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高温,已不是出游观光的季节,无论南行抑或北去。山河草木那样安静,岁月时光那样安静,人的心也该安静不便远游,近处走走亦是一种闲情逸趣。
盛夏,我又一次与秀丽雄峻的江西武夷山重逢,与她万千起伏的连绵山峰热情相拥。
2023年7月这天上午,应单位原领导周兆明老先生邀请,我和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黄建新、副主任肖冬红等一行人驱车在平坦的快速通道上疾驶,车内凉爽如春,一路遐思就到了县域内的武夷山镇岑源地界。
来到岑源行政村,在老领导和当地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先后参观瞻仰红十军兵工厂旧址——周氏宗祠。大门、门当户对、祠院、中厅、天井、雕花木门窗、二进上厅、正堂两侧厢房等全貌,我第二次在祠堂拍摄一组修缮后的镜头,与上次相比内外焕然一新。
矗立上路街头的周氏宗祠,从远处看,祠堂没有金碧辉煌的那种富丽堂皇,只是砖石木头的本色经过几百年风雨洗礼显得陈旧,整个色调就是一种典雅的黄,一种高贵的黄,一种沧桑的黄,让人感觉黄得亲近又自然,因陈旧而苍凉,因苍凉而温暖。
祠堂内《重修周氏宗祠碑记》:“第九世惟安公在宋绍定六年(1234)迁居岑源,迄今已784载。”那些文字看上去熠熠生辉又安静踏实,趟过岁月的长河,许是文字可以记录岁月走过的痕迹,心里走过的足迹。
因为有信仰,这个世界多少东西才得以流传;因为有善良,这个世界的精彩才得以延续,因为有坚守,这人世间多少东西才得以传承;由于岑源周氏宗祠历史悠久,保存华夏大地的民族风情和特点,飞檐斗角、黛瓦粉墙,砖石木结构颇感壮观。
斗转星移,随着时光流逝,当历史进程来到20世纪30年代,岑源曾经是红十军兵工厂所在地。而今,历经时代的变迁,风雨的侵蚀使宗祠急需维修,同时也亟待加强管理。
2014年6月宗祠成立管委会,12月遂向县、市文博部门提出申请文物保护;经过县、市文博部门审批,遂向省文博部门审报,通过审核程序,周氏宗祠“岑源红十军兵工厂旧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岑源上路街的这座周氏宗祠,尤其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辉煌的光荣历史,记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军兵工厂设置在祠堂内,红军游击队驻扎在宗祠的附属房里。为期半年多时间,周氏宗祠成了临时指挥中心,红军在此召开各种会议,他们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当地村民踊跃参军参战。
铅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于2020年12月18日,县委书记危岩作序的《春风化雨》——铅山县百处青少年教育基地大型图书出版,岑源红十军兵工厂旧址被列为其中。
正如序言所说:“该书真实记载了铅山有关历史,是一本铅山版规范化的乡土教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为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铅山县情,提供了详细、生动、丰富的资料,大大激活了青少年了解铅山、热爱铅山,建设铅山的激情。”
我们怀揣着敬仰的心情走进祠堂,走进红十军兵工厂旧址,仿佛感觉到先人说过的话和他们喜怒哀乐以及心跳呼吸声,还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眼前的一幕充满了家族殿堂的味道。抬头望而却步,中堂赫然悬挂“爱莲堂”三个大字,看过去祖宗的位牌,依辈份次序端坐在神龛之上。
有史以来,建祠堂修族谱,是历代族人的愿望。违法犯罪的人是不准进宗祠的,更上不了族谱,作为族人只有上了“谱”心里才会踏实。周兆明老先生迈进宗祠就精神抖擞,他不顾年事己高体弱多病,带着我们各处观赏,兴致勃勃地讲解宗祠历经几百年来的风雨变迁,以及红十军兵工厂旧址的由来。说起当年的故事情节神釆奕奕,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重温从小生活情趣倍增的地方,言谈举止,内心深处有着无限眷恋,这就是周氏族人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宗祠。
他早过耄耋之年,仍然不畏艰辛事必躬亲,为保护和维修祠堂,当年牵头协调并实施成立了宗祠管委会,为接地气亲任名誉会长,组成人员有会长、副会长和理事成员,围绕宗祠重修各项事务,紧锣密鼓地开展……
为积极参与和配合普查,他高兴地提供并讲述有关“铅山县地方文化资源普查”内容,待工作结束之后,我让所有人以宗祠大门为背景拍集体合影留念。
我想,不管过去多少年,祠堂是神州大地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国粹”,最独特的方块“中国印”;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周围都是同族家人聚居血缘的村落。
一年四季,祠堂里都有浓郁的香火味,经久不散,四时八节祭祀不断;族人感恩思孝不忘根本,祈祷祖宗保佑家族兴旺发达;就像周氏宗祠一样,她虽历经沧桑,却能秀丽依旧,幽静依旧;品读古老宗祠,笃信是族人灵魂的栖息地,不经意间,我读懂了人生的许多哲理。
爱莲堂右侧一帧黑白戍装像,就是当年岑源红军革命烈士周昆山同志的遗照,左侧是一帧彩色着宋代官服祖先画像。这里是红军当年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让你体验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红十军在祠堂制造武器弹药的情景和红军战士们在岑源刀光剑影的激荡岁月,倍感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北武夷大峡谷位于武夷山镇境内,一条发源赣、闽两省交界处观音关的岑源溪流贯穿其中,是一处高山峡谷型旅游景点;山势陡峭千沟万壑,百瀑千泉汇聚成湍急的岑源溪顺漂流5公里,水位落差飞流直下,义无反顾令人回肠荡气,构成一幅得天独厚的奇妙景观;这里还有太平天国战场遗址、河红茶厂遗址,赣、闽古驿道等历史文化古迹供八方游客怀旧和观赏。
谒访岑源红十军兵工厂旧址,令人神往。但凡每一座祠堂的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的老人,他们在通往古老宗祠的道路上关注和坚守,似水流年时光轮回。时至今日,地处岑源上路街的风水宝地,座西朝东的古老周氏宗祠——红十军兵工厂旧址,经过全面修缮,现己修旧如旧,重放异彩,焕发出青春活力。
盛夏,我又一次与秀丽雄峻的江西武夷山重逢,与她万千起伏的连绵山峰热情相拥。
2023年7月这天上午,应单位原领导周兆明老先生邀请,我和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黄建新、副主任肖冬红等一行人驱车在平坦的快速通道上疾驶,车内凉爽如春,一路遐思就到了县域内的武夷山镇岑源地界。
来到岑源行政村,在老领导和当地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先后参观瞻仰红十军兵工厂旧址——周氏宗祠。大门、门当户对、祠院、中厅、天井、雕花木门窗、二进上厅、正堂两侧厢房等全貌,我第二次在祠堂拍摄一组修缮后的镜头,与上次相比内外焕然一新。
矗立上路街头的周氏宗祠,从远处看,祠堂没有金碧辉煌的那种富丽堂皇,只是砖石木头的本色经过几百年风雨洗礼显得陈旧,整个色调就是一种典雅的黄,一种高贵的黄,一种沧桑的黄,让人感觉黄得亲近又自然,因陈旧而苍凉,因苍凉而温暖。
祠堂内《重修周氏宗祠碑记》:“第九世惟安公在宋绍定六年(1234)迁居岑源,迄今已784载。”那些文字看上去熠熠生辉又安静踏实,趟过岁月的长河,许是文字可以记录岁月走过的痕迹,心里走过的足迹。
因为有信仰,这个世界多少东西才得以流传;因为有善良,这个世界的精彩才得以延续,因为有坚守,这人世间多少东西才得以传承;由于岑源周氏宗祠历史悠久,保存华夏大地的民族风情和特点,飞檐斗角、黛瓦粉墙,砖石木结构颇感壮观。
斗转星移,随着时光流逝,当历史进程来到20世纪30年代,岑源曾经是红十军兵工厂所在地。而今,历经时代的变迁,风雨的侵蚀使宗祠急需维修,同时也亟待加强管理。
2014年6月宗祠成立管委会,12月遂向县、市文博部门提出申请文物保护;经过县、市文博部门审批,遂向省文博部门审报,通过审核程序,周氏宗祠“岑源红十军兵工厂旧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岑源上路街的这座周氏宗祠,尤其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辉煌的光荣历史,记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军兵工厂设置在祠堂内,红军游击队驻扎在宗祠的附属房里。为期半年多时间,周氏宗祠成了临时指挥中心,红军在此召开各种会议,他们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当地村民踊跃参军参战。
铅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于2020年12月18日,县委书记危岩作序的《春风化雨》——铅山县百处青少年教育基地大型图书出版,岑源红十军兵工厂旧址被列为其中。
正如序言所说:“该书真实记载了铅山有关历史,是一本铅山版规范化的乡土教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为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铅山县情,提供了详细、生动、丰富的资料,大大激活了青少年了解铅山、热爱铅山,建设铅山的激情。”
我们怀揣着敬仰的心情走进祠堂,走进红十军兵工厂旧址,仿佛感觉到先人说过的话和他们喜怒哀乐以及心跳呼吸声,还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眼前的一幕充满了家族殿堂的味道。抬头望而却步,中堂赫然悬挂“爱莲堂”三个大字,看过去祖宗的位牌,依辈份次序端坐在神龛之上。
有史以来,建祠堂修族谱,是历代族人的愿望。违法犯罪的人是不准进宗祠的,更上不了族谱,作为族人只有上了“谱”心里才会踏实。周兆明老先生迈进宗祠就精神抖擞,他不顾年事己高体弱多病,带着我们各处观赏,兴致勃勃地讲解宗祠历经几百年来的风雨变迁,以及红十军兵工厂旧址的由来。说起当年的故事情节神釆奕奕,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重温从小生活情趣倍增的地方,言谈举止,内心深处有着无限眷恋,这就是周氏族人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宗祠。
他早过耄耋之年,仍然不畏艰辛事必躬亲,为保护和维修祠堂,当年牵头协调并实施成立了宗祠管委会,为接地气亲任名誉会长,组成人员有会长、副会长和理事成员,围绕宗祠重修各项事务,紧锣密鼓地开展……
为积极参与和配合普查,他高兴地提供并讲述有关“铅山县地方文化资源普查”内容,待工作结束之后,我让所有人以宗祠大门为背景拍集体合影留念。
我想,不管过去多少年,祠堂是神州大地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国粹”,最独特的方块“中国印”;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周围都是同族家人聚居血缘的村落。
一年四季,祠堂里都有浓郁的香火味,经久不散,四时八节祭祀不断;族人感恩思孝不忘根本,祈祷祖宗保佑家族兴旺发达;就像周氏宗祠一样,她虽历经沧桑,却能秀丽依旧,幽静依旧;品读古老宗祠,笃信是族人灵魂的栖息地,不经意间,我读懂了人生的许多哲理。
爱莲堂右侧一帧黑白戍装像,就是当年岑源红军革命烈士周昆山同志的遗照,左侧是一帧彩色着宋代官服祖先画像。这里是红军当年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让你体验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红十军在祠堂制造武器弹药的情景和红军战士们在岑源刀光剑影的激荡岁月,倍感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北武夷大峡谷位于武夷山镇境内,一条发源赣、闽两省交界处观音关的岑源溪流贯穿其中,是一处高山峡谷型旅游景点;山势陡峭千沟万壑,百瀑千泉汇聚成湍急的岑源溪顺漂流5公里,水位落差飞流直下,义无反顾令人回肠荡气,构成一幅得天独厚的奇妙景观;这里还有太平天国战场遗址、河红茶厂遗址,赣、闽古驿道等历史文化古迹供八方游客怀旧和观赏。
谒访岑源红十军兵工厂旧址,令人神往。但凡每一座祠堂的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的老人,他们在通往古老宗祠的道路上关注和坚守,似水流年时光轮回。时至今日,地处岑源上路街的风水宝地,座西朝东的古老周氏宗祠——红十军兵工厂旧址,经过全面修缮,现己修旧如旧,重放异彩,焕发出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