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季温暖
那年小强十八岁,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而他却总是拿着一本杂志游逛在崎岖的村土路上,其实他的那本杂志里面包裹着一封信,是写给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余芳的情书。
他每次穿过村土路徘徊在余芳家门口的时候,犹豫好长时间才肯将他手里的信托过路的孩子递到余芳手里,而每次过路的孩子都会高兴地得到一块糖,时间久了,送信的总是这个孩子了。
小强每次送信后,都会等那个孩子从余芳家出来,他期盼余芳能给他回封信,哪怕是拒绝的话也好,可是每次等来的都是失望。
余芳既没有退信也没有回信,她总自言自语地唠叨,这个小强虽然人挺帅的,思想活络,头脑精明,我怎么总是觉得跟了他没有安全感,不太靠谱呢!眼看着余芳收到小强的信渐渐变厚,余芳却没有半点消息,小强彻底绝望了。
这一年村里山洪下来了,村里来了好多军人帮着抗洪抢险,等军人们走的时候,小强也跟着去了,那以后再无音讯。村里人谣传,小强参军后在执行任务中死了……小强的娘最后把眼睛哭瞎了,但是娘仍然生活得很好,余芳不顾家里人的反对,独自搬到小强家照顾他的娘,这一晃就是五年,余芳对小强的娘说,小强是条汉子,我不相信谣传,我只想亲眼见,这一辈子我等定他了。
余芳见到小强是在医院里,脸上及腿上都缠着厚实的纱布,只留两只眼睛像对余芳倾诉这么多年的情,军队的领导慰问余芳及小强的娘,并为余芳的爱所感动。
镜头又拉伸了几年,余芳带领全村的妇女做手工艺品,并当上了厂长,而小强拄着拐仍旧走在村里的幽径,无事时给村里的娃娃们讲讲他当初救人时的故事,听得娃娃们长吁短叹,余芳挽着娘的胳膊跟在小强的身后笑语欢颜……
师者小伍
在小伍读小学的时候,他便知道老师这份工作是最惬意不过的了。老师给学生留完作业就可以悠哉地喝茶,还可以看看报,和同事聊聊天,挣着丰盈的收入……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更没有旱、涝、颗粒无收时对生活的绝望,从那时起,小伍便喜欢老师的工作了,于是,他发奋学习为的就是做一名老师……
一晃几年过去了,小伍如愿以偿做了一名人民教师。他被分配到原来自己读书的小学校,原本破烂不堪的屋子更显衰败,屋子里几个鼻涕还未擦净的孩子好奇地望着他,窗户上钉着用来御寒的塑料被风吹得吱吱作响,讲台上的木质黑板已经褪去黑色还留有粉笔沫苍白的痕迹。小伍看着这一切,感觉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这样宽慰自己,也许让他在这穷山沟锻炼两年就调回城里去吧!
第一节课,小伍问同学们长大以后都做什么,同学们纷纷伸出不太干净的小手争先恐后地说:
“老师,我长大要买台四轮车,帮爹种地。”
“老师,我长大要赚钱给家里盖新房。”
“老师,我长大要娶漂亮媳妇。”
话音刚落,屋里的几名孩子乐得前仰后合,只有小伍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小伍没能喝上一口热茶,没有时间和同事聊天,挣的微薄的工资还要给困难生补学费……最后他没再要求领导给他调转工作。
又一个六年过去了,在同学们毕业前夕的最后一节课,小伍同样问了上第一节课时的问题,同学们整齐地举起右手回答:
“老师,我长大要当科学家,研究新机器,不让爹种地辛苦。”
“老师,我长大要做一名有文化的军人,用科学保卫祖国。”
“老师,我长大要和您一样,做一名像您一样的老师。”
“老师,等我们长大了,我们会来看您的……”
小伍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深深地点了点头。
光阴荏苒,时光似箭。这一晃又是十年,小伍的两鬓已经斑白,当小伍戴着花镜在宽敞温暖的教师里为学生批改作业的时候,突然传来敲门声,小伍抬头看过去的时候,只见几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手捧着鲜花齐声说:老师……
刘冬梅:洮南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