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读书感悟
文章内容页

案前泼墨抒根意

  • 作者:木头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2-07 00:23:00
  • 被阅读0
  •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家族观念淡薄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日益严重的今天,它对我门的文化自信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文化即文化源头,而文化源头正是存在本体,传承根文化就是还原存在本体、还原整体生命并保持它们的连续性和生命力。中国传统根文化千百年来对个人的道德信仰,家庭的道德环境以及社会的文化信仰局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的香火观念、宗族观念和乡土情结都是它的表现或者载体。

      香火是中国根文化中最核心的概念。中国人,无论贫富高低,都特别注重香火的代代相续。宗族即同姓的村落,姓是中国根文化的另一表征。它表明了我们的根的来源及将来的走向。在乡土情节的影响下,中国人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怀念故土,漂泊在外的游子垂垂暮年时,最大的心愿是叶落归根。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香火、宗族和乡土情结正在日益被弱化,特别是农村院落消失后,家族成员聚居格局被打破,人们住进了人群和文化结构复杂的住宅小区,香火、宗族和乡土情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客观的物质的存在环境,难免会变得越来越淡薄、抽象化。

      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朱爱华的散文集《小脚步》对传统根文化的记录,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小脚步》整本书里,叙事的对象人物不论是立足故乡的土地,还是伫立他乡的穹宇之下,无不透露出对根文化的寻根问迹。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从三个方面来表达绿叶对根的情意:一是二十多年后作者重新回到故乡安居,以现在的眼光去考量家乡在近三十年的变迁;二是身体和灵魂同时在途中,站在他乡的苍穹下回顾故乡,客观对比,感叹兴衰无常,抒发千山过尽唯乡情难以割舍的乡愁;三是双脚踏上故乡的土地,寻根。作者对故土的深情是通过一组人的文化信仰、家庭文化信仰环境和乡土情结的层层拓展来完成这一构建的。

      《小脚步》的第一部分,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书写亲情和乡邻,通过写老人的身世,道出普通民众在传统与现代、坚守与改变之间的艰苦挣扎和思想转变,进而折射出乡村近三十年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有民众的文化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普世意义:

      远大理想是什么?夜深人静时,父亲常思考这个问题。能为大家排忧解难不也是生而为人的最大意义吗?父亲的”远大理想“悄悄内化为助人为乐的力量。——《风中的水仙》

      他说: “我看到你的信息后,我知道那四个字不是你内心想要的,另外加了一副 ‘天行健’。”我像是被他的傻气给传染了,傻呆呆望着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我那一刻的心情,因为他已经知道我想求的是什么,我为这个懂得而感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 共勉……我小心翼翼铺开长卷,文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范文正公的忧乐情怀跟邱老还真有几分相似,都有一股傻劲。——《有个傻老头》

      我劝她跟叔叔们一起住,她说自己能照顾好自己,政府有补贴,把屋顶翻新了,住得也舒服。出门都是水泥路,平整整的,爽啾啾的,没事。真的没事吗?无可奈何罢了。年轻人不孝顺,她懒得听闲话,哪个老人不愿意享受天伦之乐?有时,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农人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其实,老人都是怕孤独的。但她觉得比起尊严来,孤独不算什么。——《替我看世界》

      他们的生命中,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置个人的利益和生死于不顾,为新中国成立,为广大劳苦百姓谋福祉做出不朽的贡献。昌江河的孩子就像母亲河一样,为了两岸人民的幸福,竭尽全力地奉献自己的能量。——《古县渡新曲》

      几代人文化信仰氛围的构建,是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完成的,且都是有迹可循、能追溯其渊源的。

      作者的父亲医专毕业后,曾经在回乡村还是留城市之间徘徊。最终他领悟了行医的终极目标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在哪儿都是为人排忧解难,因而也就不再纠结选择乡村或者城镇。村庄家族意识占了上风,令他做出了在家乡行医,保一方健康的选择。这种看似无意识的选择,实际是传统根文化长期熏染的结果,从而提升了个人道德素质。作者对传统文化保持了拥抱的态度和敏锐的思维,她能在娱乐至上、物欲横流的风气中始终关注根文化的那些坚守者,试图确立他们所代表的世界观并展示给读者。这种叙事,无形中促成了读者对家族、土地和亲情等根文化的关注和再认识,或许,作者也并非有意识地去宣扬,但这些作品的确起到了传承作用。

      几代人思想道德信仰的确立,看似个性所致,实际是根文化的接力,一个又一个叙事个体累加起来,定格了这本书的主旨。

      若说乡邻饶姆妈的遭遇,是对根文化的深切呼唤,那么古县渡的沧桑历史中伟大人物的精神面貌,则为这片土地上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找到了根,因为每个个体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在一片文化共性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都有或隐性或显性的关联。比如外婆影响母亲,母亲又影响了作者这一代人。

      家庭、宗族是培育个人思想信仰的土壤。我记得老家有一句俗话“有那个根根发那个荪荪”,说的就是一个宗族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子孙。道理浅显易懂,形象地说出了根文化对下一代的影响。

      历史上有苏氏一门三父子,晏殊、晏几道和晏敦复晏氏三词人,可见其传家文气,累世风流。

      《小脚步》第二部分用浓墨重彩细腻地写了三代人在传统习俗和家庭信仰环境建设的传承,以递进式方式为个人思想信仰的坚守找到了注脚。

      年三十,大家是忙碌的。公公安排他的儿子贴对联、上坟。我协助婆婆捞了年饭之后,婆婆催我去帮助母亲备年夜饭。她说,你弟弟们没回来,大年三十更要去陪爹妈,不然两个老人太冷清了。——《当家》

      杀年鸡是有讲究的……杀年鸡是在鸡屁股下方开一个口子,取肚子里的内脏,这个算是技术活。父亲没能掌握这个技术,他从医学的角度去杀鸡……邻居发祖叔叔说叫他做就好了。母亲说,每年都要做的,不学会,往后年轻人更是不懂得做。——《当家》

      装肉盆是有讲究的,婆婆说万事敬头鱼敬尾。铝盆里摆了一刀肉、一条鱼和两只鸡,鱼头挨着鸡屁股。鱼嘴里插上红纸和蒜叶,趣味盎然。刚出锅的鸡肉鱼贴的红纸,氤氲在热气里,红汁渗到肉里,婆婆说那个喜气,她也是跟着奶奶学的,我顺从地应着婆婆。——《当家》

      这些章节写的都是寻常小事,放到大千世界算不得什么,但在乡村特定的环境中,却让宗族秩序得以相继成为可能。作者通过一言一行的直接描写和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一个家族对宗族秩序的坚守,一个以德服人的当家人形象便树立了起来。那些生活场景对作者是有触动、有影响的,因而文章发自内心,言辞诚恳,平静中娓娓道来,水到渠成。又如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读来格外亲切。家庭信仰环境和传统习俗,在上两代人一年一年的坚守中得以继续,又在一代一代人身上得到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剧增,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旧的宗族秩序面临溃散,乡村新的秩序尚未完善。这一代留守老人还在农村坚守、维持着宗族秩序,实在是大幸。但这一代人过后,又有多少人愿意回到乡村,接下这一“根”接力棒呢?上一代人日渐老去,作者顺势而为。当家,不仅仅为操持年事,同时接下了传承传统习俗的责任。旧秩序的延续,也是一个地方的根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小脚步》的乡土情结,则是重述中国人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寻根文化的共识。作者以抒情的笔触通过对从前乡土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回忆、秀美乡村建设和人物自发性转变来实现这种情感诉说。尤其是写她母亲几次建设房屋,“说起来,母亲是个很固执的人,父亲一生所赚的钱,除了把我们姐弟几个养大,其余的都被母亲用在建房子上了 。村里还有一部分老房子,村民保留老房子,一是占据自家的老屋地基;二是舍不得拆,留个念想,特别是迁到镇上或者在外地落户的人,家里的老人相继去世,有老屋在,感觉自己还是这个村庄的人,过年回来,有根的踏实感。”强化了房屋在、父母在,家就在的“根”思想。

      他们把禾部抱到禾斛里,拉开架势,双手掐紧稻杆向上举起,划过右边耳 际,甩过肩头,双臂画一个弧线用力向禾斛内侧砸过去,一气呵成……金黄的稻子颗粒饱满,粘上舅舅们的汗珠,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闪着金光。阳光下那道充满力道的弧线,不只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它诠释了力和光的完美结合,映射出沁着汗水劳动的魅力 。——《那道美丽的弧线》

      行走在乡村,洁净的马路,水榭亭台的布局,整齐划一的 徽派建筑,农林果园的发展......村里的每一个符号都展现出朝气蓬勃的身姿。那边茶山上几十个茶农正在采摘茶叶,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把我吸引过去。清明前夕的茶叶嫩出水来,清丽,细柔。“你们都没有出去打工呀?” 我搭讪道。“现在家里有事可做,就不用出去了,在家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多么朴实又实在的话。是啊,家乡招商引资,老百姓的实惠。——《古县渡新曲》

      我们一起逛鄱阳街,她说根本寻不到 “解放街”的位置。那条我们周末结伴去买麻花的老街,面目全非,麻石巷没了,太和春药铺没了,酥糖铺子没了,桐子园的月饼不知搬去哪了,香气满街的小麻花再也见不到...... 沿街早上卸晚上上铺门板的情景只能从记忆深处打捞。沿湖路再也闻不到鱼干腥臭味,同时也没有了春天柳絮粘到头发的烦恼。饶州古城,古码头,我从哪里去寻觅你的芳踪! ——《我从哪里去寻觅你的芳踪》

      裸露在外的泉水旁,放一个水杯,想喝的时候,舀一杯咕嘟咕嘟喝下,然后走人,岂 是一个 “爽”字能够诠释的快意?在山下,我们看到多个小型发电站。有的村民用水池积攒山泉水,自己发电。那一汪清澈的山泉,悠悠地流淌着山里人的自然、朴实和善良。是夜,我们一行借宿在平港的村民家。平港村的地势相对乌石头村要平坦许多,干净整洁的房前屋后古树参天,村前溪水清澈透底,白羽的鸭子或钻猛子或逍遥游。——《明珠仙子遐想》

      新事物的出现,必然带来一次革新。这种革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并打破原有的格局,一些旧事物被替代、消失,让人怅然若失便势所难免了。作者对故乡的一花一草,一土一木,一步一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旦踏上故土,便会真正感知到自己与土地血脉相连的赤子之心。

      奥利维埃·罗兰说,我们当然要掌握新的表达方式,以其为工具,催生文学语言的演变。但是没有任何新鲜事物是建立在对过去的遗忘或破坏的基础上的,反正在艺术领域不是这样。

      其实这个观点在任何一个领域都适用。乡村的变迁,不是建立在遗忘和破坏的基础上的。乡村变迁,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人们的追求自然从基本的温饱和单纯的物质享受转变到对灵魂的关照,这是一种缘于物质生活进步下的自觉觉醒,它让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信仰,重新审视有着悠久历史的根文化,从而构建新时期的根文化和融合自然的新型生活态势。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新态势又有别于遁世的自娱和自乐,而是在拥有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之下再次拥抱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打造属于这片土地的新江湖,让农耕文化和传统根文化在新的环境下重放光芒。用这些传统的基础的文化,既能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又能把效益产出最大化,保障社会供给。

      建立了具有文化向心力的乡村新秩序,村庄和村民的根才能留住。农村收入水平提高,谁还愿意背井离乡?

      这些看似超出了文学范畴的社会学命题,一旦引起文学的关注,形成了有导向性的作品,会增加作品的文学艺术之外的社会意义,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小脚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唤起读者的善恶观、家族亲情观和土地情结。

      她(饶姆妈)说坐我的车去镇上买点日用品,让我在车上等她。等了十多分钟都不见她出门来,磨叽什么呢?我正纳闷儿。透过车窗,看见那正在锁门的背影让我惊呆了:天呐,她竟然换了衣服和鞋,还拢了头发。——《替我看世界》

      写一个悲苦的老人从里到外的转变,作者的笔墨都落在故乡的变化上,这种变化有实实在在的物质环境,更多的是人。人是一切物的引领者,没有人的活动,所有的物都失去了生动。而写人的比较理想的精神高度就是尊严。自己有尊严地活着,让周围的人有尊严地活着,是一种自爱和博爱,是一种大善。

      “鄱阳湖边长大的我,无论走到哪里,心头都荡漾着鄱阳湖 的浪花。”——《时光温软》

      鄱阳湖和它的草滩、蓼子花、渔业,以及周围的茶树和稻谷,曾经是(或许现在也是)湖区人民的生存之根。客居他乡多年后,作者重新审视自己家乡,重新审视家乡从困苦走向发展的道路,通过对个体人物和事物的梳理,来表达对往昔原生态环境的追思,以及对改革开放后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讴歌。或许,这也是作者将户口迁移回江西鄱阳湖畔的初衷——完成“绿叶对根的情意”的精神诉求。这也是普遍存于背井离乡的华人心中的乡土情结。

      《小脚步》这本书小处着笔,高处立意,有一定的艺术性。从行文风格上看,作者感情介入程度稍微浅了一些,叙述性语言占据了主位。个人认为,感情若更到位,叙述和感情融合,情景交融,或许能更好地引发人们的共鸣,从而提高精神美学的艺术享受。

      蓝才疏学浅,为序,内心惶惑,言之不恭处,尚请海涵。

      2021年7月于成都

    【审核人:雨祺】

        标题:案前泼墨抒根意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aiqingzheli/618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