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成长日记
文章内容页

沈延滨:李狄三和先遣连

  • 作者:虎皮椒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3-06 17:43:44
  • 被阅读0
  •   1951年5月7日,进藏先遣连总指挥兼党代表李狄三忍着身体剧痛,在日记本写下遗嘱:

      曹海林、彭清云二同志:

      我可能很快就不行了,有几件事需请二位同志帮助处理。

      1.两本日记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全部资料,万望你们交给党组织。

      2.几本书和笛子留给陈(信之)干事。

      3.皮大衣留给王瓜同志,他的大衣打猎时丢了。茶缸一只留给郝文清。几件衣服送给炊事班的同志,他们的衣服烂得很厉害。

      4.金星钢笔一支,是南泥湾开荒时王震旅长发给的奖品,如有可能请组织上转交给我的儿子五斗。还有一条狐狸尾巴是日加木马本送的,请转给我的母亲。

      他把自己仅有的几件遗物安排给了战友、心爱的儿子和养育自己的母亲。

      01

      李狄三是河北省无极县人,1917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指导员、保卫干事、股长、连长等职。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次重大战役战斗,先后9次负伤,3次荣立大功。

      1950年8月1日,李狄三(时任团保卫股长)率一兵团独立骑兵师先遣连136名官兵,先行进军西藏阿里。

      进军藏北,山高路远,困难重重。李狄三随先遣连官兵到达界山达坂,刚爬上积雪的山顶,晴朗的天突然“变脸”,霹雷闪电,冰雹砸下。当场他大声指挥,让大家贴紧石壁,拽紧马。冰雹中,30人受伤,两匹战马竟被冰雹打死。

      冰雹过后,又是一场暴风雪,沙石飞扬、雪团飞滚,密集压下。李狄三在队伍中间迅速指挥:“人马全部就地卧倒!”

      开路连长和收尾指导员同时发出命令。

      落石把驮着电台的马砸掉崖下,李狄三寻找到出事地点,对连长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把电台找回来,党中央毛主席在等咱们的消息呢。”

      连长立刻组织十几名战士,用裹腿和缰绳连接成一条长绳,将战士小张放到40米左右深的崖底,找到摔死的战马和驮子上用毛毡裹着完好的电台,大家欢呼起来。

      高险地势、恶劣气候,严重阻碍行军进程。为消除战士恐惧情绪,在界山下雪谷党员晚会上,李狄三抽出一支短笛笑着说:“明天要过界山了,绷着脸干啥,党员带头,扭一段轻松一下。”瞬间,“兄妹开荒”的笛声响彻山谷,党员们扭起来,但一段没扭完,全倒下了。高原之上扭秧歌,可不易。

      “研究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顺利翻越界山达坂”,李狄三明确了党员会的议题,要求党员要带头分担困难。关键时刻,有20多名党员站出来,有的向党组织要任务,有的要求背伤员过达坂,有的要求把自己的马让给病号骑。曹连长要入党,李狄三热情支持,愿意做入党介绍人,全连士气大振。

      先遣连136人,经过45天的艰苦行军,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区,于1950年9月9日翻过新疆西藏交界处海拔5000多米的界山达坂,到达西藏阿里境内,行程约1300华里,并建立了第一个转运留守点。王震司令员在新疆收到这一消息,欣喜万分,亲自起草电文,向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党中央报喜。

      02

      同年10月底,李狄三率领先遣连103人(去除留留守点人员)到达扎麻芒堡。通过全面展开工作,到11月,先遣连驻地周围已经聚拢了近百顶帐篷,数千只牛羊和帐篷的主人。藏民关系拉近了,先遣连有了立脚之地。

      这一消息传到吐噶大克和拉萨,执政的摄政王慌了,严令阿里地方采取必要措施,阻止共军深入。

      阿里嘎本政府惟命是听,连忙组织藏军和地方武装准备与先遣连武装对抗,并派出大批喇嘛进行欺骗宣传。同时颁布禁令,禁止属民与先遣连接触,违者按臧律严惩。扬言要把共军困死在雪地里。

      受鼓惑,先遣连周围近百顶帐篷、数千只牛羊和他们的主人不见了。先遣连找没走的老乡了解情况,他们不肯说,送东西不要。

      面对困境,李狄三号召大家要坚定信心,进一步发动群众,揭露反动头人对抗手段。藏族同胞真心拥护共产党,迫于压力暂时离开我们,我们要用心把他们唤回来。

      随后,派出83人,组成20个工作组,分赴扎麻芒堡等地,把我党我军的政策播进每个蔵胞心里。

      嘠本地区时局发生动荡,又乱了手脚。

      一天,改则政府“劳军”代表带着礼品来到先遣连,无理提出让先遣连尽快退出藏北,被先遣连严正回绝。为探清先遣连实力和装备,“劳军”代表提出要参观先遣连驻地,李狄三心里明白对方表用意,但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10分钟后,先遣连全员全副武装出现在操场上,马队列阵,刀光闪闪,数门迫击炮、重机枪,样样惹眼。

      “劳军”代表惊奇问:“这是什么兵器,如此高大?”

      “报告先生,这叫迫击炮,迫击炮可以隔山射击,催毁一座官邸,只需要一发炮弹就可以了。”操炮官兵马上回答。

      李狄三补充说:“不过这可算不得庞大,这只是我军常用的中等规模的武器,我们的主力部队可都是重型的山炮,一个齐射就可以催毁一座城堡。”

      “劳军”代表回去跟改则头人说,头人怕了。对付先遣连各种小动作停了,改则地区的藏族群众重又聚拢到先遣连的周围。

      噶大克专员赤门色还派人到改则和先遣连和谈,达成了嘎本地方政府和先遣连的和平协议,即“改则五项协议”。

      “协议”签定隔几天,嘎本方面负责谈判代表才旦朋杰打着慰问先遣连幌子,寻早摩擦要废弃协议。他以比武是藏家友好习俗为由,提出要与先遣连择日比武。

      李狄三将计就计,借机召集更多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团结民众,争取头人,孤立反动分子。

      比武场上,先遣连官兵连连获胜,藏民齐夸“神兵!”,对方威风扫地,服了。

      03

      大雪封山,先遣连按照王震司令员的命令,就地转入过冬备战,停在扎麻芒堡,准备春季会师。

      后方驮运队进不了山,先遣连失去了粮食等生活物品补充,处境凶险,每个战士随时都有被夺去生命的危险。

      李狄山在驻地雪墙上写了:

      越艰苦,越光荣,困难面前出英雄。

      越团结,越坚强,群众赛过诸葛亮。

      多保存一个同志,多一分革命力量。

      革命英雄主义万岁!

      藏北冬季平均气温通常在零下35度左右,住的、烧柴不解决,先遣连官兵就会被冻死。

      李狄山带领先遣连,硬是在冰封雪冻11月里挖出地窝子41间,马棚8座,掩体49个,交通壕249米,碉堡2座,建成包括工事、掩体、宿舍为一体的军营。

      他患严重高山疾病,坚持天天带队外出打柴,还编写了一首《打柴小调》:

      背起那个毛绳去打柴,

      众位哪个战士跟我来,

      心中好愉快,

      心中好愉快。

      咱们打柴比赛看谁快,

      不怕冷那个不怕刺,

      打柴为备战,

      备战多打柴。

      红旗一杆插藏北,

      帝国主义势力一扫光,

      待到明年四五月,

      迎接大军进山来。

      燃料问题解决之后,还通过打猎获取猎物等办法解决了先遣连吃穿问题。连队一集合,官兵都穿一身兽皮衣,能将自己人吓一跳。

      党支部接纳新党员会上,党代表李狄三从病榻上坚强地举起手,生命垂危的战士曾自修在担架上缓缓地举起了拳头,庄严地向党宣誓:“作为一名党员,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持到底,不解放西藏,死不瞑目。”

      全连共产党员跟着新党员一起举起拳头向党宣誓:“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坚持到底,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把红旗插到噶大克。”

      这天晚上,李狄三创作出《顽强歌》:

      进军藏北先遣连,

      不怕苦来不怕难。

      寒冬将尽阳春暖,

      坚持会师在高原。

      多出主意想办法,

      鞋袜烂了兽皮扎。

      衣服破得开了花,

      用条麻袋补住它。

      赤胆忠心为人民,

      越是艰苦越光荣。

      红旗一杆插藏北,

      春风万里渡昆仑。

      这首歌,成了先遣连的连歌,唱得大家更坚强,坚定了解放阿里的信心。

      “同志们,我们都是苦出身。今天,我们是解放了,可西藏还没有解放。几个月来,同志们都亲眼看到了,阿里的藏族同胞还在受苦受难,还过着水深火热的苦日子。毛主席党中央把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了我们,西藏的奴隶盼望我们早日能解放他们,我们一定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整军动员会,李狄三迎着风雪,站在雪地里做动员。各班排病员按他的安排,都坐在四合院式地窝子门口听讲。这场景,战士们激动了。你挽我扶地站起来,有人起头,大家齐声唱起《顽强歌》。

      歌声一落,李狄三大声提问:“同志们,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死路,饿死困死在这里;一条是活路,那就是团结起来,绝境求生,迎接春天的会师,迎接西藏的解放。同志们,我们应该走哪一条路?”“团结一致,绝境求生!迎接解放!”大家坚定回答。

      没有盐,会全连覆没。大雪封山,上级无法支援,当地政府又不肯援助。面临绝境,李狄三对连长曹海林和副连长彭青云说,我们不能等,得立足自救,明天就派人找盐。有了盐,就是炖肉吃,也能抵挡个把月。

      副连长彭青云抢先要了找盐任务。第二天他带找盐小组找盐,却遭到埋伏和袭击,找盐落空。是藏族群众暗中帮了忙。第一次,藏族母子三人到先遣连“闹事”,借机把一包盐放到连部附近。第二次,一个叫仁冬的藏族人,红军的医生救过他父母的命。他趁夜荒原洒盐引路,引先遣连找盐小组寻迹跟踪,发现海子盐池,解决了先遣连缺盐问题。

      04

      连理有30多名病友,李狄三是其中一个。中午晴天,李狄三就和连长组织病友互相搀扶到连部前朝阳山坡嗮太阳,增强免疫力。他常教病友们学歌,学会一起唱,他用笛子给伴奏。有时玩游戏,扭秧歌,大家心情舒畅,身体恢复很快。奄奄一息的活了下来,卧炕不起的都站了起来,死人的事少了。

      1951年5月,李狄三倒下了,他是连里最早患高原病的。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病情,他用裹腿裹紧浮肿的腿,裤外又打上一层裹腿,出现战友面前,他总是乐呵呵的,很长时间,连里没人知道他得病。

      一天中午,李狄三和病友们玩游戏“瞎子抓瘸子”,他上场蒙眼装“瞎子”抓瘸子,栽倒成了“俘虏”。战士们觉得不对劲儿,拥上去,不管他同意不同意,强行扒开他的衣服看时,都惊呆了,他的浮肿已到腰部,裹脚布勒到肉里,渗出黄水,裹脚布和皮肉粘连在一起,解不开,一动就流血,病友们心疼都哭了。

      李狄三在干部会上讲过:“现在的处境是很不好,死神正在威胁我们先遣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干部的责任就是要鼓励战士们树立同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消除恐惧情绪。我们的干部,即使得上了这种病,也绝不能躺倒,要咬紧牙关微笑着站起来,除非是彻底地起不来了。我们一定要记住了,绝不能影响连队的情绪……”

      4月下旬,李狄三已经被病折磨得站不起来。听说李狄三不行了,改则方面在26日派人到先遣连驻地叫板要见李狄三总指挥。他们以为“不费一枪一卒就可困死先遣连”的预言会实现。奇迹一般,李狄三穿戴整齐,腰扎武装带,精神焕发地出现了,改则方面的人愣住了,看到是一个特有战斗力的先遣连。送走“客人”,回到地窝子,硬支撑的李狄三,栽到在土炕。

      盘尼西林药效好,能救命。王震司令员进疆时毛主席托人给他带几支,他没舍得用。骑一师师长兼政委何家产向他汇报先遣连筹备情况临走时,他送给了先遣连。

      5月8日,李狄三听连队干部汇报会师联欢会准备情况,他强调要有藏族舞蹈,搞个阿里风格的节目来欢迎大部队,话没说完,脸上剧烈抽动,身子倾斜要到下去。

      曹连长立即提议将连里仅剩的一支盘尼西林给党代表打一针,大家一致同意,李狄三就是不准。组织委员提出举手表决,5位委员齐刷刷举起手。

      李狄三恳求说:“请大家不要这样逼我了,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我的情况我知道,大家也清楚,我都这样了还用什么药,这不是浪费吗?我请求大家把手放下来,就这么一针了,留下吧,留给最需要的同志,留到能真正起作用的时刻。”

      支委都哭了,没有一个人放下手。在李狄三的再三恳求下,5位支委举着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李狄三脸上露出了笑容。

      1951年5月28日,后续部队到来和先遣连会师。12时15分,李狄三用尽最后力气,把笔记本交给率队领导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年仅38岁。他是63名进藏官兵倒下其中的一位。

      李狄三带领先遣连先行进藏,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进藏侦察、设站、发动群众、迎接后续部队会师等艰巨任务,并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为和平解放西藏打开了通道。西藏和平解放后,他被追授“人民功臣”荣誉称号,记大功一次。

    【审核人:雨祺】

        标题:沈延滨:李狄三和先遣连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chengchangwenzhang/5743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