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趣事
文章内容页

周立波:那些年的爱情故事之小姨

  • 作者:元锐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2-17 09:13:39
  • 被阅读0
  •   七十年前的秋天,叶落草枯,庄稼已经归仓。那年收成不错,特别是花生丰收了,家家场院都竖起了装满花生的大仓子,笑容浮上村民们的脸庞。有了收成,也难得有空闲,忙碌一年的七大姑八大姨收拾好包袱,牵着娃回娘家看望父母、兄嫂。

      姥爷的妹妹当年嫁到十里地外的靠山屯,生养了五六个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这年,正月初二回娘家一趟,直到秋天,再也没腾出时间回娘家看看。地里的活忙完了,看着满仓的粮食,夫妻俩心情大好,商量着蒸上一锅白面饽饽,拿着回娘家看望哥哥一家。

      两人进门的时候,姥姥正在家推磨,磨顶上一半地瓜干磨完了,另一半的玉米粒刚开始磨,她招呼着妹妹妹夫炕上坐,让舅舅去地里喊姥爷,她紧赶着把磨盘上的粮食磨完了好做中午饭,姥爷的妹妹坐在炕上隐约听见有小孩子的哭声,四下看了又看,才在炕里边破布堆里看到一个小猫一样大小的孩子。

      “嫂子,这啥时候又生了一个孩子?”

      “今天早上,不足月,活不了。”姥姥边推磨边回答。

      这个活不了的孩子就是我的小姨,从早忙到晚的姥姥把照顾这个小生命的任务交给了我妈和我三姨。这两人每天上学前放学后用铁勺子熬玉米面糊糊往小姨嘴里抹,可能两人比较负责任,更大的可能是小姨生命力顽强。总之,没打算能活下来的孩子,就像一根豆芽菜,摇摇晃晃地活了下来。

      先天不足、后天父母不待见的小姨在懵懂中长到十二岁。这年,姥姥患病去世,姥爷本来身体就不好,经此打击,直接病倒了。一家人忙完姥姥的后事,又忙着给姥爷治病,为了方便治病,随后的几年,姥爷多数时间住在外地的几个姨家,小姨一个人在家看家,她干啥、吃啥没人关心。

      “她小姨23岁了,别人家姑娘这个岁数都找婆家了,咱爹不管事,咱不能不管。”我妈跟我爹说。

      “你妹妹啥活不会干,脾气犟,再说长得……”我爹没敢多说,我妈脸早变了颜色。

      一天,公社战山河小分队来我们村修水库,我爹在队伍里看见了他中学同学,他们毕业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中午,我爹让我妈做点好吃的招待一下他同学,我妈打了四个鸡蛋炒葱,还烙了两张油饼,我爹挑着一担地瓜干到供销社换了两瓶老白干,那天正巧我姨来我家,我妈让她帮忙烧火。

      两个老同学喝着酒聊着这些年的生活,说完自己说家人,我爹问同学:“咱们同学里,你家兄弟最多,都结婚了吗?”

      “哪有!家里太穷了,我凑合着找了一个同村的媳妇,他们几个还没有呢。”

      “你家老三多大了?”

      “28岁了。”

      晚上我爹和我妈说起了悄悄话,“家里太穷了也不行,再说大5岁,是不是太大了?”

      “5岁不算大,家里啥都好的人家也不一定能看上她小姨,这家人老实,真能成的话她小姨不会受欺负。”这次我妈没翻脸。

      第二天,我爹又叫他同学来家里吃饭,那时候人实在,只要有好吃的,没有那么多客套,何况还是同学。吃着饭我爹就问他同学看没看见昨天帮我妈烧火的那个姑娘。

      “看见了,那不是你孩子她小姨吗?”

      “对,23岁了,没找婆家,你看商量一下你家老三怎么样?”

      我爹这么一说,他同学有点懵:“你不会是开玩笑吧?”

      “这事哪能开玩笑?再说我个当姐夫的怎么能开这个玩笑!”

      “是你媳妇让你问的?”

      我妈大大方方地上前:“老徐,是我让他问的,我妹妹从小没妈,我爹也很少在家,怪可怜的,我就怕她嫁给不知底细的人,人家对她不好,听说你们家人人品好,穷点不要紧。”

      那位同学饭不吃酒也不喝了,找了个理由跟队长请假,回家商量去了。

      三天后,我妈翻出一件玫红色格子褂子,好像原来是准备给我过年穿,布料多就做成大的了,给我姨穿正合适,我妈也拾掇一番,姐妹俩早晨走了,太阳落山才回来。

      吃饭的时候,我爹问我姨“相中人了?”我姨脸红红的只点头。我爹难得地和我姨多说了几句,“穷不要紧,少什么只要这个家里有的都可以来拿。”

      一个月后,我妈又给我安排任务:“这几天别到处跑,在家帮忙烧火给你小姨烙喜饼。”

      “我小姨要结婚?咋没见着四大件呀?”我那时候已经知道结婚要有缝纫机、自行车等彩礼。

      “咱不讲究那些,以后我们帮你小姨买。”

      小姨父一辆自行车驮着小姨,后面我爹骑着自行车驮着被褥和两笸箩饼,我小姨结婚了!

      结婚三天回门,我说什么也要跟着去认门,我妈没办法,只好同意让我跟着小姨回去,我用两天的时间把我小姨父村的情况摸了个门清。

      “我小姨父村里连个山都没有,更没有河,天旱的时候是我们村水库放水顺着水渠流到下游,他们才能浇地,因为没有山,他们村的草垛很小,没看见一个草垛有咱们家的大。”我回家向我妈汇报,“我小姨父他爹妈住在隔一个门的房子里,隔那个门是他大嫂家,家里有好大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很多无花果,那个大妈可好了,让我随便摘着吃……”我说的陶醉,被我妈一个巴掌打醒。

      “别光说吃的事,说你小姨父家都有啥东西。”

      “在东面屋里有两个水泥驴槽……”

      “等等,驴槽怎么放在屋里?”

      “你别听她胡说了,是两个空的盛粮食用的水泥缸,里面一粒粮食也没有!”我爹在关键时刻解救了我。

      “没有粮食?”我妈眼圈红了,“她小姨这日子可怎么过呀?草也没有吗?”

      “没有!就我小姨父门口没有草垛。”

      第二天,我妈推着一车草,我爹推着一车粮食,我拉着拉车绳,我们又去了一趟我小姨家。

      我小姨用我们拿的面和面做面条,先是水多了,又是面多了,忙活半天,还是我妈动手给做了一顿饭。我爹偷着摇头,我妈把我小姨拉到一边:“现在你成家了,得学着干活,生产队的活也得去干,年底得有工分才能分口粮……”也不知道小姨当时听懂没有。

      小姨父家离我们村有十几里山路,小姨性格内向,嫁过去人生地不熟,回娘家就成了她的日常工作。有一次,她回来住了三天也不说回去,我妈和我爹嘀咕:“是不是两口子吵架了?”还没等找到机会问,这天傍晚,我小姨父就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当时我小姨外出串门子,我妈让我小姨父坐,小姨父忐忑不安地站着。

      “她小姨父,她小姨不会干活,脾气还犟,有啥事你多担待。”我妈这一说,小姨父憋不住了,把我小姨不参加生产队劳动,不会干家务活,不听劝…….一通说,跟我妈想的差不多。

      “她小姨父,我会说她,咱一块慢慢教她,她不笨,就是以前没人告诉她怎么做。”看我妈说的在理,小姨父只能点头。

      那天晚上,我妈和我小姨在一盘炕上,姐妹俩关上房门唠了半夜,第二天吃完早饭,我小姨主动叫我小姨父回家。

      婚后一年,大表妹出生了,小姨父年近三十得女,宝贝得不行,只要不下地,就帮忙看孩子。我妈担心孩子受罪,总在星期天给我两块钱,告诉我到肉站买两斤肉,再到旁边的供销社买两毛钱的糖豆带着到我小姨家,小姨一般会用带去的肉包饺子,每次我都得帮忙,要不真吃不上饺子。

      记得有一次,小姨让我捎回家一大碗饺子,那天小姨父推着车,车的一边放着包袱里的饺子,另一边坐着我,一直到我们村南山,小姨父让我自己拿着饺子回家,等我下了山再上对面山坡,回头看,小姨父还在山那边看着我,我朝他挥挥……这场面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几十年来不时浮现在我眼前。

      转眼几年过去了,姥爷病重,我爹和小姨父商量,卖了家里的猪,连襟俩拿着钱去了姥爷看病的医院,尽心尽力伺候姥爷一个冬天,油尽灯枯的姥爷还是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老人想落叶归根,我爹和小姨父两人轮流背着姥爷换乘客车回到家,奄奄一息的姥爷返乡后奇迹般恢复,在家人细心照顾下又活了几个月。

      姥爷去世不久小表妹出生。一天放学回来我妈不在,隔壁宝奶奶说我妈去我小姨家了,走得匆忙没能准备,让我和弟弟自己做午饭。啥事这么急呢?晚上就听明白了,“她小姨不容易,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她小姨父干生产队的活也忙的够呛,两个人累的吵,我把大闺女领回来了。”

      “你俩放学后带着表妹一块玩,不能让别人欺负她。”我爹叮嘱我们。

      大集体解散的时候,我爹手里存了几千块钱,加上比以前有空闲,他决定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农村盖房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家人做,这项工作一做就是一年,爹妈忙着盖房,我小姨父大部分时间也来帮工,菜园没管理,眼看我们要干啃馒头,这时候,小姨父推来一车蔬菜,油绿的芹菜,泛着亮光的茄子……

      “都是她小姨种的,她小姨现在种菜比我强。”小姨父一脸兴奋。

      有吃有穿的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两个表妹长大,然后是结婚生子,爹妈进城跟着我们生活。

      我小姨每周都会做各种面食让表妹送给我妈,曾几何时,少不更事的小姨仿佛成了大姐,操心着我们家的生活。

      小姨父农闲的时候常来看望我爹,老连襟俩喝着小酒,我爹感慨:真没想到,她小姨能练就这么一手做面食的手艺!表妹就笑:“是我爸和我妈一起做的。”小姨父也笑,“她小姨可忙了,东门大嫂也随孩子进城了,房子交给她小姨照看,大嫂的两个孩子经常回村,每次她小姨都提前蒸好馒头,烙好饼。”小姨父的话里是抑制不住的自豪。

      人这一辈子,开心享福的日子好像很少,我小姨也是这样,小姨父69岁这年查出得了肠癌,经历了手术、化疗,三年后小姨父还是撒手人寰。

      我小姨又是一个人,虽然表妹极力邀请她和她们同住,可小姨还是坚持住自己家里,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小姨尽可能做的和小姨父在世时一样,只是做面食的手艺似乎随着小姨父的离去变得生疏,渐渐地,小姨不再给我们送面食了。

      我去看我小姨,她最常跟我唠叨的是她年少丧母,没有父母怜爱,再有就是小姨父在世时家里家外种种。

      我常常想小姨和小姨父应该就是常说的先结婚后恋爱,是生活教会两人相濡以沫。小姨父的勤劳、包容让小姨学会很多,日子在两个人的用心经营下变得有滋有味,小姨嫁给小姨父无疑是幸福的。

    【审核人:雨祺】

        标题:周立波:那些年的爱情故事之小姨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qushi/5584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