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中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从《南斋漫语》到《南斋语小》

  • 作者:天佑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2-12 00:12:48
  • 被阅读0
  •   “刚从学校分出来,住在一栋柏树环合的木楼上。楼呈“T”形,我便在那一竖的远端。”——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样洗练的文字,这样如画一般的语言,我仿佛看到了那栋木楼和住在二楼的年轻的作者。

      “开窗面树林,绿枝纵横,日影斑驳,好风飘衣,送来缕缕柏油幽香。夜来鸟声上下,喧闹中愈显静寂。有时油灯下读书,偶有心得,便隔着一人多高的竹夹壁大声武气交谈。谁上街买了免票布、减价肥皂,隔墙通个消息,半夜里谁发梦癫,有人叫醒,不必叩门敲墙,一人感冒,便有送药、端饭的、打水扫地的,让你泪湿枕榻。”——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我不禁想起自己刚分配到金堂师范学校工作时的情景,代入感太强了,往事如烟啊。

      “假日来临,原有的教师进城学习,学校领导留我独守木楼。白天还好,夜来顿感孤寂,便大声唱歌壮胆……”。

      “老师们学完归来,小楼又热闹起来了,听说有个老师喜得贵子,人们高声询问孩子下地时的斤两,睡眠食欲,推敲孩子的名字,畅谈他的远大前程,恰如学生时代的卧谈会,这种讨论比任何一次正式会议都来得热烈欢快,令人感到一种温馨。

      如今楼友早已云散,我也早已搬入了蜂房般的楼居,房坚壁厚,近邻难闻笑语歌哭,偶尔在楼梯上擦肩而过,彼此客气的笑一笑点一下头,算是招呼,远没有当年的那种热闹与亲切了。当然我们是绝对不可能再搬回木楼上去的了,但那一段比邻而居的日子,谁又能忘得了呢?”……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叫《木楼》的短文。读得我热泪盈眶,情难自禁。这哪里是在写作者自己,明明就是写我啊。

      这是朋友送我的一本叫《南斋漫语》里的文章,说是挑她父亲发表过的文章汇编而成的。我知道她的父亲当过中学的校长、师范学校的校长。刚拿到书时,我粗翻了一下,既没有文号,又没有名家作序,装帧也很一般,而且字号又用得特别的大。于是我先入为主地想到了单位上买来送职工的人情书和一些老领导写的那些有自传色彩的书,都是些自我表扬和教育人的东西。曾经,我常常纳闷,现在是怎么了,人一旦当了官,特别是有点文化的官员,动辄就写书,好像当了领导以后,什么都行了一样。所以我拿到书后,心想,就那么回事吧,也就顺手放在书架上不管了。

      某一天内急,顺手拿了一本书就上厕所去了。这一看不打紧,直读得我忘了时间、忘了地点,这本书好像就是专门为纠正我的成见而写的。原来在领导中,还有些人能够写出这样的好书来!

      书中那些人与事,那些人生经历,就是我自己,就在我身边,就是我亲眼所见。读得我欲罢不能啊,真想一口气读完。

      好在,每一篇文章都不长,整本书也不厚。

      这一天,上午我在厕所,中午以后在书房,直到读完还意犹未尽。

      这时,我才看到书名:《南斋漫语》,就是朋友送我的那本书啊。

      书里有生活的日常,有游记,有美食,有劳动,有教学的心得,还有不刻意的人生哲理。每一篇的写法都独具特色,与众不同。我读得出作者的真、善和若愚的睿智,读得出作者在艰难生活中的朴实、豁达、乐观,读得出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字功底、宽广的阅读面,读得出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好老师,读得出这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

      他的名字叫:严照宣。

      十多年过去了,最近,朋友又给我寄来了这位老先生的一本新书:《南斋语小》,内容就更加丰富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比如《白鱼残笺》部分,与流沙河的《白鱼解字》、《让正体字回家》一样有意思,至少可以说是它们的补充,里面不仅有对过去没有看到过的字、词的解析,还有对一些语句的新认识,这是《解字》里面没有的。

      我不敢去评说这些高大上的学术文章,也不敢班门弄斧地去点评诸如《辙印西川》里的游记,这些都是我学习、欣赏的内容。

      不过,书中描写的大量的吃,有些吃还不一定称得上美食,深深地打动了我,引起了同为吃货的我的共鸣。

      老先生的两本书里,专门写吃的,不下二十篇,涉及到吃的也不少于二十篇,可见作者是真正的吃货一枚。哈哈哈,也是哈,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吃,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特别是生活、成长于困难时期的老先生。

      他是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忆同学、朋友也是从吃开始。到一个地方,首先从吃说起。由此我联想到,人家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可不是这样的,人家想到的都是名人、名言、名山名水名事件,都是些风花雪月、人间大事,哪里会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想是余大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没有饿过肚皮的缘故吧。

      作者对有些感兴趣的吃食,写得特别仔细,描写得更是生动、形象、有趣。

      举几个例子:

      1、《啃骨》:骨头带肉,有啃咬撕扯之乐。双手把骨,唇间摩挲吸吹,如奏口琴,响嘶嘶乐音;攻坚拔难,毫末不遗,钻探挖掘,直捣骨骼;十指濡油,纸巾楷了,红润如玉。这等啃骨乐事,大有返祖恋宗之趣。

      嘿嘿,这等生动形象的啃骨乐事,只有作者与我这样的粗人才放得开,才能享受得到的啊。

      2、《金堂一瞥》:厨娘手巧,一鸡五吃。黄瓜白白绿绿,条如细指,七星椒细,粘贴鸡块儿,腮帮动,馋唾流。土豆黄亮,鸡汁黄亮,菜油黄亮,肉嫩土豆粑。青椒切如片帆,小炒土鸡牙间脆响,微麻微辣,惹我馋虫。酸菜剁细,红椒剁粒,小炒鸡杂宜于佐酒。沙参炖凤爪,沙参细软,凤爪骨多,嘣嘣啃咬,满指濡油。牛饮鸡汤,热香解渴。

      云顶山上,乡间凉亭,上有古老石城,下有千里沱江,远处是淮州城的人间烟火。一鸡的五吃如此细腻地写出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酣畅淋漓。

      3、《蜀南游目》更夸张,一篇游记里竟然更有许多吃食:

      a、黄粑粗笨,如俄式肥皂,白糕小似文革时北京一分钱一盒的火柴。

      b、白肉切片,宽约三指,薄可透光,蒜泥佐料,味道一般。

      c、午啖火锅,两碟边缘连接成了鸳鸯碟,左碟尚武:生红椒剁细加盐,椒片小,葱段白,生椒籽白圆,香无比,辣得嘶嘶叫;右碟崇文:红椒酱,红椒末,其辣次于前者。无数枸杞红粒漂浮锅面,数枚红枣,沉浮如龟鱼,鲜轩玉米段圆如车轮,周齿白白黄黄,苦瓜牙片青青,苦笋片恰如月牙玉梳,绿豆开花,绿体微爆白肚,胡萝卜条,添黄红亮色,清汤微绿,飘稀落黄亮油星,主菜排骨,软趴而已,较诸蔬与汤微逊色,加了佐料味便失去清香本色。然而,喜辣者可吃出一通热汗。叙府人不喜豆油,此席一未用醋,原汁原味真好!

      d、幼时,我家庆坛,端公以米糕放盘中;待他转身,我便取吃干净。李庄白糕与那时糕味相同,令我怀念童年时光。

      e、夜啖李庄白肉,猪坐墩、夹缝肉煮熟冷却,吃时,旋切薄片,片宽三指,长约两寸,叠于白瓷盘中。竹筷挑起,在酱碟蘸了蒜泥佐料,便可品味。选肉、刀工、佐料皆具,方得上位。

      f、晨啖燃面,面条细圆,使劲甩干汤水,装入浅盘,加些佐料,外加一小碗清汤。面条绵韧耐嚼,味与汤面无异。1970年冬天,我在嘉定吃叙府燃面,海碗盛面,面条上放些花椒粉辣椒粉与姜末,幺师一勺燃油倒在面条上,哗响一声,面燃瞬时,异香扑鼻。

      g、午啖竹海特色菜,竹花如燕窝,乳白松软,微有弹性,与鸡蛋同炒,黄白小朵,外加红椒丁、绿葱段,酸香可口,竹荪蛋,如蛋的竹荪加红、绿海椒末、葱白末煎炒,淋芡,齿间嫩滑。楠竹菌,状如胡琴把,虽黑而香软,竹荪汤,竹荪白而有孔,捞起如鱼网滴水,食之软滑。

      ……

      通过对这些吃食的生动描写,当地特色美食、民间故事、洒脱一生的作者跃然纸上。

      当然,还有由这些吃食引出来的、相关的逸闻趣事,如门上对联:仁里称贤更兼绕屋三分水,好山如画况有登馐尺半鱼。这样的内容多得很,也难一一尽述了。哈哈哈。

      一篇《游目》里就有如此之多关于吃的,弄得我在看书的同时,总想找点东西哄嘴巴了。

      不过,我翻遍了这两本书,还真没有找到过像满汉全席、海参鱿鱼这样的大菜。我想,不是作者没有吃过,而是有意回避了,想是要倡导勤俭节约的本色吧。

      我知道,吃是与时间、地点、人物、心情、事件等等密切相关的,吃的里面是有哲学、有人生的,比如,诗人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初食笋呈座中》的诗: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在李商隐看来,竹子和他一样,都是有凌云之志的。可惜竹笋刚刚从泥土里探出头来,还来不及成长为竹,便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偌大的皇都,有无数山珍海味,人们偏要吃笋!吃笋,伤了诗人的心啊。

      所以,作者把吃写得如此之多、之生动,把吃写得如此的愉快,是有原因的。我知道,有时纯粹是为了美食,有时也是为了怀念某人、某事、某地。醉翁之意在酒,亦不在酒啊。不过有一点我是看清楚了的,即便是在过去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也读得出作者乐观、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还有对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满足,还有妻贤女孝,百姓安乐,盛世太平。

      《漫语》确实是天南海北、天马行空,表达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工作的真实日常,里面没有轰轰烈烈的澎怦人生,也没有关于伟大时代的太多描写,但是我却看到了满纸透出来的那个字:爱,对自然,对众生,对亲人。

      《语小》虽是语小,却洋洋洒洒五个部分:乡里异人,邨夫俚语,笑口常开,白鱼残笺,辙印西川,都是些很有趣的东西。唉,这哪里是小啊,简直汪洋大海一般,作者过谦啦。

      感受颇多,许多东西一言难尽,叹上天给我的缘分太浅,未能成为老先生的面授学生。

      如果实在要说两本书有什么不足,我想,至少有两点,一是这种半文半白的文体,受众面小了,如今已是信息化的时代,年轻人是难得有幸读到了。遗憾得很,好文需要分享啊。二是像《白鱼残笺》这样专业性太强的学术文章,与《辙印西川》、《村夫俚语》这样的内容放在一起,和“语小”相矛盾,宜另出专辑。

      老先生是我尊敬的长者,是我心目中大写的人,在此,致敬老先生!

      2021.12.4夜

    【审核人:雨祺】
        上一篇:在路上
        下一篇: 运动会侧记

        标题:从《南斋漫语》到《南斋语小》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zhongxuexiaoyuanwenzhang/642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