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小说吧中篇小说
文章内容页

宁宏翎:品读东湖公园里贤母文化

  • 作者:雪心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2-11-22 18:11:03
  • 被阅读0
  •   一条红色的环湖塑胶跑道,仿偌一根母亲的脐带,连接着陶母文化园。行道树有樟树、柳树,在路的两旁手牵着手。绿莹莹的小草簇拥着陶母广场。陶母塑像矗立在东湖公园的西侧,程家山村的门前。陶母纪念馆也建立在东湖边上,陶母衣冠墓也依附在竹林里面。画屏墙上,镌刻着陶母、陶侃的生平简介及“截发延宾”、“封坛退鲊”的故事。在环湖跑道上,拐两个湾,分别可以看到孟母、岳母、欧母的雕像。你可以一边散步,一边品读中国四大贤母文化原素,沿袭贤母文化的精神谱系。

      人类,是母亲孕育的。人的成长,是母亲教育的。所以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最崇高的、最无私的人是母亲。母亲是人生的来处,母亲是人生的根源血脉,母亲还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在中国传统贤母文化里面,有四大贤母:孟母、陶母、欧母、岳母。

      1、孟母

      仉氏,生卒年不可考,孟子的母亲。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三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有一典故: 断杼择邻,讲的就是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 孟母为选择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不得不多次搬家。当时,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孟子和小朋友们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不下去,便带着孩子搬到了市集。市集上杀猪宰羊的多了,孟子又和邻居小孩学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实在忍不住,又迁新居,这次是在一所学校附近。

      周围都是文化气息,孟子模仿学习的也都是每月来文庙祭拜的秀才,这才让孟母放下心来。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见一斑,更别提,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

      《孔丛子·居卫》中说:“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家庭对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力。

      你的生活环境,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你的性格。父母感情很好的家庭,孩子也会懂得如何爱人。

      所以说,你的家庭,决定了你的性格,你的喜怒哀愁,全都来缘于这个地方。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所以我们拥有了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出了不同的性格。有人悲观,有人乐观,有人消极,有人积极,这就是命运的选择。孟母的儿子,叫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98年),名轲,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孟轲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孔汲)之门人,而子思又是孔子门人,曾参的弟子,故其学术渊源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他始而讲学,继而游说,从政、历齐、宋、膝、魏等国。齐宣王时,曾一度仕齐为卿。当时以“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统治者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遂停止周游,终老于邹。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史称 “亚圣”。《孟子》为家弦户诵“圣书”。

      2、陶母

      陶母湛氏(公元243--318年), 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唐德宗时,陶侃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3、欧母

      欧母欧阳修之母郑氏,四大贤母之一,含义为宋欧阳修早岁丧父﹐母郑氏督教甚严﹐家贫无纸笔﹐尝以荻画地教子。事见欧阳修《泷冈阡表》。后因以"欧母"为称颂贤母之词。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自永权,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而孤,家境贫寒,以“画荻学书”。聪颖好学,敏悟过人,方及冠,“巍然有声”(《宋史》本传)。仁宗八年(公元1030年)举进士,调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诗文交往,“名冠天下”,遂成“文坛领袖”。欧阳修因积极参与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屡次遭贬,仕途不顺。欧阳修慧眼识才,选拔出苏轼、苏辙、曾巩等一大批英才,为诗文革新运动树立了鲜明的旗帜。欧阳修才华横溢,除文学创作外,擅长金石考古,著有《集古录》;又长于史学,曾主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又善于文学评论,著有《六一诗话》,开诗话类著作之先河。六十岁时,欧阳修连气谢事。卒后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4、岳母

      岳母姚氏,又称姚太夫人,宋代抗金名将岳飞之母,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对现在的教育很有作用,也作为影视剧里母亲的代表。岳母是北宋名将岳飞之母。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诫,甚至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由于岳母的积极鼓励,使得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他很快屡建战功被升为秉义郎。有一次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时,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是"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岳飞终成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岳飞(公元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谥号武穆、忠武。南宋时,岳飞年幼,在母亲姚氏的悉心教导下,习文练武,立志报效国家。后,岳飞从戎,岳母姚氏于其背刺“精忠报国”四字训诫。金兵入侵,岳飞主战,却被奸臣张邦昌所阻。金国大将金兀术再度进攻,掳走靖康二帝,岳飞领军出击,在朱仙镇围住金兵,汉奸秦桧被金人收买,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加朝,将其下狱,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含冤而死。

      在东湖边上你可以通过雕像的造型了解到四大贤母的事迹: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选择学习环境很重要。

      2、岳母刺字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 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而这一年,开封还是被金军攻破。金军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精忠报国"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3、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坚持学习,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努力就会成功。

      4、截发延宾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

      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

      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

      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

      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子贵母荣,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支撑!

      鄱阳县现有饶埠镇陶家村、田畈街镇桃溪渡陶家村、游城乡南源陶家村,他们的家谱均有关于陶母的教子故事。他们的家谱里也均传承记载着家规:陶氏家训:《陶氏宗谱》

      一、修身不可不诚。齐家本于修身,身也者,祖考(祖先)之遗体,而子孙之观型也。继往开来,担当世道,皆于是乎赖之,故必敬以持己,恕以及人,三畏儆心,四知接物,庶身端心诚,合族有所准则矣。

      二、人子不可不孝。百行莫大于孝,虽天子必有父,况庶人乎?温清有节,定省有常,问寝视膳,有仪服劳,奉养有礼,而且衣衾(qīn,被子)棺椁之美,哀痛葬祭之诚。凡我族子弟,无论富贵贫贱,但当于力之所能者而竭力以事之。若呵父叱母、顺妻逆亲,尊长宜亟惩毋宥。

      三、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不可不重。同胞兄弟如足如手,如宾如友,何乐于之。乃或以小故而闻墙,视之途人,是自去其手足也;又或妯娌不和,枕边离间,尤易惑人。凡为兄弟者切戒之。

      四、长幼不可不序。家庭之间,尊而伯叔,亲而五服,疏而九族,皆祖宗之体也。尊长当前,坐必起立,步徐行,接待必和,言语必逊。亲者敬之,疏者厚之,彛伦之序明,祖宗之心慰矣。

      五、祭祀不可不诚。祖考往矣,赖子孙以飨祀之,故遇清明必祭扫,忌日必悲哀,时食必荐祭。岁时伏腊,尤必迫切而哀思焉。

      六、蒙养(潜心修养)不可不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凡有子弟者必教之,出孝入悌,谨言慎行,接宾以恭,执事以敬。《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可不慎哉?

      七、书香不可不振。如登黄甲之,必尊师以礼,取友以贤,勤密其功,专笃其志。倘家资有余而天资不足,则求名师以陶淑;更有天资有余而家资不足者,则助俸费以玉成之。家紘户诵,有不人文炳蔚而家声振拔者矣。

      八、闺训不可不守。妇人无故,不出中庭。惟侍中馈不干外事,尝奉舅姑之以孝,事夫子以敬,处妯娌以和,待伯叔以礼,悉宜遵之。

      九、教化不可不明。礼仪廉耻谓之四维。制心以礼,制事以义,取财以廉,措行以耻,如是则教化隆而贞,儒出四维张而家声大矣。

      十、伦纪不可不正。人生之恶莫甚于奸淫,而奸淫之恶尤莫甚于乱伦。昔人所以恶聚,尘也,如族中男妇有淫奔者,合族必明正其罪,家乘则除其名矣。

      十、伦纪不可不正。人生之恶莫甚于奸淫,而奸淫之恶尤莫甚于乱伦。昔人所以恶聚,尘也,如族中男妇有淫奔者,合族必明正其罪,家乘则除其名矣。

      十一、刁顽不可不惩。子弟务宜恂良,无藉之徒横行生事、幸灾乐祸、贼害善良,皆由刁风未整,如有此等,合族攻之。

      十二、良善不可不旌。如孝子贤孙、义夫节妇、德修而行全者,皆朝廷之所生表录用者也。凡有此等,当亟荐扬之,盖劝善之道也。

      十三、节俭不可不尚。费出不经,难以为继。富贵之家,不知撙节而遂至,如消败寒微之辈,强效崇丰而益,至于困穷,因而流为可贱可恶恶,皆由不知节俭,故也。

      十四、浮惰不可不儆。勤则有功,戏则无益。苟游于好闲不惟家业,日消势必流于邪僻。昔侃公刺史时尚惜分阴,则游惰辈实不肖之。尤者,族众慎无致玷于侃公也。

      十五、交友不可不择。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况损我者乎?奸宄(guǐ,坏人)之徒,貌合神离,口是心非,倘不择而与之友,为其愚弄以致陷于不义,将噬脐莫及矣,可不慎欤?

      十六、公道不可不彰。是非曲直,如泾渭攸分,何难鉴别?但僻于情,则仰于理。知之而不言,言之而尽,或畏势避嫌,袖手坐视,任其恣意横行,莫知所惩酿成大患;或至倾家,或至辱亲,皆缘公道不彰,故也。族中凡有不法不公之事,务竭力匡救之。

      十七、输量(上缴皇粮国税)不可不急。凡我同姓,谁无门户?务宜早输国赋,以免追呜扰、箠(鞭打)楚之辱。

      十八、法度不可不守。国家三尺,焕若日星,甚可畏也。一举一动,皆循乎理,庶免于戾,否则自干宪典矣,于之何尤?

      十九、嫁娶不可不慎。妇欲其孝舅姑,顺夫子,明尊卑,和妯娌,必择礼义之家娶之。至女之嫁,亦必配名门,方才有所观法,而克尽妇道,不可苟且。

      二十、家庭不可不和。凡我同姓,统属一本,须敦雍睦,齐御外侮。毋藏怒,毋宿怨。纵有万不得已之事,亦自有家法在,切不可轻自兴讼以伤和气。

      鄱阳县现有饶埠镇陶家村、田畈街镇桃溪渡陶家村、游城乡南源陶家村,他们的家谱均有关于陶母的教子故事。鄱阳县鄱阳镇还有德化桥、延宾坊旧址,陶侃衣冠墓遗址在鄱阳县一中(已被毁),鄱阳县桃花源记小区东边(原鄱阳县苎麻厂旧址)有陶母墓遗址(已被毁)。四里街镇有陶母故居,将军塘遗址,陶丹墓遗址,陶氏始祖捐建的太平桥。陶母的文化原素,在鄱阳县民间家喻户晓,影响力深远。

      令人遗憾的是陶母纪念馆的院子里,一片杂草丛生,几只龙舟占居在院当中。门窗关闭,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如果有关部门,将纪念馆的空间进行贤母文化原素打造,与东湖外围的陶母文化宣传相结合,我想这样将更加相得益彰。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东湖边上不远处有一座陶母堂幼教学校,朗朗读书声阵阵从耳边响起。举办陶母堂幼教的创始人名叫徐冬英,她从事幼教15年,培养了近3000名学生,陶母文化从幼教抓起,使陶母文化落地生根了。每年的清明节,陶母堂的师生都要到陶母墓、陶母广场、陶母纪念馆进行纪念活动。为此,我们建议从国家管理层面上要求鄱阳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好陶母文化原素,抓好陶母文化国学幼教。弘扬国学传统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必要时成立陶母学院,为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讴歌贤母精神,发挥中华贤母文化,对家风建设也可以起一到个重要的推动作用。

      漫步在东湖的环湖跑道上,不要因为路旁边的花草诱惑,更不要被闪烁的彩灯招惹,而忽视贤母的雕像。沉下心来,请欣赏东湖的波光粼粼,满湖的文字,叙述着悠悠2300余年的湖城历史。

      2022.10.25

    【审核人:雨祺】

        标题:宁宏翎:品读东湖公园里贤母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shuo/rensheng/48452.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