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一盏温暖的明灯

  • 作者:方烟雨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0-20 17:37:43
  • 被阅读0
  •   在这个丹桂飘香的金秋,《同步悦读》走进安庆文学采风的一群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相聚在美丽的菱湖之畔黄梅山庄,聆听了著名作家石楠先生的一场精彩的文学创作演讲。作为本次安庆采风活动的筹备人员之一,我满怀着期待,想一睹石楠先生演说风采,并与远道而来的文友们把酒言欢,可惜临时从急事中抽身,错过了一场文学盛会,于我而言实属憾事!

      套用一句娱乐圈的话:“我是看着石楠先生文章长大的。”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安庆城的纸质媒体只有一家《安庆新闻报》,还是隔日发行的,每次家里接到邮局送来的报纸,我就直接翻看副刊页,那时候,经常在该报上读到署名“石纯男”的散文,我几乎都是通篇细读,文字深刻印象,我记住了安庆有一个“石纯男”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写得非常好。

      后来,随着《画魂》的发表,以及后来署名作者石楠的系列传记小说陆续面世,在国内文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通过媒体获知,石楠先生与石纯男原来是同一人,石楠是先生笔名,当年的散文作家怀着对文学执着和热爱,历寒经暑、玉器琢成,凤凰涅槃般站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前端。这时候,石楠这个名字已经不属于一个城,她是一个生在太湖、家在安庆市,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

      在安庆这个历史文化小城,此前我有两次见过石楠先生,一次是在赵朴初故居参观当代诗人梁晓斌的书法展览现场,一次是《胡寄樵纪念馆》开馆仪式上,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两次遇见都不便冒然相扰。石楠先生的这次文学讲座,将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分享给远道而来的作者们,并与大家互动交流,这本是认识石楠先生的良机,可惜还是机缘不够。

      对于石楠先生,我是通过其作品和媒体文章认识她的,我读过她的小说、散文、还有很多关于她的采访报道,文以言志、文能抒情,文字是直达心灵的窗口,感觉她就是我相识多年的一位长者。

      石楠先生分享的文学创作经验,对于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而言有一定现实意义,座谈会上,《同步悦读》团队的各位作家和文友们踊跃畅谈心得,说得很多,我也有以下三点肤浅的理解和认识:

      一是文学创作者要多阅读和积累,打好基本功。石楠先生少年时期就读于太湖中学,虽然天资聪颖、成绩优异,由于贫困而被迫辍学来到安庆谋生,曾经有二十年集体小厂基层小职员工作经历,直到后来调到市图书馆工作。现实的窘迫和重负并没有挤垮自己的理想,她坚守着心灵的高贵,秉持着文学的赤诚信念,在艰苦又枯燥的环境里孜孜不倦地阅读、学习、做读书笔记。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她在那些年是图书馆的常客,做过的读书笔记可以用整麻袋去装,可见这需要有多大的毅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石楠老师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执着,依靠自学,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这才有了中年以后的厚积薄发。读过石楠先生作品的人,无不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

      二是文学的意义不是风花雪月的长歌短吟,它在于关注人生、关注命运、让读者产生正能量。石楠先生一路上从苦难中走来,也一直用自己的文字诠释苦难。她一部部传记小说,如《画魂》《柳如是传》《陈圆圆-红颜恨》《从尼姑庵到红地毯》《美神刘苇传》等等,主人公多是生活在历史动荡时期,出身低微、饱受人间冷暖,但面对人生苦难却始终追求美好的女子。这些作品像一盏温暖的明灯,给读者的心灵带来明熙和希望。

      三是作家要有自己独立人格,只有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写出经得起历史长河检验的作品。我曾经读过一篇她怀念安徽老作家江流的散文,文中对提携、爱护自己的文坛前辈寄予了深深的怀念,读出了石楠先生一颗感恩的心。文中也叙说了她加入省作协的一段往事,她当时宁愿放弃加入省作协,也不向一个得罪不起的文坛大佬的无理改编要求妥协,这可以看出先生不屈权贵的个性。正因如此,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对人世无常的悲悯,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豁达、对苦难的同情,对生活的热爱。她对文学、对生命的敬畏和虔诚,彰显了文学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石楠先生以自己的良知、情怀和创造,为一代人在文学的路上标记出一个仰望与学习的高度。

      适逢石楠先生八十三周岁生日之际,借此机会祝老人家生日快乐、寿如南山不老松,艺术之树常青。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一盏温暖的明灯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412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