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小说吧短篇小说
文章内容页

指尖上的温柔:怀玉仙子篇

  • 作者:明月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2-23 00:17:07
  • 被阅读0
  •   寒士赵昭,其先甘肃天水人也。七世祖为河南巩义县县令,因忤上司自罢职,遂家豫中。自此世代白衣,耕读自守。大唐代宗大历年间,世乱。至其父赵兖,家贫不能自給,尝与人庸耕,不能娶妻,其姑见而怜之,以其女嫁之。至昭七岁,兖偶感风寒弃世。孤孀弱子,相依为命。

      生母性严谨,略知书,家贫,守耕读风不懈,时致其父留书督之。昭性痴萌,不喜读书。年十五,母闻东山塾师严而德高,售卖传家玉钿于市,送昭至塾中。师素严厉,不稍假借。同塾生皆被绮绣,昭寒素其中,心中不自得,常郁郁,少友。唯邻坐毛生,心性爽朗,与昭甚相得。

      至中秋,塾中放假3天,同学皆告归,师亦归家。昭因无车马之资,留塾不发。至夜,惟一人,见月感怀,遂至泪下。携书一本,就月下观之,乃《红拂传》,遂高诵,再叹云:“得红拂如此,夫复何求?”言未毕,听墙外隐隐有读书声,似读《红拂传》。遂寻音迹,转小门,至槐树下。见一姝丽,甚窈窕,坐石上夜读,音声甚清脆。见生,亦不回避,凝视,如故人。生见其素面不施粉黛,宛若天人,心甚喜之。乃共坐石上,同看《红拂传》。丽人性婉约,善笑,于书中不解者,乃询之生。生性本木讷,是夜心性顿开,娓娓道来。须臾,放书于侧,共语喁喁。云邻家女,家南坡下,爱此月夜,来此夜读,于不解处,望人提点。生自告曰“此小事,只是如何能再见。”姝丽乃云:“十五月夜,乃家父醉饮之时,可因此时槐树下相见。”忽夜风飒至,姝丽乃云:“夜凉,恐家父酒醒,须辞去。”生目送之,转小路,过竹林,倏忽不见。

      至此,生读书稍用功,同学稍异之,然心性耿介如常。每月夜,待寝声响过,生恂恂而起,托如厕,循北,启小门而出,至槐树下。姝丽果有待,乃共读书相语,至夜半,丽人必去。生常依依,欲送之。止曰:此路多蛇虫,君可速回。生不怿,默默而回。如此,一年,共相见九回,读书四章,共语短长闲话无数。

      翌年中秋,月朗星稀,塾中又留生一人。生早早沐浴,携《红拂传》,坐待石上,等之良久。不见丽人,惶急不可待,欲循迹往北,但见竹木森森,似闻猿哀鸟悲,乃止步不前。返见槐下石上有一物,纨素裹缠。生解开视之,乃母之玉钿。顿起思乡之心,乃速出塾门,适有马车经过,乃雇之长驱至家。见母容憔悴,思儿正切。生乃呈上玉钿,母惊,严问之。生默然良久,乃曰:“与同舍毛生游于市廛,见之,知母旧物,欲买无钱。毛生慨然解囊,遂得如愿。”母感泣,曰:此乃终生友,勿怠之。母于床头捧出一牒,云:“此乃府学入学荐书,汝可应之。”生乃留家奉母十日,然后买舟而东至郑州府,入府学。临去,母以玉钿见赠,云可随身带,以慰乡思。

      生从师学,执经叩问。然性愚钝,又出穷乡僻里,见识卑陋,泯然众人矣。幸同舍毛生亦在府学,相邀得两三人,意甚相得,共为知己。生常抑抑,相思丽人,夜曾一语毛生。毛生笑曰:“南坡一片荒凉坟茔,何来人家?槐树之下常见鬼魅,君中邪耶?”生不语,犹不相疑。一日,生无事游于市中,忽见一东山客,昔时东山曾一见,未及交往。乃放胆询之。云:“南坡有一人家,乃远亲耳,家有一女,已嫁否?”客谛视良久,曰:“此乃吾兄也,家住南坡,为人看守坟茔。其女已嫁邻村贾翁之子,为乡豪杰之士。”生如失魂魄,忳忳而回。

      兴元年间,朝廷以时局多乱,欲开恩科收天下之心,不分门第等级,皆可预及。生与同学毛生等八月启程,取道长安赴十月秋闱。夜至雁门关驿站,清秋天气,月圆如盘。时时局不靖,多盗贼,众皆惕惕。夜半,有贼百余人,大呼围驿站,人皆尽将财物献出,以保首领。生身无余财,唯将玉钿置于贴身,随众而出。贼检视生,唯书籍衣服,甚恚,推生至地。生支撑而起,不知玉钿已坠于地。贼拾之,就月观之,笑曰:“穷蹙大,尚敢匿金!”遂暴打生。

      忽一骑杳杳而来,马上一女子,以纱蒙面,年若十八九,娇声斥道:“尔辈何敢?此国家士子,朝廷栋梁。还不速去!”众贼唯唯而已。女子即马上取玉钿在手,就马上递与生。生心惴惴,不敢仰视。心疑其为丽人,身材轮廓,形影绝似;娇斥怒目,似有不同。已而贼散,女子亦绝尘而去。

      至于京师,士子云集,人物类聚。各展诗词才学,行卷投靠。生京师无人,枯坐旅肆。一日,有人昂然投刺,曰崔公有请。崔公者,官在三品,京师诗人巨擘。生拜见,呈诗数首,崔公一见,乃大激赏。生觉仕进有途,喜上眉梢。临别,崔公曰:“闻生有玉钿,可借一观否。”生乃于贴身布囊中取出恭呈,崔公曰:“欲为式样,请人再磨。”崔生唯唯而退。

      半月后开榜,生陪榜末,幸中。毛生亦中,授幽州团练使。生授职吴州教授,刻期启行,生投刺再拜崔公,无缘得见。是夜,生打点行装,正思玉钿不可再得。忽闻扣门之声,生乃起身开门,见一丽人,款款而去。生目瞪口呆,不知所以。丽人行至转角处,忽回眸一笑,正是往日姝丽,容颜依旧,绝似昨日。生跺脚直追,至于转角,全无声息,只得怅怅而回。忽见门角一物,素纨包裹,很是眼熟。解开一看,正是母之玉钿。是夜,生即催促上道,赶赴吴中。

      生仕宦十数年,多舛坎坷,宦囊羞涩,其妻早殁,唯有一子。顺宗永贞年间,生垂垂老矣,两鬓斑斑,念母殷殷,遂辞官携十岁子琛归家,侍亲教子。元和十年,生母殁去。生居家闲极,读书消忧,不问世事,断绝人情来往。

      元和十五年,其子琛中进士,殿试优等,入翰林。中秋,生孤独饮酒,望月感怀,命驾东山,夜分方到。止驾于外,独步缓入,只见屋宇倾颓,墙门无存,只有月亮如昔,槐树依然。生独坐石上,仰见明月在天,禁不住泪雨潸潸,展所携之《红拂传》,对月诵读。

      良久,一阵微风吹至,空中似有朗诵之声。生谛听,却是竹林边传来。生起,循声远望,只见丽人从竹林转出,经小路,袅袅婷婷,执《红拂传》,来至大槐树下,款款坐石上。丽人形容不稍变,容貌正如昨。生讶异至不能出声,丽人放书于石侧,执生手,其情依依。生相见如梦寐,不能出一言,但泪落如注。

      丽人抚之,泪落连珠。忽破涕为笑,从随身香囊中取出一丸,轻放于生唇边。生啖之,觉口舌生津,香馥异常,神清气爽。丽人取出随身小镜示生,生视之,见镜中一十五六儿郎,极清秀俊朗,正是东山时容貌。丽人遂携生手,过小路,转竹林,缓步南坡而去。

      其仆伫车良久,不见主回,乃窃步入塾中。遥见槐树下两人,飘飘而去,秘踪之,至于竹林边,闻猿哀鸟悲,风雨飒飒,急返而登车,促驾长驱而回。

      生子琛闻父变故,告假急归,与乡里邑人,多番寻遍,不见踪影。

      一日,琛翻故书,见父遗命一纸,言殁葬于东山南坡,墓不封土,土不树碑。琛乃寻父衣冠,葬之东山南坡,不封不树。琛殁后,子孙虽知其祖葬处,竟不能确指其地。

      异史氏曰:天人相通,物类无隔,神仙鬼怪非有异也,循人情如此。虽子不语,非世必无。今感凡人小事,其情切切,寄望谆谆。为之记,非追班马,可以破愁,可以解颐。

    【审核人:雨祺】

        标题:指尖上的温柔:怀玉仙子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shuo/youmo/5628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