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河道纵横水网遍布,摆渡曾经是江南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广袤的江南水乡用船载运行人与货物渡河,既经济又便捷。江南历史上曾经兴盛的摆渡已经渐行渐远,留下了许多过往的记忆。
江南河多水多,路的尽头遇到河边没桥,想到对岸绕又绕不过去,用船把人和物运到对岸就只有摆渡。来往的人多了又有船专门渡人渡物到对岸就成了渡口,河岸边上行人货物上渡船的位置用砖石木材建筑起码头。摆渡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二类,一种是船家摇橹划浆撑蒿将船移到对岸,另一种是船家在船上顺着一根连接河两岸的绳索牵拉到对岸。摆渡除有固定的渡口,还有临时的位置渡人渡物过河。渡船有大有小,根据财力和河面宽窄及实际需要而定,过大江大河以及太湖的那种摆渡船必是大的,过乡村间小河的则是小船居多。
古人描述江南水乡最经典形象是小桥流水人家,江南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桥多。其实船比桥更多,船的建造代价远比造桥小。在古代江南的镇上及交通要道上靠富裕人家捐建了许许多的桥,朝廷很少会有银两拔付造桥,如今我们在江南水乡古镇看到的古桥基本是当年有钱人捐建的。但面对在四通八达的河道,若要满足人们出行,需要修建的桥实在太多,当时的社会没那么多财力,用船摆渡成了最好的选择。到了现代过河除了建桥和船还有建隧道,古时候受技术的限制无法建造隧道。我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是1971年建成通车的上海打浦路隧道。我国的第一艘船据传是黄帝造的船外形似龙舟。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简易的梁桥,把木头架在两岸之间。
江南摆渡可追溯到两千年之前。说起江南的渡口,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河姆渡。现在人们讲到河姆渡第一印象是文化遗址,这也难怪只因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名声太大了,它把中国人工栽培稻谷的历史,一下子推到了七千年前。河姆渡在浙江余姚市,河姆渡原名黄墓渡,大约从汉代起,就是一个热闹的渡口,南来北往从这里摆渡过河的,每天多达上百人。因汉代时一个姓黄的人死了墓葬在渡口附近,以此取名黄墓渡。大概是吴越语系发音的原因,“黄墓渡”后来渐渐叫做了“河姆渡”。河姆渡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
那些有典籍记载的渡口已经是数不胜数,还有民间的无名渡口更是不计其数。一个县地估计得有一百多个渡口,全江南恐怕有成千上万的渡口。那些有名渡口有镇江的西津渡、常州的白云古渡、无锡的乌龙潭渡、苏州的吴江古渡、湖州的西苕溪渡。杭州钱塘江上渡口更是历史悠久,鸡鸣渡、查浦渡、渔浦渡等这些久远的渡口已经消逝。
上海的摆渡在江南从来都不缺席。上海有吴淞码头、宝杨路码头的轮渡,把大陆上的人和物摆渡上长兴、横沙、崇明三岛,也把“三岛”上的人和物接回大陆。黄浦江上著名的码头有十六浦码头,摆渡船往来与浦东浦西两岸之间。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苏州河恒丰路桥以西还有许多的渡口码头和摆渡船,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市内苏州河上最后一个轮渡口强家角渡口停航,上海市内苏州河上就不再有摆渡船了。苏州河上游靠近江苏段最后一个摆渡万狮渡于2022年8月停航,结束了全程苏州河上摆渡的历史。
江南的摆渡至今已越来越少,那些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摆渡留下的记忆藏在诗人的字里行间。北宋人王安石应召赴京城汴梁,从镇江西津渡乘船北去,经过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清朝时有诗赞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观: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有时候一个渡口兴盛一条街区,镇江的西津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西津渡在古代曾是镇江去江北的唯一渡口,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将领在此抗金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早在三国时期称为“蒜山渡”,唐代唤作“金陵渡”,宋代以后开始叫“西津渡”。三国时期蒜山渡就已经是著名的渡口,后至隋朝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后,因其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更加赫赫有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商贾云集逐渐形成繁华街区。如今西津渡古街还在,已经成为国家4A级景区,建有中国古渡博物馆。
记得在我童年时,家乡的摆渡船还比比皆是。外婆家住在三面环水的地方,每次去外婆家都得摆渡过河。若是不想摆渡过河绕路走,那得多走几十里路才能有桥过河从陆路到外婆家。外婆家屋后就是摆渡口,一只大约容纳十个成年人同时乘坐方方的小木船停在码头,生产队里派人轮流值守摆渡。每逢节日家家户户轮流值守摆渡,南来北往的行人享受着摆渡带来的便捷。有时候遇上值守的人离开了,我在岸边高喊“舅舅,我来啦”,准有人来摆渡。外公有兄弟五个,都住在沿河的同一个村里,每年去拜年热闹非凡,走错人家也有一顿美食。
那时候摆渡也有收费的, 2分钱一次。有一次我去外婆家遇陌生人值守摆渡,上了船往口袋里掏钱时,发现口袋有一个小洞,妈妈给的六分钱丢了。我说钱丢了,要不你再把我送回岸上吧,等我舅舅来接我。那个摆渡的阿姨笑的腰也弯了“你这小鬼,还把你送回去”。后来那阿姨每次看到我妈妈都拿这事说笑,妈妈和那阿姨都笑的很开心。若在夏天去外婆家,抄近路游泳过河,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敢游泳过河了。如今外婆家屋后的渡口已经建造起水泥钢筋桥梁,人们出行十分便捷。
江南日渐没落的摆渡,见证了世事的兴衰,摆渡终将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
2023年8月19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