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杨烨琼:三国故地“三刀岭”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9-23 05:33:29
  • 被阅读0
  •   站在妇孺皆知的三国古地五丈原向北平望,渭河北正对处的土原向南伸出一道坡岭,这便就是三刀岭,岭下,就是因岭而得名的村落,叫三刀岭村。

      图片

      三刀岭同五丈原一样,也是三国的故地。只不过受小说《三国演义》尊刘贬魏的立场,人们对刘蜀诸葛偏爱有加,而对曹魏司马却鄙视而有所忽略。

      说起“三刀岭”名的来历,当地老幼都会讲起三国司马懿“劈石留痕”的故事给你听:

      当年,诸葛亮足智多谋,令对手司马懿非常头疼。一次,诸葛亮与司马懿各领大军分别驻扎在五丈原和渭北的积石原(即渭河北原),两军隔渭河对峙。诸葛大帐在五丈原后的豁落城,司马中军帐在五丈原隔河正对面的脊原头岭嘴(即今三刀岭原顶)。

      司马懿愤于诸葛的足智多谋,对其恨之入骨。曾南望五丈原,抽出宝剑,在帅旗旗台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狠狠地连砍三剑,大石头上便留下了深深的三道剑痕。司马懿指着石头上的深痕,愤愤发誓:定当让诸葛如此顽石!

      后来,人们看着插旗台边大石上的三道岔痕,依着这个故事,就叫这条根出于北原、匍匐向南的脊岭为 “三刀岭”,岭下的村子便叫做“三刀岭村”。

      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村民们还会还会指着三刀岭顶的那个高台嘴说,那就是当年司马懿的插旗台。

      据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及相关史料,我们可以穿过时间的迷雾,还原出1700年多年前发生在这道坡岭的故事: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春,53岁的诸葛亮帅兵十万由斜谷出,驻军五丈原,以图挥师东进,收复中原,匡复汉刘江山。这已是他第六次师出祁山了。前几次祁山劳师,多因蜀军远道征战,粮草不济而收兵。此次挥兵再出,虽然战前曾建“邸阁”(大型物资仓库,址在今眉县齐镇积谷寺村)多有准备,然而依靠500里险峻的褒斜古道作为十万之众的补给线,其艰难自不用言说。故而诸葛亮极希望能尽快决战,使大军早日跨过渭河,北上具有战略意义的积石原,进而挥师东进,实现自己夙愿。

      渭河北岸,三刀岭曹魏军营主帅便是与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诸葛老对手司马懿。56岁的司马懿自知诸葛大军补给不畅、求战心切。他明白:尽管蜀军垦田务农,一副扎根沿山、誓与魏军对垒、伺机东扫长安的架势,但是,诸葛内心的急切依然难逃司马的智慧之眼。

      于是,蜀魏各十万大军隔渭河对峙于五丈原和积石原,各自消耗着大量的粮食物资。

      诸葛亮按捺不住了,“亮自至,数挑战。”,而司马懿稳坐积石原顶那个插着帅旗的中军大帐,每天优哉游哉等待着蜀军粮食等物资消耗殆尽后自然军返汉中,自己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

      诸葛见状,“遣帝(宣帝,即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以图通过羞辱激怒司马及魏军上下,使两军尽快开战。

      56岁的司马懿显示了优秀三军统帅应有的良好心理素质,心绪不乱,沉着应对。他不仅礼节地收下了满含羞辱的“巾帼妇人之饰”,而且对使者也客气礼待。

      史书《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亮使至,(司马懿)问其(诸葛亮)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从使者口中了解情况后,司马懿说到:“亮将死矣。”

      “巾帼妇饰”之辱,使得魏军群情激奋,将士纷纷请战,司马见众将士气难逆,一方面 “亦(上)表固请战”,一方面向魏明帝曹叡暗通情况,声明对峙不战的原则。于是曹叡“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

      两军相峙到这年八月,“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蜀军损帅而退。

      三刀岭周围民众中,世代流传着许多关于三国时司马懿的故事和“司马城”“插旗台”“藏兵洞”等古迹遗存,向后人们述说着那遥远的记忆。

      出于对这些美好故事的欣赏,在一个菜花飘黄的时节,我们一行四人相约登临“三刀岭”, 瞻拜司马当年的故迹,领略三国故地的劲风与气韵。

      在村民的热情指引下,我们一行来到了岭脊的下方,准备顺着那条远处可见的沿脊小路步行而上。

      在小路口,有一株小桃树正怒放着一树鲜花灿烂,那一树的鲜亮在初春的季节里异常地让人心动,那白里透红、红里透粉映衬在嫩绿的背景里,显得清新而又明媚。一树艳丽,孤身站在路边,像是盛装的迎接,顿时让我们一行心情也清朗了许多。

      临上小路时,过路的一位老人听我们上插旗台,便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说,岭下的这片地方,三国时是司马懿驻军的兵营。司马懿有上、下两个城,他们叫上、下“司马城”。上司马城就是司马懿当年的中军大帐,大帐前有插旗台,台上原来有一方石头,上面有三道深痕,便是司马懿当年挥剑所劈,也是“三刀岭”名字的来历;下城是魏军的军营,就是以他们村子为中心向东向西向南这一片。说起三国来,老人非常健谈,清瘦的脸上洋溢着盛开桃花般的喜悦。

      老人告诉我们说:旧岐山县志里记载他们这儿有古 “石城”,据传说“石城”就是三国时司马的下城,只可惜早就没了痕迹。他说曾看到过旧县志,关于“石城”其中写了这样一句话“石城,县(岐山县)东南三十五里”,“这说的就是我们这里。”语气自豪而又坚定!“你们上,半坡里还有司马懿的藏兵洞呢,据老辈人说一直通到了原上的军营了!”

      在我们的感谢声里辞别了老人,告别了初春里这树鲜艳的桃花,踏上了登顶探访之路。

      那条羊肠小道,以岭脊为中心,在许多地方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忽左忽右,时而向下走去,时而偏离岭脊很远,让人有走错了路的怀疑。中间经过几处掩隐在杂草深处的废弃窑洞,到不了跟前,也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藏兵洞”。

      特别是走到一段,小路两旁的坡面长满了半人高的酸枣树,经过一冬干燥的酸枣刺坚硬锐利,不时挂扯着我们的裤脚,这段路走得让人心焦。

      好不容易过了酸枣坡,越过半坡的引渭渠,攀上了朝向一片槐树林的坡度极陡的路 ,手脚并用,终于爬到了槐树林中比较宽的一段路。一阵攀爬,到了岭脊之上一个小小的平台处。向南回望,不远处的五丈原清晰可见,而三刀岭下,村落田园尽在眼底,一阵带着花香的清风吹过,顿有心旷神怡之感。努力寻望那棵艳丽的小桃树,却因为土崖树影的遮蔽,看不到一点踪影。

      由此小平台再上行五六分钟时间便到了原顶处。原顶的路西是满坡的槐树林,路东四五米处,有一下大上小的高台,上面长满了低矮的植被,顶上长了一棵小柏树,不知是人有意为之还是大自然的杰作。土台北面有人们踩出的小路可以到达顶部。

      登上高台,并未见着有剑劈三道的“三刀石”,远眺岭脊之下,依然看不到那棵在嫩绿的初春里显得异常艳丽的小桃树的踪影,而原底风光、远处景色却尽在眼中,临风追思,满心清爽。

      放眼望去,三刀岭就如同一只飞翅正收、高冠挺立、匍匐伸颈、欲饮渭水的巨鸟:东西两边的原沿边线如同巨鸟扇动的翅膀向后凹去再在远处向后前方伸出;岭脊如同巨鸟伸向渭河的脖子,斜着向南匍匐而去;原顶处,一堆高起,像是巨鸟的羽冠高高矗立。

      站在插旗台上,临风任思,竟有驭鸟飘飘之感,心旷神怡。远望五丈原,思绪便自由地在三国里驰骋。

      司马懿也许当年就是站在这个高高的原嘴上,眺望五丈原,看蜀军旗动烟飘,看渭水汤汤东流,看青山原野如画,看一片成熟丰收的美好景象。也许他还看着旗台上被自己剑劈三岔的“三刀石”,心中定也是滔滔如浪。

      关于“三刀石”,在光绪十年(1884)时,此石似乎尚在,因为同年《岐山县志》有记载:“三刀岭。在县南三十里,即积石原之南麓。岭上一石有三岔,极类刀劈之形,故名。”

      据说当年诸葛亮劳死军中,曾出现了奇异的天象:“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在渭河对面,也留下了许多三国的痕迹:“落星湾”、“豁落城”、“魏延城”、“棋盘山”、“葫芦谷”等遗迹。司马懿是否也是站在三道岭顶,夜观天象,看着夜幕中的五丈原壮怀激烈?如今站在三刀岭,远眺,那一个个的遗迹所在,尽在视力可及的范围中。

      历史的许多精彩,需要我们去走近、去发现。就像司马懿,他也是那个烟尘滚滚时代中一位饱经战事、足智多谋、敢于担当,为着自己的理想、为着自己的“国”挥洒着让后人敬仰的智慧与满腔激情的英雄!

      当我们站在这高顶,再一次目寻岭下那棵艳丽在心的小桃树时,依然因为那些许的遮挡,看不到一丝踪影。

      我突然想:历史中那如一树桃花般的许多精彩,不也因为所站的角度、立场、高度的不同而或有所见或有所不见。但不见的,并非不在!

    【审核人:站长】

        标题:杨烨琼:三国故地“三刀岭”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33950.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