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叶昌国: 在桐城,遇见云山

  • 作者:站长是美女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5-24 00:12:15
  • 被阅读0
  •   云山本姓刘,名叫刘云山。他的微信名字叫云山。长得矮矮胖胖的,文友慧灵戏说他长得像莫言。

      真没有想到,我与云山的第二次见面,是在桐城。

      其实我们是一个县的,算是真正的老乡。却因相隔近百里,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尽管难得见面,可彼此之间却并不陌生。

      早在三十多年前,我刚到县报当编辑时,就经常能看到云山的稿件。他的稿件因字迹工整,文笔老道,几乎不要动弹,就可直接见报。稿件的内容涉及小小说,散文,杂文,新闻报道等诸多体裁。那时,他正是二十出头的文艺小青年。

      虽然常读到他的文章,但却一直没有机会谋面。直到五年前,另一位文友的孩子结婚,参加婚宴时,我才与云山第一次见面。宴会结束后,我对云山说:“你是个传奇型的人物,约个时间,我去采访你,为你写篇文章。”云山谦虚地说:“无可写之处,不麻烦了。”之后,又有几家媒体要采访他,都被他婉拒了。“新冠疫情”爆发后,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此次《同步悦读》七周年庆典,在文都桐城举办文学采风活动,我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当知道云山也参加此次活动后,我心想,一定要与他好好聊聊。

      五月十三日上午报到时,我就对安排房间的服务员说:“我要与刘云山住一个房间。”服务员遵照我的提议,把我与云山安排在一个房间里。这样,我们可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开怀畅谈了。

      上午十一点过后,云山果然来到了房间。相互热情地打了招呼后,云山抱歉地对我说:“我是与靳贞来博士一起从合肥乘高铁来的。他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我想跟他住一个房间,顺便请教一些问题……”

      尽管有些失望,但他想与研究“三农”的博士探讨问题,我还是为他感到欣慰。我说:“你去吧,今后有机会的。”

      下午文友们座谈时,云山很早就发言了。尽管只有三分钟时间,可云山抓住了切入点。把文学与“三农”之间的联系,描述的恰到好处。

      云山说,作家要有情怀,要有使命感。文学应与现实同步,与社会同步,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同步。作品应紧扣时代脉搏,引导时代思想,以文化人,以德润身。作家应走入乡村人家,走近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的心坎里,书写底层人物命运,讴歌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把文章和诗歌写在火热的大地上,谱写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云山还说,党中央提出要举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希望各位作家老师为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虽然在一个县里,却与云山见面甚少。世界很大,但又很小,平日里,也听说云山的一些情况。

      云山初中毕业后,一直坚守在乡村,二十多岁便在村里任职至今,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几十年,虽没有什么业绩可言,但他尽量做到了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婚后,两个孩子大了,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他白天在村里上班,晚上背着几十斤重的电瓶四处逮龙虾,捉泥鳅,双休日他扛着大锹步行到十几里外的田里挖黄鳝。因忙于家里的二十多亩责任田,文学田地日渐荒芜,多年无文字见诸报刊。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文学梦,平时,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听收音机,读书看报,从中获得文学的滋养。云山常说,文学是个人一种爱好,也是人生的一场修性。至于写得怎么样,发表不发表也就无所谓了。

      随着年岁增长,体力精力日渐消退。前年四月份,他在用耕田机耙田时,右手食指不慎被机械夹断,去年三月份工作中又致左腿骨折。因右手写字打电脑不便,他写的更少。云山一八年加入同步悦读群,陆续在同步悦读平台刊发诗歌六十多首。他的文字朴实无华,浅显易懂,感情充沛,泥土气息浓厚,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同步不厚名家,不薄新人。云山说是同步的编辑与师友培养鼓励了他,使他重新燃起了文学旧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山所在的乡镇虽隶属肥东县,却是该县的北部边缘地带,与长丰县定远县接壤,俗称肥东的“大西北”,江淮分水岭脊地,缺水易旱,是个相对落后的地方。就在这个相对落后的地方,却出了一位“秀才”。因为云山有学问,也常发表文章,乡亲们都很敬重他。也希望这个“秀才”能多为家乡多做一些事情,从各方面照应着乡亲们。云山讲,如果说村干部是棵树,那么,党和政府便是树头顶上的阳光雨露,而父老乡亲便是养育他的树根底下的泥土。

      在文学圈子里,文友们称云山是作家、诗人;在乡亲们心目中,云山是“我们的村民代表。”

      出生在农村的云山,时时不忘自己的职责,关注“三农”,就连参加文学采风的机会,也呼吁文友们把目光和笔触对准“三农”,聚焦“三农”。私下他与老师们交流时说了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些难题,比如种田成本高,粮食价格低。留守老人多,养老保险金低。差不多家家都有房贷,年轻夫妇生娃养不起。建楼造景易,产业振兴难。

      临别,云山说,这次采风活动收获多多,他感受到了桐城山水的文气,桐城文友的客气,桐城领导的志气。他从未敢自称‘诗人’,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麦田守望者,一个身在沟渠仰望星空的耕读者。

      虽说此次在桐城没能与云山“同居”,独守空房,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成了从靳博士的“情人”之后,从他那里,云山能淘得许多“真经”。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愿云山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审核人:雨祺】

        标题:叶昌国: 在桐城,遇见云山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6302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