切指引,迄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中国与西方相遇之初,面对神州三千年未有之奇变,桐城诸家属于中国最先觉醒的一群。他们秉承数代一脉相承的“变”的观念和经世致用的观念,与时俱进,勇敢地踏上从古典向现代转型之路,也参与引领并推动中国告别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

      先生不仅研究姚鼐等桐城派代表人物、经典作品,也发现曾国藩、徐世昌对桐城派的影响,还以历史的眼光、跨时空的视野审视桐城派的现代转型,甚至提出,要研究当代桐城文化和文学。一位研究大家,对桐城之学的认知和站位,从丰厚的学术情怀发轫,饱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寄寓着执着的文化情怀。

      姚鼐之后,曾国藩私淑并终生服膺姚鼐,将吴汝纶纳为幕僚并大力褒举。吴汝纶在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之后,1902年在家乡创办桐城学堂,1904年,马其昶秉承先师吴汝纶遗志,从桐城学堂创办师范班,这就是桐城师范的前身。如此溯源,桐城师专发脉于桐城派经典大师,与之似有文脉史脉学脉相通之逻辑。桐城派学术研讨会成为桐城师专特色发展的一大亮点和品牌。在皖文化中,桐城文化致力于锻造国邑之士,超越于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重要一元,雪泥鸿爪,独树一帜。桐城师专办学治校,发扬桐城派文化孜孜不倦精进学业的精神,以学术、文化和质量立校,打造国字号品牌,戮力推进“大楼、大师、大学”建设。两年来,学校办学质量报告获批为A,开始联合创办本科教学且于考评中获得A的佳绩,招生就业位居全省前列,学校高质量发展驶上快速道。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古皖新韵,慨当以慷。桐城之学,文已化之,当为新时代美好安徽、美好安庆建设再谱新篇,这也是达敏及诸位先生的深期厚盼吧

    【审核人:雨祺】

        标题:王子龙:先生云集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6302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