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日记大全
文章内容页

张启超 :苦辣酸甜话面条(上)

  • 作者:张启超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10-08 00:10:27
  • 被阅读0
  •   面条,我们老家都叫面条子,虽然只多了一个子字,不但比一般亲近得多,更体现了河南的口味,河南的本土特色,河南的文化内涵。是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发明和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我们豫东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最基层最常吃的家常饭,属主食,也就是一天三顿,不是馍就是面条子,不是面条子就是馍,一年四季不改沟。所以,在豫东说起面条,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没有人不知道面条的,没有人没吃过面条。不到长城非好汉,如果你说没吃过面条或者不爱吃面条,就不算俺正宗地道的豫东人。

      只是,正因为它太普通,太寻常,太熟悉,虽长住寻常百姓家,却只缘身在此山中,往往被人忽略,而熟视无睹。以至走亲访友被面条子招待会感到不悦,有被慢待了的感觉,也就是说汤面条只是家常饭,一般不用来待客。

      然而它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确实是最基本的人生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在豫,特别是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都是在为吃上一顿面条,吃饱面条,仰或吃饱穿暖而奋斗。

      今天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我们豫东面条的花样年华。

      首先面条的种类很多,有汤面条,蒜面条,蒸面条,炒面条;自然也有青菜面,肉丝面,鸡蛋面;或者宽面条,细面条,扁面条,方面条,圆面条。

      汤面条

      汤面条是最寻常的品种,因为多用小麦面,所以也叫好面条。在我们老家有一种说法叫出门的饺子,回头的面,意思是饺子像元宝,出门吃可以求财吉利;回到家吃面条归顺暖心。也有人给予了面条极高的荣誉,把它称为长寿面(浙江),阳春面(上海),赋予它健康长寿的面语,意思是面条可以常吃常有,细水长流,人吃了可以长寿,活得像面条一样长。

      吃面条长寿不长寿我未能考证,不敢瞎说,面条易消化,暖胃,养胃,非常适合肠胃不好的人食用,倒是有道理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四年前我胃疼,去医院检查说是胃溃疡,即将胃孔,让我住院卧床,开了什么镁什么锉,还有新液,老表还特意给我包了两副草药。让我少吃油炸,多吃面条。我停吃油条(当时卖油条)和馍,加卖羊汤和羊汤面,一天三顿面条,菜也配包菜,西蓝花,菠菜等益胃的菜。后来胃病真的好了,再没有疼过。具体到底是药的作用,还是面条的功劳,也未能考证,仰或功勋章啊有药的一半也有面条的一半。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确实没有害处,没有副作用,常吃相当于健胃良药。

      而且吃面条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或者注意事项,不像鱼汤鸡汤那样要注意鸡骨头鱼刺鱼刺,甜点那样不适当糖尿病人,油炸烧烤那样不适胃病患者,不论大人小孩,不论男女尊卑,不论乡下农村,都可以食用,特别适合儿童和老人,只要不烫嘴、不撑着就行。一般是做饭的人把碗摆齐,盛够每人一碗,然后根据每人的稀稠、多少,自由的调配。可以不像吃馍那样一家人规规矩矩的坐到桌子上,叨菜搲汤,每个人都可以端着自己的碗随便找地方,可以到饭场里靠树站着吃,可以褪了鞋坐上或蹲到地上吃,还可以端着碗串门子,一边聊天一边吃。

      吃面条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省事,省钱。吃馍要和面蒸馍,同时要配就馍的菜,又是炒,又是炸,又要做汤或者稀饭。三个盘子两个碗的,又费时间又花钱,而面条可以不用炒菜,不用做汤,不用配馍,来上三碗两碗直接可以吃饱。

      做面条首先是和面,把面粉加水和得硬硬的,放到案板上,先用手掌按成一个圆饼,然后用擀档子(擀面杖)卷起来用两个手掌往前擀,一边擀,一边来回后退,擀十来下以后,把面展开,这时候面片就成了椭圆形,把最窄的一面卷到擀面杖上面,继续擀,不要急于求成,想着三下两下就把面条擀好,要有耐心,循序渐进,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只到擀得已经很薄了,很均匀了,用擀面杖把面片折叠在一起,用刀切成韭菜叶宽的长条,切的时候把左手指内蜷,而不是把手指伸开压面,用骨节顶住刀刃,掌握好宽窄距离和节凑,退一下切下,刀不要抬得过高,紧贴面皮,超过指甲就容易切到手。这样一气呵成,从前切到后,然后把面条用手松散开,防止它们粘连。等锅里水烧开以后,把面条散开下到锅里,用筷子或者勺子轻轻转动,防止沉到锅底粘到锅上或者两片粘连在一起或成了驴头大疙瘩。等面条煮熟了以后把洗好的葱花、青菜或者干菜放进去,加上盐和调料,就可以食用了。

      初煮的面条用勺子不好盛,可以左手拿勺子,右手用筷子帮忙。同时可以用筷子检查一下,如果盛的面条过稠,可以再盛一点汤加上。

      由于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下的菜自然也简单,一般是地里剜的野菜,比如荠荠菜,麦苗菜,砂锅子,甚至萋萋牙,再有就是萝卜缨子,芝麻叶,红薯叶,油菜苗,倭瓜花,榆圈子嫩榆叶之类的,也不炒,用水洗洗,面条滚了以后直接放到锅里,也不放油,做青汤面、青菜面。有的连上述的菜也没有,什么菜也不放,就放一个盐疙瘩。人们叫它白眼面条。那能好吃吗?好吃?那年代还讲什么好吃不好吃,只要饿,什么都好吃,只要不饿,什么都不好吃。能填饱肚子饿不死就不错了。

      特别说的是,萝卜、芝麻、红薯它们的叶子和长豆角、梅豆角,窝瓜等在它们新鲜的时候可以采摘了,直接或水淖了以后晒成干菜,冬天没菜的时候当成干菜下锅,别有一番滋味,甚至它们的风味能超过新鲜的时候,只是在用以前最好用热水泡烫一下,不然直接下锅不太容易煮透。

      当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很多都把炒好的菜放进去,比如炒的豆角、青椒、芹菜、香菇、肉丝、番茄炒鸡蛋,菠菜烘鸡蛋等,做成了肉丝面或鸡蛋面。

      如果面条剩下了,也会盖到锅里,自然不会像现在一样说剩饭容易滋生有细菌,不能吃,倒进垃圾桶里,那时候是一点也不舍得抛洒。有没有细菌,拉不拉肚子,拉了肚子花多少钱,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要饭的盛碗面条。不管咋说就不会搬,人们会想方设法把它吃了或者留给拉棍要饭的。

      剩面条吃法有许多种,首先是就个大蒜直接吃。或者热面条,就是点着火,把剩的面条加热,如果面条稠了,就加些水进去,一边烧火,一边用铁戗锅铲子,哧啦哧拉的抄。只到把面条炒的狼冒烟,尝尝烫嘴了盛出来,分吃了。同时把锅上粘的锅结巴也戗吃了。再刷锅做饭。

      或者是把剩的面条盛到碗里,晚上蒸馍或熘馍的时候放到箅子上熘了吃,或者把碗放到水里炖,炖热了吃。

      还有一种是炒,炒了吃,把剩面条里面放一些油进去,像炒菜一样,炒了吃。或者把剩面条用面粉拌了上锅蒸吃,而最美的是拌成面糊煎成馍吃,就是把面条里面加进很多水,然后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糊,把锅烧热,擦上油,搲一勺子倒进去,用戗锅铲慢慢的摊开,摊成一个圆圆的薄饼,虽然剩面条都不乐意吃,但是一旦煎成煎里馍,大人小孩都会疯抢,吃不够。

      蒜面条

      蒜面条又叫蒜面条子,文词叫凉面条,官称捞面,好像较汤面条要高一级,只有来了客人或者改样生活才吃蒜面条,叫蒜面条子打鸡蛋,仅次于杀鸡烙油馍。一般很少吃,不单是冬天太凉。就是夏天三天两天也难得吃一顿。

      其实它的做法也不复杂,也不多用东西。就是清水煮面条,不放任何调料,也不放盐,把面条煮好以后用笊篱笊进凉水盆里,然后盛到碗里加入蒜汁搅拌一下,再加专门的汤。所谓的烫也就是把炒好的平常菜里面加上水,使菜变成汤。

      虽然蒜面条对菜没有要求,什么蔬菜都可以随便用,只是这个菜要比汤面条要求偏高一些,一般用豆角,豆芽,芹菜,或者鸡蛋番茄。如果再用荠菜,萋萋牙就不搭配不成体统了。不过我发现它适合干菜、脆菜,不容易煮面的菜比如豆角,芹菜,尽量少用含水分大的菜,容易煮面的菜,比如冬瓜,白菜。因为蒜面条比较硬,配软菜口感就不好了。

      最地道最正宗的是沏韭菜汤,也叫鸡蛋汤,就是把韭菜切成二指长短,直接放进烧开花的清水里,然后把三两鸡蛋鸡蛋(不要太多)在碗里打碎成液体,端起碗一圈圈的淋到水里,注意是淋,不是倒,如果把握不住可以用两个筷子放到碗边挡一下,把鸡蛋碎子全部倒进,舀点水把碗涮一下,倒进锅里,放进盐醋鸡精小磨香油等调料,但是不要放多,讲究清淡清香。只要看锅中间稍微一滚,不等鸡蛋变老,立马住火。这样的鸡蛋汤比较鲜嫩。因为它和卤肉汤做的肉丝面风格相反,一个浓香,一个清爽。盛到面条上面,就是一餐清凉爽口的沏汤面。

      我最爱吃的是番茄鸡蛋汤和用嫩窝瓜丝炒菜浇蒜面条,加点醋,香油,蒜汁。

      蒜面条冬天也可以吃,把面条捞到热水里面就是温汤蒜面。不把面条放水里变凉,而是从锅里直接盛到碗里浇汤,就成了热干面。如果菜里面不放或少放汤,就是炸酱面。

      面条煮熟捞出以后的白色的面条汤,我们叫白汤,这个像稀饭一样的汤,比稀饭稍稀一点,但是和开水的区别是含有面粉。按规矩,吃了凉面条以后,或者吃了饺子以后,必须要喝半碗白汤冲冲,灌灌缝,胃才舒服。这叫“原汤化原食”。也是不浪费。

      而在另外一个盆里用来冲泡面条的水,我们叫拔面条子水,因为是把热的面条直接捞进去的,水就有了一定的温度,因为它冲洗过面条,所以它要比清水稍稠一些。这个拔面条子的水,人一般不喝,大多用来饮猪饮羊或者给猪羊拌饲料。

      (未完待续)

    【审核人:雨祺】
        上一篇:

        标题:张启超 :苦辣酸甜话面条(上)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meiwen/3678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