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二见石楠先生

  • 作者:维维安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0-24 16:55:31
  • 被阅读0
  •   我与石楠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三年前。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为纪念英年早逝的著名诗人海子逝世30周年,我和马鞍山市的几位诗友结伴来到海子的家乡安庆市怀宁县查湾村。

      海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从而成为了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子以他卓越的抒情诗歌,活在一个时代的诗歌记忆中。

      在海子的家乡查湾村完成祭奠活动后,在安庆文友胡静、吴新生的陪同下,我们来到安庆市区拜访了中国文坛常青树石楠先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石楠先生。

      走进石楠先生的家,扑面而来的是先生热情而又慈祥的笑容。当先生温暖的双手与我紧紧相握时,我激动的心差点碰出来。

      仰慕先生是从读她的长篇传记小说《画魂一张玉良传》开始的。从我有限的阅读中,我感到石楠先生虽生为女性,但却秉有阳刚之笔,她为玉良画魂,她替寒柳写心,她帮圆圆正名。她的传记小说,不仅为中国文坛创造了“石楠体传记小说”新品种,也使她笔下的人物跃上银幕,走入寻常百姓心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莫言、刘新武为代表的先锋文学名躁一时,而石楠先生却不跟风,独僻视角,在枯燥无味的文献史料和天涯海角的走访中,开创了长篇传记小说一片新天地。

      今天当我以一个晚辈后生,能在安庆与石楠这样鼎鼎大名的作家相见,这无疑是我写作生涯中的一件幸事,其激动之心可想而知。

      由于是第一次与石楠先生相见,平时并怯场的我,今天不知咋的,突然感到有点紧张。正当我在发愣时,石楠先生笑盈盈地给我们端了几杯茶,并在我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此时,当我与石楠先生相拥而坐时,我原先那紧张的心情仿佛才平静下来。

      那个下午,我们一边品茗着石楠先生亲手泡的绿茶,一边与先生聊文学,聊人生。每当聊到兴奋时,屋子里不时发出阵阵笑声。那笑声,穿过时空的隧道,拉近了我们与这位文学大师的距离。眼前的大师仿佛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又仿佛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

      在先生的家,我有幸参观了她的书房。那一字排开的书柜,足有近4米长,里面摆放的全是先生阅读和收藏的几千册书。透过这些藏书,我看到了一个与书香为伴的石楠,看到了一个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

      先生还引领我们来到她的工作室,这是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屋内的书柜贴墙而立,里面摆放的全是国内外各家出版社出版的先生著作。一张大大的写字桌占据了先生工作室的大部分空间。先生告诉我,她每天就是在这间不大的工作室里坚持写作和绘画。

      那天晚上,热情好客的安庆文友安排了晚宴,承蒙文友的厚爱,我与石楠先生比邻而坐。

      席间我注意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细节。石楠先生每次夹菜时,总是先给坐在身旁的老伴先夹。当夹到鲜嫩的鱼肉时,她先是仔细的将鱼刺一一剔除,然后再放到老伴的碟中。每次等老伴吃完,她就轻声细语的问他,“还吃什么菜?”。

      看到如此温暖的画片,不由让我想起了石楠先生写作生涯中的往事。在没有电脑打字之前,石楠先生的初稿都是由老伴用蝇头小楷一字一字抄写出来的。石楠先生创作几十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及散文,而每一部作品后面,都有老伴默默无闻地奉献。

      而如今,两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惺惺相惜,相濡以沫,共度晚年,其情其景,令人动容。

      时光流逝,春去秋来,转眼间,在辛丑年金秋时节,我有幸在安庆莲湖畔的黄梅山又见到了石楠先生。第是我第二次与先生相见,与上次见面时隔三年。

      那天下午,天空下着绵绵细语,石楠先生在一批文友的簇拥下,来到了黄梅山庄一楼大厅。

      我急忙上前握住先生的手,并作了自我介绍。先生一听我的名字,连忙与我拥抱,并连声招呼摄影师,“来,来,照一个,照一个”。

      我知道先生对我名字的熟悉,是因为《同步悦读》,更是因为这次“文学采风走进安庆”活动。她曾不止一次隔着时空,在采风群里对我说:“孙仁寿先生,你辛苦了”。

      石楠先生虽是当代中国知名女作家,但她对我们《同步悦》微刊却十分关心和厚爱,她还经常应白夜主编之约,给《同步悦读》微刊投稿。这次《同步悦读》举办“文学采风走进安庆”线下活动,先生不仅热烈欢迎大家来到她的家乡安庆,而且还应主编之邀,亲自给同步文友作《我的文学之路》专题报告。

      报告会结束后,我与先生共同走进了餐厅。先生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她身旁。

      在等待用餐的过程中,我与先生又一次进行了短暂交流。

      先生告诉我,近些年因老伴身体不太好,她每天的任务就是照顾他饮食起居,包括按时吃药。她说,家中虽有保姆,但老伴一刻也离不开她,偶有外出,她都要将住在同城的女儿叫回来照顾老父亲。

      先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视力在下降,坐在电脑前写作的时间也比以前少多了。

      先生轻声细语说着,我全身贯注听着。因为我知道像这样零距离坐在一位文学大师面前,面对面地与她家庭、谈生活、谈人生、谈文学,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缘。

      在与石楠先生先交谈中,得知她出生于1938年。我兴奋的告知先生,我母亲也是1938年出生,与您同岁。先生拉着我的手,连声说,“太巧了”。此时,看着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母亲。

      那天晚上,我们《同步悦读》为石楠先生83周岁生日精心策划了一场烛光晚宴。当我们将预先准备好的生日蛋糕和蜡烛,伴着音乐轻轻推到她面前时,全场响起了“祝您生日快乐”的歌声。

      看着在烛光中露出孩子般笑容的石楠先生,我的内心又多了一份祈祷和祝福......

      此时,我的耳旁又回响起先生下午在黄梅山庄大厅里那浓浓的太湖乡音:“贫穷是我的财富,苦难是我的老师”。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二见石楠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4257.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