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卓剑平:季节从禾场走过

  • 作者:莎娜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5-19 13:20:05
  • 被阅读0
  •   “禾场”,曾经是乡村的标配。春夏秋冬依次从“禾场”走过,留下季节的脚印……

      ——题记

      “锄禾日当午”,唐人李绅的诗句妇孺皆知,用大白话写成,却拥有最多的粉丝。“锄禾”之后,紧接着就是“收禾”,在走进粮仓前,还有一个必经的驿站——禾场。

      那平平整整的一大块地盘,用来晒东西打粮食,大名“禾场”,家乡话说成塌或“鹅场”,其实这和那个大白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关于“禾场”,我曾写过三篇(夏夜乘凉),近来想起,竟然漏掉了一个重要角色——队屋前的“禾场”,现特意补上。

      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乡村的田野里,突然冒出一栋栋新建筑,因为它“姓公”——属于生产队公有,主要用来收藏粮食和农具,人们就叫它“队屋”。在田地承包之前,它是“禾场团队”中的绝对主力。

      我们温岗队的队屋,恰到好处地安放在大院子的北边,紧靠一口小池塘,记得旁边有一块宝贝竹园,为了队屋也只好牺牲掉了。作为队屋的标配,禾场自然不可少,何况它是禾场家族中的“航母”呢。

      首先把场地整平压紧,接着把过筛的细黄土均匀地撒上一层,再用石滚压实。每到粮食登场前,还要过浆一次,就是把新鲜牛粪加水,搅成稀浆,洒在禾场上。看来似乎不雅,它却大有用处:一防裂缝,二补坑洼,似乎还散发出一种若有若无的草香。

      在那些年月里,“禾场”体谅庄稼人“青黄不接”,紧追着春天的脚步,抢先亮相的是大豌豆(蚕豆)/油菜,最热闹的还是打麦子,那是禾场与连枷的合奏。宋朝诗人范成大的《田园杂兴》与此类似:“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不同的是,我们是“打麦”也没到“天明”。

      从夏到秋,是“禾场”的高光时刻。在夏天的阳光下,早稻亮相了。金黄的谷粒,骄傲地躺在平坦的“禾场”上,享受着免费的日光浴。松叔(讳仁松/保管员)拖着“匀谷钯”不时走过,巡视他的领地。几经辗转的谷粒,集合在“禾场”上,晒干车净,除了留一点“接新”的口粮,大多要送进国家的粮仓。然后是金黄的秋天,晚稻隆重登场,流程相似,没有了“抢暴”的惊险,情节相对平缓。

      “禾场”上压轴的节目是“打草”。躲在角落里的草垛,经过风吹日晒,已经干成了土黄。于是,草垛上的“齐草”,一把把散开了,均匀地铺在“禾场”上,又享受一次日光的温柔,加上石滚的免费按摩,最后捆成草个子,垒成草摞——这就是“牛们”的粮库。

      “禾场”的冬天,有些冷清。土黄色的草摞,呆在禾场的一角,略显孤独,就像刚分娩过的女子,全身酥软。不起眼的草摞,可是牛们过冬的“粮仓”。每到傍晚,就会有老人或者是小孩,扯下一个草个子,给牛们按时送去。明月朗照的夜晚,有不怕冷的孩子们,在这里追逐嬉戏捉迷藏;如果是月色朦胧,那也自有它的妙处,青春期的帅哥美眉们,正好隐在这儿,演绎禾场上的爱情,就像赵树理笔下的“小二黑和小芹”一样……

      空空的禾场上,春夏先后走过,喜欢“日光浴”的稻谷/小麦/黄豆/花生和油菜籽,追随着秋天一律隐身。只有清冷的冬天,坚守着陪伴;还有遗落在裂缝里的油菜籽,不甘寂寞地吐出嫩芽,是在怀念禾场上曾经的热闹,还是忘记了季节的更替——禾场也许知道吧?

      还有一个圆石滚,稳稳当当地卧在禾场的一角,浑身上下都透着劳累后的疲惫。有人说它是收粮的功臣,也有人说它是棒打鸳鸯的“王婆”——拆散了谷粒与秸秆……此刻,它孤零零地休憩,正好用来反思。

      偶而也有几只觅食的麻雀,从打谷场上空滑过,眼见禾场上空空如也,没有庄稼的吵闹,还是不甘心地落下来,假装悠闲散步,其实正睁大眼睛寻觅,想有意外的发现……

      还有一些不约而至的“艳遇”,自然也难以忘怀。比如县里的电影放映队下乡来了,凑巧又安放在我们的队屋前,“禾场”就成了临时露天电影院;或者有走村串乡的民间艺人来“说书”,那自然是要热闹一番的……

      队屋前的“禾场”大多已经消失,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只能在年长者的回忆里偶尔闪现。它是童年生活的见证,也镌刻着一段不能复制的乡村历史。

      哎——难忘的“禾场”,乡风乡情乡愁,定格在记忆里的家园……

    【审核人:雨祺】

        标题:卓剑平:季节从禾场走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6271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