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日记大全
文章内容页

西行笔记(下)

  • 作者:哈哈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2-17 00:11:05
  • 被阅读0
  •   2月2日(初二)。尽管千般不舍,我还是要和孩子们道别了。甲甲这次表现得比较坚强,一向平静的阿甲这次却哭得不行,抱着我不放。本来还面带微笑的我顾不上挥手致意,只是一次次地擦眼睛。

      可爱的孩子们,我还会再来,我一定常来。

      一路向南,今天大概700公里的路程,也是此行的最远一站——红河州建水县。那里有我另一个心心念念的女儿——小杨。

      向南走,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冰雪已经消失在身后,路边渐渐出现了热带的植物,满是温暖的气息,油菜花都已经开了,路上的车也很少,只用了8个半小时,我们就走完了700公里的路。

      2014年,小杨在高考体检中检出肝癌,当时为了这个孩子,我们举全群之力来救助她,当时群成员还没有现在多,但是我们在一天之中捐款近10万,又联系了上海中山医院帮她治疗。幸运的是她只是肝组织纤维化,暂时还不危及生命,不过医生也说,她这样的状况,是医学上的奇迹。

      次年小杨如愿考上了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在一家医药企业工作。可是去年,她的情况开始恶化,好几次胃部大出血,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我记得那是去年7月的某天,凌晨3点,我被电话唤醒,一看是她的电话,当时心就缩成一团,凭预感我知道是病情恶化了。小杨在电话里告诉我,昆明的医院几次下达了病危通知,而且医生也劝她不必治疗了,回家去吧。

      这个坚强的孩子话语里没有伤感和哭泣,这么多年的经历,让她已经看淡了很多东西,包括磨难,包括生命。

      当时因为疫情,我无法前往,就委托了另一个熟悉的群友去看她,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有什么需要。但是心里一直很焦虑和愁苦。小杨是个坚强和懂事的孩子,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打这个电话。一想到可能会很快失去这个女儿,心里的疼痛无以言表。

      那天晚上,热心的群友聚集在一起,为她祈福,深夜了,还有十几个人坐在灯光下,为她颂祷。也许是我们的情义感动了上天,这一次,她又转危为安。

      虽然如此,但是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她的未来仍然十分不乐观,可能根治的办法就是手术移植,这将面临一笔很大的费用,对她的家庭来说,这无异于泰山压顶。

      小杨家前年盖了新房,房子是一家人辛苦努力的结晶,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杨的妈妈比我小,但是持续的操劳已经让她显得十分苍老,每次握手时,感觉她的手掌都像树皮一样粗糙,那是生活的烙印。

      我和她们一家围坐在一起说话,心里却是五味杂陈。2014年,当我们以洪荒之力救下小杨时,2周后,她的弟弟却因车祸离世。这是我心里始终长存的一个梗,莫非这世上真的有宿命么?难道注定这对辛苦的夫妻,就只能有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需要用怎样的努力,才能保住?

      2019年,我收到小杨的1000元,她说她第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现在捐出1000,给阳光助学,帮助那些困难的学生,她说这是她的一点心意,她希望以此表达对阳光助学的敬意和感恩。

      我此行的目的,是劝说她父母,如果需要的话,将来愿否参与器官移植。尽管我知道,大过年的说这个有些不妥,可是,我必须当着她家人的面吹吹风,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至少当将来需要的时候,不要再有什么阻碍。

      有些话,必须当面沟通。这就是我此行3000公里,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小杨不仅是我们的资助对象,也是阳光助学的女儿,她是我们最惦念的孩子。

      小杨的父母脸上多的是麻木,是生活的重压,是各种接连的不幸,让他们的心灵变得粗砺。如果选择手术,他们可能会卖掉刚造好的房子,再扣除建房的借债,其实又所剩无几。

      眼前的这所房子,寄托着他们生活的全部希望和亮色。如今,一切又将化为乌有。如果世上有命运,那么命运对他们一家来说,未免太不公正了些。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关注并愿意帮助他们的原因。小杨还年轻,人生刚刚开始,有她在,这个家就有希望,就有未来。有她在,阳光助学就有一个懂事的、让人惦念的女儿在。

      我们一定会努力到底。

      2月3日(初三),我们与陈校长一起,走访红河南部的几个家庭,并想看望一下几年未见的特岗教师——丽努。车行半日,这里已经是一片热带气息,云雾缠绕着连绵逶迤的哀牢山,路边是成片的高大的芭蕉树,黄色的澜沧江从脚下蜿蜒而过,中午的时候,车内已有近40°的高温。

      半山腰有一个山寨,云雾从村寨旁间或飘过。在整个哀牢山区,这样的村寨很多,看起来就在不远处,触手可及,但真的要到达,可能需要半天的路程。小村中间有一面高高竖起的国旗,那就是整个哈尼村寨最重要的处所——居民点小学。

      交通的闭塞,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恍如隔世。丽努老师在这里已工作了5年了吧。陈校长说,5年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改变,希望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爱哭的女孩了。

      2018年,我们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丽努老师,面对总校的领导,丽努哭得稀里哗啦,虽然特岗教师也是人生的一个选择,但为了这个选择,她付出的未免还是太多了些。

      2016年,来到哈尼村寨工作仅半年,丽努大学的男友就和她分了手,因为他每次从昆明来看丽努,走一天都到不了这里。丽努说,想念男友的时候,她会北望连绵的群上,想象着天边有自己的爱人。可是连绵不绝的哀牢山遮断了她的目光,就算鸟儿飞断翅膀,都飞不到这里。

      逢年过节,总校会有领导下来走访,面对总校的来人,丽努除了长久的流泪,什么话都说不出。领导们看望了之后还要回去,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走了很久,还能听到学校上课的钟声,浑厚、悠长,像一首无言的歌。在那里,丽努将继续带着几十个孩子,在云雾缭绕的哀牢山深处,走过每一个晨昏。

      年初三的路上,车和人都很少,与那年相比,这里的路已经好了很多。当我们爬上山坡,紧闭的校门让我们感到有些惊异,看门的大爷告诉我们说,丽努已经辞职了。

      这里不属于建水,陈校长也早已不是她的领导,所以并不知道这些变故,闻讯后的我们相对无言,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

      5年,她还是走了,去往了充满人间气息的城市。5年,她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寄放在了哀牢山,安放在了这个云雾缭绕的哈尼村寨。丽努走了,去往了一个沿海城市,我想当她在某一个写字楼的窗前,面对霓虹闪烁的万家灯火时,脑子里一定还会常常闪现云蒸霞蔚的哀牢山,梦里一定还会时常响起哈尼村寨上学的钟声。

      这里,就是她最美丽的芳华岁月,是她永生难忘的岁月和青春。

      2月4日(年初四),立春。今天,我们将踏上返程之路。预报说路上还有风雪,而我们离家尚有近3000公里的路。回程的第一站是昆明,阳光助学在云南的另一个孩子——张梅,在昆明的家中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2013年,张梅的父亲因家族琐事纷争,被弟弟伤害致死。张梅姐妹辍学了,因为她的生活中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陈校长联系了我们,他不舍得两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就此辍学,之后,我们以高于平常标准的力量,与陈校长一起努力,让她们姐妹回到了学校。

      这是个传奇的孩子,她在次年考上了一所985,还在大学读书期间,她就回母校设立了奖学金,又在毕业之后,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成为国内一个知名教育机构的骨干。

      我在学校演讲时,经常说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你们今天能有这样好的条件,是因为你们有父辈的努力,你们今天的高度是因为你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而像张梅这样千千万万个山区的困境学生,只要给她一个希望,一个机会,只要帮她们一把,她们就会为人生拼搏,甚至拼命。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她们面临抉择的时候,告诉她们:好好努力,有我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她们最困难的时候,伸一把手。

      张梅在昆明很好的位置买了一所房子,装修和布置得十分优雅和现代,那一刻我除了感慨,甚至有些恍惚,我无法把面前这个干练的姑娘和多年前那个衣着破旧、面黄肌瘦的山区女孩联系起来。

      我还记得当年有人托我们资助了她5000元,那是个老师,现在已经多年没有联系。我只想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感恩你和所有爱心的人们,是你们为她们阴霾的人生托起了一轮太阳,你们是一束光,是一团火,照亮了她们的人生之路。

      谨致无尽谢意。

      回程的路依旧风雪弥漫,我们在重庆以北走访了大竹学校,林校长特意从外地驱车来学校等我们。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寒暄之时心里还是充满了激动。

      熊母的老陈校长、建水的陈校长,还有这里的林校长,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很平凡,但是他们不平凡之处就在于他们关爱着身边的每一个困境学生,在他们看来,那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而是一个个充满希望和未来的鲜活的生命。他们的一生都在校园里,他们关心和牵挂着每一个身处困境的孩子。他们是阳光助学最重要的伙伴,是令我们尊敬和想念的好友,他们是令千万寒门学子一生都满怀敬意的师长。

      因为疫情的考虑,这次我们选择了自己开车。6500公里,13天的风雪西行路。我见到了想念的孩子们,见到了那些想念的朋友。这样长的路,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回味和思考。今年是阳光助学的第16年,那些曾经身陷困境的孩子们,如今在国家的各个区域,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把自己曾经困难的人生经营得熠熠生辉。有一位尊敬的师长曾经说过,助学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们在穿越荆棘时,不觉孤独和痛苦。我想就是这样吧,16年中,我们手拉手,与他们一起穿越了每一段坎坷不平的人生路,然后看着他们带着一身花香,走出各自的新天地。

      谨致无尽谢意。

    【审核人:雨祺】

        标题:西行笔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meiwen/10775.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