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高中作文
文章内容页

介休焦家堡考察简记【上】

  • 作者:神龙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10-13 11:57:55
  • 被阅读0
  •   作者/山西冯恩启

      【一】

      位于介休南部黄土丘陵地带的焦家堡,具有东晋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意美和境界美。这里,听不见车马喧嚣声,滚滚红尘吵闹声,只见岚烟缥缈的村庄,随着高低起伏的丘陵,在树木葱茏中,在千百年岁月的流逝中,勾画着属于自己的精致姿容与向往追求。

      2022年6月11日,汾州文化研究交流协会一行10人,在介休文友的引领下,走进介休焦家堡,进行了为时一天的文化考察活动。大家一致认为,焦家堡具有原汁原味传统村落的特点。一堡一院、一草一木,一沟一梁,似乎都有诗意般的故事与传说。焦家堡村委主任张宏伟,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给我们讲解。

      焦家堡,村庄始建年代不详。因焦氏族人,在此开垦耕耘,建寨筑堡,繁衍生息而得名。焦家堡,明清属介休南乡,民国属介休二区。新中国成立后,曾属大靳公社、大靳乡,现属绵山镇。焦家堡,地处绵山脚下,平均海拔983米。春风、夏雨、秋爽、冬寒,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焦家堡,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达五千余亩。人口736人,耕地2223亩。

      焦家堡,由南堡、中和堡、上院下院、北堡、南瓜堡五个堡组成。有调查报告显示:“村内有水井四处,古树四处,村中修建大小庙宇十个即真武庙、观音堂、华藏庵、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古佛堂、眼光菩萨楼、送子观音庙、山神庙,兴建焦氏祠堂三个即长祠、上祠堂、下祠堂,村中筑砖石桥一座为同德桥,建筑砖塔一座为文光塔,古河道一处。”

      2020年7月13日,闫晓箫 武文慜在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发文赞美道:“焦家堡,物产丰富,水资源充足,山货、水果、农作物品种多样。焦家堡村与张壁古堡、南庄古村和绵山风景区土地相连,古色古香的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使焦家堡村形成了一条不可多得的观光旅游线路。焦家堡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有利,焦家堡村还随处可见柴胡、黄芪、蒲公英等野生中药材。随着绵山镇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不断扩大,焦家堡村抓住机遇,通过引导村民种植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起了中草药种植产业和有机肥生产等农业项目。”

      因而,焦家堡凭借其独特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历史,在2016年12月,焦家堡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

      焦家堡村委主任张宏伟说:2002年8月,在村旧砖窑出土了一唐代墓志铭等一些随葬砖瓦。焦留政在2021年10月28日发文道: 2002年8月,在焦家堡村旧砖窑出土了一幢唐代墓志铭,叫《唐故焦府君墓志铭并序》,说墓主焦良的祖先“君之远派起自冀州广平之郡人也,厥后移家”。墓志后面的文字记载焦良的“曾祖父焦兴仁,祖父焦晖,父亲焦举严”都是居住在这里的。另有人研究为:这位焦良墓为唐咸通年间所建。唐咸通(860年—874年)是唐懿宗李漼的年号。

      据焦留政文:“墓志后面的文字记载焦良的“曾祖父焦兴仁,祖父焦晖,父亲焦举严”都是居住在这里的。”提供的信息推测:焦良的曾祖父焦兴仁,大约在安史之乱(1755一763)年间,由冀州广平郡避难而来。

      发生在唐朝最为兴盛时期的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的政治、经济、人民生活遭受浩劫。赤地千里,尸横遍野。中原富庶之地的豪门望族或南迁,或西北流。形成大规模的衣冠迁徙移民潮。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是中国古代战争来临时的避难所。而作为河北广平郡的焦氏郡望的焦兴仁躲避“安史之乱”来到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太岳山丘陵地避难生活,扎根下来,子孙繁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中国历史上,“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以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河北邯郸东南部)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而介休焦家堡的先祖就是来自河北(冀州)广平郡焦姓。

      在唐墓发现前,焦家堡的焦氏奉宋代焦丰,焦居士为本村始祖。焦留政在文中写道:“在著名的绵山景区云峰寺,包骨真神中有一位便是焦居士。在寺中有一块碑叫《焦居士真骨像碣铭并序》,这是焦丰的重孙焦思敬在大元元统三年所立,内容是乡贡进士左遵道撰写,根据碑文记载,早在元代中统三年(1260年)以前,这位叫焦丰的居士便在绵山修行。”因而,焦留政得出结论:焦家堡焦氏,从唐、宋、元、明、清直至现在,一千五百多年来,焦氏家族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且传承有序,是介休境内最早定居下来的家族之一。2021年10月27日,焦家堡焦氏举行祠堂落成庆典活动。焦姓占焦家堡村大约四分之一人口。

      【三】

      村主任张宏伟带我们走进焦家堡村(下院)后街的一处全新的古建院落。村主任说:这是焦家在原址新建的祠堂。2020年开工,2021年10月全部完工。原先的祠堂为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院,可惜只剩地基。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明柱走廊,木扇门窗,曾是何等的豪华气派!焦家祠堂是焦氏族人祭祖育人的重要场所。从焦家祠堂,完全可以看出,焦家人敬先教后,传承有序,对德孝文化的重视,也可以看出焦氏家族昔日物质与文化辉煌。新建祠堂为一进院,坐北朝南,祠堂木刻金字牌匾:德泽家声 。 木刻金字楹联: 明易而知物理派衍陕豫 擅饮并及诗仙族誉河汾。院落东西长大约二十多米。南北长大约十多米。占地大约200多平方米。

      从焦家祠堂出来,我们跟着村主任张宏伟来到了位于村中心的观音庙。观音庙独立于五大堡外,处于五堡中心位置。观音庙院前有一棵具有500年树龄的老槐树。树冠巨大,遮天蔽日,洒下阴凉一片,树下有村人休闲乘凉。保护牌醒目地标注树龄,保护要求。树干粗壮,好几个人才能合围。葱绿的枝冠,蓬勃旺盛,预示着焦家堡兴旺不败的村运村貌。观音庙坐南朝北。焦家堡观音庙,建成坐北朝南,大概和张壁古堡南门外的关帝庙一样,是为了阻挡来自绵山阴风冷气的。是根据村堡所在自然地理位置决定的。这只是我的认识。观音庙格局很大,气势不凡。

      村主任张宏伟说:观音庙南北长大约200米,东西宽30多米。占地6000平方米。观音庙建筑群,由戏台院和一进观音主院构成。原先戏台院和观音庙之间有木构牌坊,门前有威武的石狮子。可惜被拆除,只剩地基。现在观音庙和戏台院成一个院了。观音庙大殿为五间,中间是明三暗一无梁窑,里面显得宽敞,造工精细。

      大殿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佛界三大菩萨。可惜神像早已无存。空荡的大殿,阴气透骨。一道殿门,把人间和神界相隔。没有了香火,也就隔断了人神通灵的路。建筑是用来承载文化与信仰的,是生命与神灵的寄托地,缺一不可。观音庙主庙东西配殿仍存。虽残破,但整体格局依在,有修复的可能。张宏伟村主任说:有房梁记载:观音庙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观音庙对面的戏台建于乾隆三十七年。戏台及戏台院现存西厢房三间完好。

      【四】

      出村向北,沿小道就能到达文光塔(也叫魁星塔)下。塔为六角七级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3米。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第一层的壶门里有奎星塑像,第七层上有砖雕的“文光射斗”横匾,塔顶建立黄绿琉璃制葫芦宝瓶。塔身层层有砖雕图案和飞檐翼角,每层转角上,各安饰高大兽头。传说:塔的建造是因村堡北门外有深沟环绕,左右两排列两块天然巨大奇石,左似卧龙,右如伏虎。人们原在左面修建了一座玄帝庙,村民们渐渐地富裕起来,有老者夜梦“神人指点”:家富不如人富,有人才方能大富,玄帝占卧龙;右面阴空,须让奎星占伏虎,必出人才。于是,群起集资,于嘉庆五年(1800)竣工了这座“奎星塔”。 站在文光塔下,仰望它的雄姿,一种喜爱与敬畏之心油然而生。随赋诗一首以抒怀:

      文光射斗立鳌头,能聚风云纳水流。

      抱得南翔飞北雁,焦家堡里话春秋。

      身兼人才魁星文化与村运风水文化的古建宝塔,不仅是村人心中的镇村至宝,也是游人来此村,必观瞻之景。我们站在塔下合影留照,总想借塔之灵气、灵光,去掉身上的阴气,烦躁,给我艰难跋涉的人生路多些平坦与光明。

      在焦家堡里,处处闪烁着中华传统古村文明的光辉。一条街道、一个堡门,一幢阁楼都赋予它独特的文化含义,或吉祥或育人或追求。永泰、永康、崇德、完美……

      走在古街巷里,我们聆听着古村人的故事,品味着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传奇,拉近了乡愁的距离,我们在感慨中,不断鼓励自己,不要因为太多的失去流泪,而应为曾有的经历欣喜。因为,得与失、爱与恨,都是这个古老堡寨拥有的意志、气度与荣光!

      2022一6一26

      神龙简介:冯恩启,网名神龙。汾阳市政协特聘社情民意信息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诗词》月刊编辑。大型诗集《黄浦江诗潮》、《上海滩诗叶》任常务副主编。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古建保护、红色文化专委委员、汾州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华神龙文轩作家群主。汾州文史论坛群主。在百度输入山西冯恩启可搜索查看部分诗文作品。

    【审核人:站长】

        标题:介休焦家堡考察简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gaozhongzuowen/3846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