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姜孝春:在拉卜椤寺,感受灵魂的宁静与安祥(甘南行之四)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9-06 11:05:16
  • 被阅读0
  •   从兰州出发,沿兰海高速行驶55公里,再转康临高速行驶67公里,再转兰郎高速行驶56公里,然后进入省道312行驶28公里,就进入了甘肃省夏河县城,拉卜椤寺就坐落在这里。

      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拉卜椤寺并非一座寺院,而是一片建筑。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一切知妙音笑金刚)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到甘肃建寺弘法。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扎西滩,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建拉卜楞寺院。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使它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占地面积8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九十多座,僧舍一万多间及六大扎仓(学院),诸类佛殿、众多活佛宫邸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嘉木样大师别墅等宏伟建筑群。鼎盛时期有僧侣近4000余人。所属寺庙有139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赢得了第二西藏之称。

      解放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拉卜楞寺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那座楼高七层的颇章玛绕佛殿在“四清”中被拆除修了电影院,殿里的那尊最大的佛像(高24米)于1958年被砸碎炼了钢铁。十年“文革”更是不堪言状,一座座佛殿变成了食品厂、屠宰场。寺门紧闭,僧众四散。寺院建筑仅仅保留原寺院西北一角,约占原寺面积的四分之一。寺址大部分被机关单位占用。拉卜楞寺历尽沧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自从1980年拉卜楞寺院重新开放以来,国家前后拨款上百余万元对原留的经堂、佛殿作了维修。截至2020年1月,“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已经完成了原计划项目的90%,其中14个佛殿已完成文物本体修缮,7个佛殿完成壁画修复,修复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走进拉卜椤寺,走近那一片片白色的平房,不时有身穿红色袈裟的僧侣从身前走过,穿过平房区,我们来到了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里面布置有2000多个转经筒,周长3公里还多,转一圈需要3个多小时。转经筒又称玛尼经筒,持颂六字真言越多,对佛越虔诚,可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制作玛尼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每转一圈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反复旋转则代表无尽的咏颂。这里的转经筒已经饱经风霜,斑驳粗糙,就像虔诚的藏民的面孔,专心而不容亵渎。无论晴天下雨,日出日落,古老而神圣的转经筒总会在藏民刚劲有力的右手的推动下,沿着顺时针方向不停地转下去,带给他的信徒以平安与圆满。上至花白头发的老妇,下至十来岁的年青喇嘛,在转经筒面前永远保持着敬畏与谦卑。多少年来,这转经筒就在生死轮回中、在嗡嘛呢叭咪吽的六字真言中、在那些虔诚的信徒沾满酥油的手的拨动下,一圈圈地转动着,承载着佛祖与藏民之间的沟通。或许在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之中,黑白两色才更纯洁与自然。没有了其他色泽的干扰,世界回归简单与淳朴,摄人心魄的力量在不经意间产生。

      离开拉卜椤寺,我们来到了位于一座山坡上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望着山脚下金壁辉煌的大殿,望着转以长廊里虔诚的脚步,望着大殿前磕等身长头的人们,我感受到了灵魂的宁静与安祥。

      作者简介:姜孝春:男,1963年出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阜新市作家协会理事。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鸭绿江》、《贵州作家》、《辽宁日报》等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1000余首(篇)。著有诗集《流浪在月光下》、散文集《纸上的时光》。

    【审核人:站长】

        标题:姜孝春:在拉卜椤寺,感受灵魂的宁静与安祥(甘南行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2604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