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康君:家乡纪事 · 中元节

  • 作者:康君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8-12 00:08:31
  • 被阅读0
  •   农历七月,民间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中元节,是国人祭祀先人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烧赙子。

      吾乡《仁寿县志》记载,“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无贫富均先期封纸钱以祀祖宗,谓之‘烧祔子’(原文为:‘衤傅’,查无此字;或为禣子,但读音为bo,似非)。以十二、三两日为最普通。各寺院多于是日设盂兰会,即《岁时记》所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之遗也。’”

      在我们家乡,称七月初七为“鬼门关开”,七月十七为“鬼门关关”,这一段时间,据说先人的鬼魂会回到老宅,等待领取赙子,所以这期间是都可以烧赙子祭祀先人的。

      我们家基本上是在七月十二烧赙子。我小时候就和外公一起准备赙子,先把草纸(或者质量好一点的黄纸)裁成一定尺寸的单张,尺寸的大小取决于那块刻有版框的木质雕板印版,字体竖排,从右至左有“今当中元之期具冥钱一奉上”字样,用毛笔填上先人名讳和拜祭子孙名字、具体日期等,类似信封样式,将纸钱封装在内,再用浆糊封好,在背面的上下封口处写上“封号”二字,这就是一封完整的赙子,如果没有“封号”二字,据说会被别人(鬼)拆开,先人收不到,就像人间寄信一样。用专门的月牙形铁具,在钱纸上打成一排排大拇指般大小的样子,透而不断。没有打过的纸钱,称之为散钱,据说金额很小,若封装则视为不敬,只有作为引火和烧散钱时才可以。现在,场镇上早已有了卖的赙子,里面的纸钱也不用再打成月牙形了,只是太薄了,只有过去的四分之一厚。当年,我们封赙子是很厚的,祈愿先人们能多收到钱。打孔的锤子为木质,也是特制的,用一截二、三寸厚、土斗碗口大小的原木再斗上一根木把作成,仅用于制作赙子捶打。刷印的墨水是用墨块现磨的,蘸墨水的刷把则是用棕树皮特制的。这几道工序我们小时候都干过,后来读书识得了字,外公和舅舅就教我们填写赙子。

      赙子,又被写成 “袱子” “祔子”,甚至“附子”,读音都一样。我倒觉得“赙子”比较恰当。因为袱,在古代指的是头巾;即使是禣子,其偏旁为“衤(衣)”字,也多与衣服有关。而“赙”字则从贝,与钱币有关,古代贝壳也被作为钱币使用。而赙字的出现,最初与丧事有关,《春秋左传》隐公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注:“赙,助丧之财物。”说的是周平王死了,周室使人到鲁国来求赙。鲁国乃诸侯国,对君王之死未加赙礼,是失礼,而周室此举更被视为非礼,“丧事无求,求赙非礼”,“赙以大量财币是加礼,鲁未如此,故使人求之,非礼。”若是“祔子”作何解释呢?“祔”字偏旁为“礻(示)”,大多与祭祀有关。还是《春秋左传》隐公三年,“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说的是鲁隐公的母亲声子去世,因为她不是其父惠公的正夫人,神位不能“祔于祖姑”。祔字的解释为“以后死者祔于祖庙曰祔”。而附子,除了读音,无特别的含义。综上所述,赙子的写法更合适。

      再说烧赙子前,会摆设酒菜饭食,以为先人享用。烧赙子要在院子内,烧在盆里或者锅里,具体视赙子的多少来决定,烧完的赙子,要放在院坝边上,直到七月十七,在鬼门关关之前,再拿到室外倒掉。

      赙子,通常是写祖上三辈,再往上追溯就有点难了,由于战乱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原因,过去不少家庭并不具备记载祖上的名号,很多都遗忘了。《论语》所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承至今,怕是打了不少的折扣。比如,今年的清明节,家乡提倡祭祀不烧香蜡纸钱,不燃放鞭炮,改用花来代替,场镇上居然卖的是塑料花,看起来让人无语和愤怒,真的是“惑(方言,骗的意思。念平声)”鬼哦,而且惑到了祖宗头上!好歹你用鲜花代替嘛!本来,这些传统的习俗到现在一减再减,不仅失去了很多仪式,连内在的都已抛弃,不至于最终皮毛皆不存吧?如是,我宁可作几个揖,再叩几个头……

      ——写于2022年8月10日,壬寅年七月十三

    【审核人:雨祺】

        标题:康君:家乡纪事 · 中元节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24523.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