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晨曦:秋语 ·「潇湘边城」

  • 作者:晨曦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9-21 09:54:16
  • 被阅读0
  •   2022的这个夏与秋非常炙热,让人难熬。

      如我,也许是因为在农村外祖父家长大的缘故,只要一提起秋天,脑海里就不断闪过山野中饱满圆润的油茶子和门前果园里桔、柚树上挂满的秋果,田园里金黄色的稻穗,小菜地里各种绿油油的青菜,随着腾腾烟火气在这许多吃食中袅袅升起,飘到中秋圆月下农村民舍里的餐桌上。桌上摆放着刚刚出锅的脆酥炸肉,还有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饼,茶盘里盛着刚从地里扯出来煮熟的盐水花生,几只碟盘中有幕埠山下的黄桃,官塘农场的红心火龙果,宁夏回族的沙漠西瓜,新疆的脆甜大枣。围坐在一起的人,是刚从福建、广州、深圳、上海回来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爱喝酒的大舅子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冷藏的“乌斯”啤酒准备喝上一口以解一路颠簸的疲劳,贤惠、善良、勤劳的安大嫂正将柴火灶锅里清炖的土鸡鱼翅装钵出锅。就这样,一家子人围坐在厅堂的吊扇底下,边吃边说着闲话。从福建回来的贤侄继禹,第一个讲述自己在“建华”公司上班时经常在疫情防控期间到全国各地出差的辛苦,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作出打算和目标定位,他用自己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从深圳回来的侄孙星光、海宝吃完饭则在地坪里嬉戏追打、玩电动摩托、打水球仗,或蹲在门口花坛边看一群蚂蚁来回奔跑忙碌搬运。

      中秋过后,就是稻穗成熟的时节了。割稻子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不是件轻松的活儿,特别是岳父家,七十年代初期,开展农业学大寨,将农业基本建设放在第一位,把所有农田都改良成园田,改良的园田长八十米,宽三十米,一丘园田面积三亩多。割一路稻穗过去,半天割不到头,如头上的秋阳般欺负人。

      岳父家的田不少,一家十来口人,有十几亩粮田。岳父对种田一惯不喜好,全指望身亏力小的岳母带着大伙辛苦劳作。当时,家里两个女儿都参加了工作,小舅子则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去了部队,因此他参与这些农活的机会不多,亏得两个女儿和两个女婿每逢春耕、双抢、三秋时节都会回去帮着收割耕种。

      收割稻穗只是第一步,余下的农活更为紧迫,例如双抢。收稻穗是重点,重在一个“抢”字,他们与老天抢,担心下雨。如果没割稻穗,下点小雨是没多大事的,割倒了就要尽快脱粒,脱粒之后,要趁有阳光赶快晾晒,晒干之后装袋入仓,如果第一道工序没有赶上好天气,遇到下雨天,稻谷就会有发芽、发霉的可能,等到这个时候再去补救就难了。记忆中有一年稻谷正收时阴雨天气持续了几天,俗话说:春三夏日秋半昼,收割脱粒进屋堆积成垛的稻谷就发了芽,就连没割倒的稻穗在田里站着也一样发芽。

      那年,岳父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给大老舅开,按当时来说岳父家很有钱的啊,能买得起手扶拖拉机。大老舅开着手扶拖拉机很是神气,在乡村的茅草路上开得飞快。从此,家里有了这台手扶拖拉机,可以帮助当时田产到户的人家拉拉谷子,送送公粮,挣钱补贴家用。有一次岳父去送公粮,粮入库了,岳父拿着入库单去窗口结算,让大老舅和一个叫俊鼻头的侄孙在车厢里看住装粮的麻袋。谁知这叔侄俩倒在车厢的麻袋上很快就睡着了,待岳父结算回来,好不容易把他俩叫醒。回到家岳父讲给家人听,奶奶听了大骂起来,你两个死鬼,要你们俩去帮忙送粮看守,你们两个倒好,居然还睡了起来,还睡得真香啊……这是一次大家坐在一起扯谈时,岳父给讲出来的,大家不禁大笑起来。现在的太平盛世,幸福指数飙升的时代,再回过头去想那个年代的些许往事,想想那时的艰苦,清贫,回味这些苦和乐。如今虽说日子过得富裕,但总感觉缺少了一些拼博精神。

      农村活计的繁重不仅表现在身体上的劳累,如更多的苦痛是对些许人自身愁苦命运的不甘和对此现状无法改变的无奈,像我岳父这代的人,都只能寄托希望于下一代。寒窗十数年苦读,能真正跃出农门的又有几个?岳祖父生前曾经严训地告诫子孙们,“你们啊,一定要认真读书,一定要脱离这又苦又累的农村,读书能改变命运,你们一定要跳出这个农门啊!否则就像我们这几辈子的人一样,上了套就是一辈子啊。”想到这里,想起屈原诗词《离骚》中的一句诗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想想作田种土的农民为了生计是多么的可怜和艰难……

    【审核人:雨祺】

        标题:晨曦:秋语 ·「潇湘边城」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3386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