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日记大全
文章内容页

靳朝忠先生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经典作品

  • 作者: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09-13 19:51:52
  • 被阅读0
  •   说明:本文是编辑部主动约稿的稿件,即将刊发于刊号为:ISSN 2710-4893的四川省优秀民刊《文学中国》杂志公益刊总第6期。

      警告:拒绝任何平台转载,否则视为侵权,侵权者将收到编辑部传递的侵权通知书,勿谓言之不预!

      投稿、开专栏、排版、印刷、出书请联系总编小苏: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1114518571@qq.com(邮箱)。

      颤悠悠的小木桥

      文/靳朝忠(四川叙永)

      最是清明时节,让人挥之不去的仍是郊野的青青荒冢前萦绕的缕缕白烟。“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动人的诗句,燃起一种千年厚积的情绪,又偏值这绿肥红瘦、情感多汁的季节。泪光,照亮遥远的记忆,记忆中一道颤悠悠的小木桥。

      常常偷渡小木桥的,是当年蜀南叙永县立初中同班同桌的兄弟俩,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哥哥,要聚餐了!”上午第四节课,我悄悄摇了摇哥哥的手臂。眼眶深凹的哥哥心领神会,递了一句暗号:“小木桥……”

      那是一个饥荒的年代,政府每月只供应三两肉,学校每月聚一次餐——吃一顿肉,就三两,润润肠子而已。想着家中腿、脸水肿的母亲在风雪寒冬中整日没命地给人缝衣、浆洗,供我们上学,我和哥哥怎忍心吃。

      午饭,开始分肉了。桌长伸出颤抖的手,一人一片均匀的分。我感觉桌长那分肉的手,像千斤般重。几双眼睛聚焦般盯着菜瓢,几个来回,每人碗里已有五、六片鲜肉了。肉片大小不一,很难把肉分匀。这时,桌长又把一些零碎的小肉片细心地掂量着夹进先前分得略少的碗里。分完后,我把肉倒进哥哥的碗里,哥哥再把两份肉小心翼翼地装进一个小瓷盅里。那时,学生们都住校,纪律很严。学生要回家加餐,必须凭“通食证”;晚自习后,想回家看看父母,顺便住上一宿,也须凭“通宿证”。校园原是一块佛地,名叫定水寺,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上。永宁河渡口有人站岗把守;南面犀牛沱有一条小道,也有学生会干部躲在砖窑里窥视,捉拿偷出校园的人。我和哥哥早侦察好了:东面水势汤汤的大树河上有一架小木桥,是水磨工人临时架设的,学校没派人站岗。

      啊,令人心惊胆战的小木桥!哥哥让我拿着瓷盅,他先试一试:猫着背,小心翼翼的挪步。木桥一步几摇,颤颤悠悠。好不容易挨到对岸,吓出我一身冷汗。我大着胆子,索性跪卧在小木桥上,一手端着瓷盅,一手抓住横木,手膝并用往前挪动。“哎哟!”一枚小铁钉划破了裤子,膝盖渗出血来。“小心!”快到对岸了,哥哥也跪卧在小木桥头,摇摇晃晃地接过瓷盅……

      回到家,望着水肿得不成人样的母亲,我和哥哥咬着嘴唇,泪眼汪汪,心在淌血。“要好好读书,今后不要挂念我了。”母亲用盐水给我洗净血迹,缝好裤子,又熬了一小盆玉米粥,一家人心酸地喝着。

      下午,我和哥哥偷偷溜回学校时,第五节课都快结束了。老师把我们拉进办公室,恶狠狠地训了一顿,说要记过处分。

      ……

      现在回想起来,真傻!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原委告诉老师呢?那时,面黄肌瘦的老师,同样也养育着面黄肌瘦的儿女,该会原谅我们吧!

      小木桥,颤悠悠的小木桥!几根细细的树干,竟承受起了两颗沉甸甸、泪淋淋的孝心。

      第二次偷渡小木桥,便有些胆量和经验了。有人说,鲫鱼能治好水肿。听到这消息,就像乌云笼罩的天空忽然露出一缕阳光。课外活动时,我和哥哥便到校园南边的稻田里去捉鲫鱼。一次,我们捉了好几尾鲫鱼,挖了些野菜,趁着黄昏暮色,偷渡回家,又急急地熬了一锅汤。母亲泪眼望着我们,咽不下去。“孩子,你们吃吧!长好了身体,用功念书。”我和哥哥见母亲不忍心吃,便一人舀了几汤匙喝了,母亲浮肿的脸上才飘起一丝苦涩的笑容……

      母亲,你真的把一颗脆弱的心化作筹码,押在儿子的成长上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没念完大学,母亲就匆匆离开了人世。一份沉重的愧疚,落在了我和哥哥的心上。几年前,哥哥也去世了,我的内疚之情更深更浓了。于是,每逢春节、清明以及母亲的生日,祭日,我便把节衣缩食存下来的钱买成香烛、纸钱,在母亲坟前大把大把地默默地烧,把我一年来发表的悼念母亲的诗文,连同我的愧疚和怀念,尽情的烧给逝者。

      小木桥,颤悠悠的小木桥!几根细细的树干,承载着两颗晶莹剔透的孝心,让我懂得了永生永世地感恩母亲,小心翼翼地爱着孩子,教育孩子。

      如今,小木桥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去。那些养尊处优的小公主、小皇帝们,是难以走进这道动人的风景了。

      啊,小木桥,颤悠悠的小木桥!你能再一次架设在我心灵的渡口吗?于这清明时节,让我穿上褴褛的粗布衣衫,跪卧横木,缓缓挪动,再为母亲送一次寒食的冷斋吧!

      (此文曾获201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并选入小学四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材。)

      乌蒙苗乡校园采风(儿童散文诗五章)

      文/靳朝忠(四川叙永)

      题记:这些生活在乌蒙苗乡的留守儿童,用智慧和勤劳托起希望,托起诗意的生活。

      第一章 卖鳝鱼的小女孩

      卖鳝鱼的小女孩,一脚踏进鸟语花香的古镇校园,一脚插进蛙鼓咚咚的稻田。一手握笔,做着繁多的家庭作业;一手握篾,编织盛鳝鱼的小竹篓。多少雨雪风霜的黎明,小女孩点亮昏黄的小油灯,照亮简陋的柴扉,照亮求知的窗口;多少月黑风高的夜晚,小女孩同爷爷一起,秉着竹竿儿扎成的火把,照亮一块块稻田,照亮苗乡人家艰难的日子。

      卖鳝鱼的小女孩聪明可爱。古镇小学的一次语文公开课在她的学校举办。老师叫学生们用“新鲜”这个词造句。班长造的句子不错,学习委员也造了一个比较生动的句子……可是,那只名叫“喜悦”的彩蝶,始终没飞上老师的眉梢。此刻,一只黝黑的小手缓缓伸出,战战兢兢地,像一条鳝鱼从稻田里探出头。小女孩的声音很滋润,散发出九月的稻香:“古镇的集市好新鲜,新鲜的鳝鱼,新鲜的蔬菜,还有那些王婆卖瓜的新鲜的叫卖声,比那摆在摊儿上的瓜果还新鲜呢!”前来听课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们哄堂大笑,把这堂公开课笑得东倒西歪、前俯后仰,笑得合不拢嘴。

      正逢九九重阳敬老节。下课,镇长当场拍板:“我给你购买十斤新鲜的鳝鱼,让全镇的退休教职工过上一个新鲜的重阳节。”呵呵,镇长好像也在造句呢!

      语文老师喜上眉梢,指着小女孩的鼻尖笑了:“这节课,你发挥得很好,既推销了你的口才,也推销了你的鳝鱼。

      第二章 校园卖瓜声

      嫩生生叫卖西瓜的,是苗寨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爸爸妈妈去了远方打工,爷爷承包了几亩瓜地,把小姑娘一个个美好的双休日,套种进了甜蜜的希翼。六月,瓜熟蒂落,碧绿的瓜色流进了古镇的小学校园。

      瓜很甜,卖瓜的声音却没有成熟。一位会写诗的老师便过来给她帮腔。买瓜人都说,这瓜甜得很有诗意,都来品尝小姑娘种瓜得瓜的喜悦。

      小姑娘把叫卖西瓜的心情,小心翼翼折成纸鹤,放飞向新学期蔚蓝的天空。

      卖瓜的小姑娘快小学毕业了,她憧憬着美好的九月。她将在另一片天地,种瓜得瓜,收获大片大片的甜蜜。

      第三章 绿色的萤灯

      六月,萤火虫挑灯夜游的季节。小伙伴儿们约好,来到山村校园后面的草坡。我们机灵地捕捉闪闪烁烁的小精灵。可得小心呀!别按熄任何一朵美丽的萤火。

      悄悄地,将盛满萤虫的葱管儿,挂上您微启的窗棂。老师,你潮湿幽暗的卧室,便亮起绿色的萤灯了。

      真担心,那些调皮的小虫儿,会爬出葱管,惊扰你子夜的梦境。

      明晨,千万别责备我们这群调皮鬼呀!昨夜,曾有绿色的童心,照亮一片温馨和宁静。

      第四章 采蘑菇的小贝贝

      一场太阳雨,披着缀满珍珠的衣衫,穿着七彩的超短裙,天使般潇潇洒洒地从天而降,浪浪漫漫地飘过苗村。

      奶奶说:“小贝贝,我们上山采蘑菇。”

      沿着苗村蜿蜒曲折的小路,走进一片茂密的青杠林子。啊,那些美丽的小伞,长满坡前坡后湿漉漉的林地。奶奶说:“去年小春收成不好,靠着这些蘑菇小伞,才撑起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小贝贝哼着歌,小兔子一样在林子里串进串出。一朵朵小蘑菇,装进奶奶的小背篓,装满爸爸妈妈遥远的嘱托。

      “卖蘑菇啰,卖蘑菇!”集市上,朝霞灿烂,小贝贝的声音很阳光,也很晴朗。奶奶让小贝贝留下最好的几朵:“这是鸡肉菌,挺营养的,送给阿菊老师补补身子吧!”

      第二天放学回家,小贝贝打开书包,发现多了一盒水彩笔,还有一个崭新的图画本,扉页上绘着一幅画,很漂亮,好像贝贝的家:一片青青的林子里,贝贝和奶奶忙着采蘑菇。苗寨的小竹楼变成了青砖红瓦的楼房。画面上,一朵又大又红的蘑菇,好像一轮灿烂的朝阳。

      苗村的夜晚好幽静。小贝贝从梦中醒来了。他梦见爸爸妈妈从打工的城市回家,说要带他到远方去读书。小贝贝离不开乌蒙的山乌蒙的水,也离不开乌蒙的苗村校园,还有扎根苗乡的阿菊老师,她是一朵最美的蘑菇,撑起苗村留守儿童美丽的憧憬。

      第五章 山菊花

      山菊花是苗村父老给一位阿姨取的名儿。我们不敢这样叫,只能称呼他菊校长或者菊阿姨。

      自从阿姨调到苗村小学,山菊花的芬芳便飘进苗寨的每一扇竹窗。那些辍学的山娃子们,又翩翩飞回校园。往年一开学,老师总的翻山涉水,去追逐一只只飞散的蝶儿。

      山菊花开满苗乡的季节,是菊阿姨最幸福的日子。新入学的山娃子们,都遵照大人的嘱托,把一株株含苞的山菊,植进校园的土地,植进孩子们对菊阿姨的崇敬和依恋。

      温馨的九月,留不住山菊花的芬芳了。出山赶集的阿爸说,菊阿姨要调到城市小学去了。我和小伙伴儿们赌气,不进教室报名,躲在校门外的竹林子里悄悄哭泣。菊阿姨来了,蹲在我们中间:“孩子们,阿姨不走,阿姨是永远开在你们心中的山菊花。”菊阿姨的眼眶,闪着晶莹莹的泪光。

      一年一度的踩山节到了。五音芦笙的竹孔儿,孵出好多花花的彩蝶,住在阿妈阿姐飘舞的裙边,飞上菊阿姨一朵朵盛开的微笑。

      (此文曾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作者简介】靳朝忠,四川省叙永县第三中学退休语文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叙永作家协会主席。儿童文学田野上孜孜不倦的守望者。两代人皆酷爱儿童文学,希望在儿童文学田野上,永葆初心,收获快乐,收获宁静。

      《文学中国》杂志社

      2021年7月17日晚

    【审核人:站长】

        标题:靳朝忠先生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经典作品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meiwen/299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