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走进安庆,走进独秀园

  • 作者:凡云玲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1-10-19 16:51:59
  • 被阅读0
  •   10月16日上午,30多位《同步悦读》文友,从四面八方相聚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一一安徽安庆。聆听了著名作家石楠先生文学讲座暨座谈会。下午,菱湖烟雨濛濛,寒气逼人,菱湖之畔的黄梅山庄会议室内热气腾腾,这位杖朝之年的老人,给我们授了一堂精妙绝伦的文学课,从她的人生经历、文学创作,人生的态度等方面,无一不使我们享受了一种精神和文化上大餐。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步悦读》组织者特地安排一场走进独秀园活动。

      10月17日,老天眷顾,昨日还秋雨瑟瑟,今天却晴空万里,我们跟随安庆的文友胡静老师一同走进独秀园。这也是我第二次来瞻园。

      现在的独秀园和我1995年第一次来时,不管是在布局、设施、环境、气势诸方面不能同日而语。第一次来是带着复杂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镣着陈独秀先生身上的枷锁逐一打开,我对先生的认识也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胡静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独秀园的前世今生,陈独秀先生的三子陈松年如何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将大哥陈延年和二哥陈乔年收尸掩埋,把父亲病死在四川江津的遗骸四年后偷偷运回老家安葬的惊险历程,我听后潸然泪下。

      独秀园坐落在先生的故乡安庆市郊大龙山下。现在,独秀园已成为兼有纪念、教育、游览、生态、研究等多种功能的富有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名胜区,成为国家级重要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基地、光荣传统教育基地和陈独秀思想研究基地。

      独秀园园区分为““陈独秀纪念馆区”和“陈独秀墓区”两大部分。我们第一站先参观了“陈独秀纪念馆区”,扫安康码进去,在陈列室里,通过灯光影像和部分实物的展示,加上胡静老师对重点部位的介绍,我们对先生的一生有了新的认识。

      “陈独秀墓园区”的景致依次为:入口广场、“惊雷”浮雕、独秀牌坊、墓道、陈独秀先生雕像、《新青年》雕刻、纪念水池、先生墓冢等。

      巍然耸立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独秀牌坊,为六柱五门三层冲天柱式汉白玉石牌坊,显得那么的落落大气、器宇轩昂。牌坊门额上“独秀园”、“科学”、“民主”的石刻题字,用的是陈独秀的手迹。这让人想起陈独秀们当年为了“科学”与“民主”而于无声处起惊雷的先行者形象,想起“先哲”、“先驱”等关键词字眼来。就有一阵感动,就快步踏响空谷幽冥的墓道回声,走进独秀园、走进陈独秀先生深处……

      陈独秀先生高大的铜像矗立在园中央,左手插腰,右手握一卷书,目光灼灼地眺望着前方——这是先生在世时思索中国命运的剪影? 是客死他乡却又葬身故土的欣慰? 故而化作英魂矗立起来,听家乡阵阵松涛,观大江滚滚东去,看一年年的花开花落,睹一天天的云卷云舒? 还是以亘古不变的姿态昂首在安庆、安徽、中国的这块大地上? 仰望先生铜像,我思绪万千!

      《新青年》雕塑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因为这本杂志是陈独秀先生最为辉煌的“人生代表作”。雕塑的正面,是一本由陈独秀主编的第二卷第一号《新青年》杂志的模型,从封面上的要目栏里,我们可以读到如胡适、李大钊等如雷贯耳者的名字,引发游人的遐思;雕塑的背面,则是一本已经被打开的《新青年》杂志,那一页上鎏金雕刻着的,正是陈独秀写于一九二五年九月十五日的力作选句《敬告青年》:“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去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又给人们许多启迪与深思。胡静老师提议,我们在此深沉地诵读了《敬告青年》,现场气氛凝重,孙仁寿老师现场拍了视频,以作纪念。

      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墓冢前。陈独秀先生墓地坐北朝南,由墓冢、墓碑、墓台、护栏、墓道构成。墓冢高4米,直径7米,汉白玉贴面;墓碑是肃穆的黑色,通高2.4米,碑身高1.8米,阴刻“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墓的两侧各植有32棵杉树,喻示先生走过的64个春秋; 5棵龙柏松,则代表先生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通过胡静老师介绍得知,陈独秀先生墓碑的最终确立,可谓一波五折。一般来说,一个人死后,只立碑一次,但70多年来,先生的墓碑竟换了5块。第一次立碑,“独秀先生之墓”,系朋友捐资,是六字情深; 第二次立碑,“先考陈公乾生之墓”,是子遂父愿; 第三次立碑,“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是重铸“独秀”; 第四次立碑,“陈独秀之墓”,是尚有顾虑; 第五次立碑,“陈独秀先生之墓”,碑文虽只多了“先生”二字,却是基本上还先生清白。先生的5块墓碑,名字不同,称谓也有变化,所以有人说,一块墓碑能浓缩一部历史,折射着我党对待历史问题的曲折历程,而碑文的更替,又何尝不是世人对先生评价的更替呢?……

      在陈独秀先生墓冢前伫立拜谒,胡静老师给我们讲解最初修墓时顶部的石头留下空处,我的脑海中立刻跳出“盖棺定论”这四个字,这是因为如此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居然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一直未能“盖棺定论”,实在令人遗憾。不过现在好了,不但有了姗姗来迟的“盖棺定论”,而且还是由伟人毛泽东来定的,并有一段深藏于陈独秀先生陈列室里的鲜为人知的“毛主席语录”(我现场用手机拍下这段原文)为证:“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它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其实,毛主席早就给陈独秀先生定了论。在拜谒先生墓冢时,主编白夜老师要求大家绕先生墓冢一圈,以表达我们敬仰之意,那庄严肃穆的场面已定格我心中。

      走进独秀园,触摸先生往事,我进一步发现:“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晚年陈独秀这样自喻一生。先生将自己坎坷孤独的人生、坦荡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是,我对独秀先生进一步的认识,这则是我此次独秀园之行的最大收获。其次,走进安庆,文学采风,虽短短两天,却领受了安庆的文友及会议组织者对这次活动的安排周到、细致、舒心、热情,表示深深的感谢。通过此次线下交流,结识了神交已久似曾相识而未谋过面的文友们,这也是我这次来安庆的又一很大欣慰。

      (写于2021年10月17日夜)

    【审核人:雨祺】

        标题:走进安庆,走进独秀园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4093.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