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朱广联:伯明翰之夜

  • 作者:哈皮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8-19 16:25:42
  • 被阅读0
  •   2017年9月下旬,应侨领单声和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邀请,退休刚满周岁的我,前往伦敦、剑桥、伯明翰等地参访学习和交流。同行的有单氏宗亲会秘书长单浩东等四人。

      拜访过单老,看了大本钟,穿行伦敦桥,参观了英国议会广场等地。9月22日下午,我等一行前往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看望泰州旅英同乡会会长刘伟群先生,受到热情接待。

      傍晚时分,伟群兄告诉我,单声老爷子从伦敦出发一个多小时,预计五点半左右到。文研院秘书长朱良玮和夫人陪同过来。“前天刚在一起,老爷子这次来,莫非有其他事?”刘会长仿佛看出我的疑惑,笑着说道:“他这次来,没别的事,就是看看你我,大家一起说说话。”这着实让我有些意想不到。

      晚宴上,伟群会长精心安排。宴席就设在他经营的伯明翰城堡酒店。告知我们餐后不用动车,就住在这里,大家尽可开怀畅饮。主人请我们又是吃牛排,又是品鲍鱼,品尝印巴烤肉等当地知名的特色美味。刘会长还特地准备了上等红酒,最后给我们每人一份大厨当日手工制作的扬泰清蒸狮子头。平常很少喝酒的单老,这晚很高兴,不仅频频举杯,还不时招呼我们:“伟群会长盛情招待,大家吃好喝好,别客气啊!”席间,欢歌笑语,其乐融融,让我们既感受到英国的美食文化,更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餐后,我和良玮夫妇陪单老去他的房间坐坐。一看是个单间,而我那边却是个套间,感觉不对,可能搞错了。打了声招呼,我便去楼下找到伟群会长,说明情况,请他调整。刘会长不紧不慢的说:房间没有错,也不用调,这都是单老吩咐的。伟群兄进而告知:你住的那个套间,是二战时英国皇家空军司令曾经入住的,单老之前住过。这次老爷子明确交待,要让你住,你就住吧!回到楼上,我不无感慨地说道:“诸位,今夜无眠啊!长辈住单间,晚辈住套间,让我担当不起啊!”单老似乎早有所料,直截了当地说:“那个套房我住过几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远道而来,住吧!我在你隔壁做邻居,就这么定了!”良玮兄也从旁帮腔:“单老让你住,就住吧!”看来他们已“串通”好。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呢?恭敬不如从命。真的又是一个没想到。

      接下来,我和老爷子点对点的聊天模式开启。我们谈历史,说人文,叙台海,话未来,海阔天空,古往今事,家国萦怀,交相激荡,恰如一次精神沐浴。

      当谈到“二战三巨头”时,我打趣地说道:“丘吉尔雪茄不离手,斯大林烟斗不离口,罗斯福靠着轮椅助行走。都有着钢铁般的决心和意志。在二战这个血腥而又残酷的大舞台上,他们纵横捭阖,强强联手,最后将德意日轴心国打败,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我们聊到二战态势,战争初期德军一度势如破竹,盟军节节败退。英国作为主要参战国,为了争取美国援助,丘吉尔紧急访美。其中有一则趣闻。说的是一次丘吉尔在白宫卧室内洗完澡,正独自踱步时,忽然听到“大英帝国有救了”的喊叫声,丘吉尔极其兴奋,光着身子便冲出来,迎面的是罗斯福。为免对方尴尬,老丘随口甩出一句“大不列颠的首相在美国总统面前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引得彼此一阵开怀大笑。这不仅进一步拉近了两人间的亲密关系,而且帮丘吉尔从美国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飞机、坦克等急需的军事援助,为后来扭转战局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时,我从手机里调出一张日前在伦敦议会广场拍下的丘吉尔雕像给老爷子看,单老边看边点头。深情地说道: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一位伟大政治家、外交家。他生性幽默,口才极好,决断能力强,富于个人魅力,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在西方很受尊敬,是英国人民心中的民族英雄。

      “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同样堪称世纪伟人。”接过单老的话,我说道。毛主席用他那“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打败了日寇,赶走了老蒋,建设了新中国,而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把骄横不可一世的美帝打垮,迫使其在板门店停战协定上签字,为我们赢得了至少50年的和平发展时间,这是很了不起的。“是啊,毛主席不仅是东方伟人,也是世界级伟人。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明将引领世界。”单老引用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预言加以拓展和延伸。我们的思绪一同起飞,飘向更远的远方。

      笔者与单声和泰州旅英同乡会会长刘伟群等在一起

      在聊到东西方文化异同时,单声侃侃而谈。他举例道:就拿吃饭来说,东方人大都喜欢用筷子,西方人则爱好用刀叉,这种使用方式的不同,折射的是文化的不同。但都要吃饭,这点是相同的。随着世界各国交流交往的增多,中餐西进,西餐东进,已成必然,这是时代之进步。他接着说:西方人尤其一些精英阶层,生性傲慢,主张“外求”,骨子里崇尚侵略扩张。中国人注重“内修”,提倡包容互鉴,命运与共,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但凡了解历史,不带偏见的人们,必须看到这一点。单老这方面的诸多见解,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让我印象深刻。

      家风家教方面,单老念兹在兹。他认为,西方人以个人为中心,东方人注重以家庭为中心。正家风,严家规,明家训,在中国的亿万家庭有着深厚的优良传统。诸葛亮《诫子书》,短短86个字,影响几代人;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就岳飞这样一位民族英雄。范仲淹、曾国藩、郑板桥、梅兰芳等,他们修身齐家,在单老心目中有着很高位置。当我谈到姜堰区蒋垛镇红14军唯一健在的104岁老红军吴九成,2016年4月我夫妇看望他时,老爷子拉着我的手,情不自禁的讲述三打老户庄,高唱东方红,如今四代同堂,相敬相爱,家风淳朴,享誉一方等情形时,单老连声说道:“好,好!”

      谈古论今说当下。其间我问道:单老,1951年5月30日,您去法国留学,父亲深夜用毛笔小楷给您的“八儿远行书”,应该是慈父的一份大爱,一个很不错的礼物吧?单老坦言:“八儿远行书”对我很重要,特别是最后七个字“爱国、爱家、爱故乡”,影响我一生,我要把它作为单氏家训,一代一代传下去。当我提及前些年单老曾两次组织儿孙们来泰州开展“寻根之旅”,将自己多年收藏的300多件文物捐献给家乡政府,专门在海陵区设立“单声教育奖学金”,让众多品学兼优孩子从中受益,家乡人民很感激等情况时,单老宛然一笑,淡淡地说道:“为了家乡,为了孩子,应该做的”。那一刻,让我受益良多。

      两岸关系,祖国统一,是我和单老每次晤面交谈时的必备话题。单老认为,民进党当局倚美媚日,搞渐进式“台独”,必须严加防范;美日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台制华”,制造分裂,借此遏制和搞乱中国,将会愈演愈烈,未来台海局势将会更加动荡不安;中国政府一定要有和统与武统两手准备,台湾问题不能长期拖下去。单老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人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坚定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继而坚定地说道:“我坚信中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复兴是历史必然,什么力量也挡不住。”作为曾经的一名军人,每当听到这样的铮铮誓言,就有一种特别的感动。如果说前几次是在江苏、在泰州,这次却是在英伦、在伯明翰,时空不一样,环境不一样。一位耄耋老人“铁杆”爱国,期盼统一的赤子之心,博大情怀,难能可贵。我在心底里与之产生强烈共鸣。

      转眼已近夜11点。考虑到单老年事已高,长途劳顿,次日还有文化交流活动,我提议他早点休息。单老愉快地答应了。

      回到房间,想想刚才的一段段一幕幕,感慨良多,睡意全无。我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这样几句话:异国他乡,今夜难眠。如果人生是一本书,我愿常去翻看。因为那里有人间烟火、岁月流年和良师益友。致敬单老!伯明翰,谢谢你!

    【审核人:雨祺】

        标题:朱广联:伯明翰之夜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8991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