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李秀琴:与窗花,与黑陶

  • 作者:李秀琴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10-15 12:18:37
  • 被阅读0
  •   一

      认识黑陶缘于窗花。

      说起窗花我就想起了“亮子”。

      “亮子”。仿佛每家每户都争相着卸下了窗户,争相着推到了集市上。木质

      的窗棂儿,糊着白麻纸,每个窗格里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红花柳绿各种颜色的窗花儿。“亮子”一排排摆满了一条街。跟艺术画廊似的。过年了,赶集的人们游走在这些艺术画廊之间。人群里,常常会有我的母亲,并且母亲还手里拉着我,我和母亲和这些赶集的人流一起朝前推进,每到一个“亮子”跟前,母亲都仔细地挑选,母亲挑选了一大堆窗花儿,有喜鹊登梅、红梅报春、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十二生肖、富贵牡丹……母亲最喜欢的窗花儿要数老鼠吃葡萄了。可我就喜欢那两只花猫儿,滚着一个红线球嬉戏。偏偏不喜欢老鼠尖嘴猴腮的样子。母亲就说,鼠为子神,能下好多小老鼠,繁殖力强,是老祖宗生殖崇拜的神物。并且还说老鼠吃葡萄中的子鼠为阳、葡萄为阴,暗合阴阳结合、男欢女爱之意,更象征家庭和睦、多子多福……

      果然,有窗花的那段日子,我们家顺风顺水。窗户上贴上了窗花儿,是年味儿最浓的了。家里欢欣的气味到处弥留可见。

      蔚州的窗花,是人尽皆知人人有份的事情,而不是某个人的事情。

      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家仿佛发生了某些变化。这就表明我们枝繁叶茂正在一天天长大。哥哥的同学玩伴儿一拨一拨地来了又走了,我的同学玩伴儿一拨一拨地来了又走了……

      就在那年的冬天放寒假,哥哥正儿八经地开始刻窗花,很是像模像样。哥哥先是找来了损坏了的自行车辐条,用这些辐条在磨石上磨成大小不同各式各样的刻刀,然后把那些纸张用麻纸捻儿串成沓,开始一刀一刀地刻。完了还要染色。有时我也参与刻和染,但总不及哥哥刻的好。特别是那串紫色的葡萄儿,活灵活现,那只尖嘴的灰老鼠,正吃的欢实。那年过年,母亲不用到集市的“亮子”上选择窗花了,我们家的窗户上,红红绿绿贴着哥哥刻的窗花儿。

      二

      在蔚州人渐渐地盖起了一排排砖瓦混凝土的房子而取代了原来的土坯房子,大孔玻璃窗取代了原来的麻纸糊的小方格窗子,在记忆恍惚中窗花逐渐从内心剥离早已淡出我的视线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蔚州人曾经在窗户上贴的窗花作为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艺术早已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但我还是喜欢叫她窗花。

      好比母亲唤孩子的乳名,哪怕她有了出息已经功成名就,哪怕她已六十或者七十年老耄耋。

      一次机缘契合,我干起了窗花工作。这是我的第二职业。我知道此时已不比小时候,不是简单地拿一把刻刀,刻几张窗花,而是要认知窗花的精髓,从传承、历史的角度更加深入地认知剪纸艺术。期间,我书籍网上查看了好多资料,每学到一些知识总是沾沾自喜卖弄般刀刻色染事无巨细与游客分享,这些游客多是全国各地的朋友甚至是外国朋友。诸如窗花的阴刻阳刻镂空留白福禄寿喜花鸟鱼虫,窗花的沿革和出处以及中国历史十大名画,比如张哲端的清明上河图、韩晃的五牛图等等,但我滔滔不绝长篇大论讲解给游客最多的是黑陶。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1982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

      我与黑陶从此结缘。

      高佃亮大师的作品《相约、依恋》,正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与现代窗花元素的完美结合。两只一高一低的黑陶是一种相依相存相爱、依依不舍、彼此有序的关系。平衡、制约。黑陶的质感与质朴、牡丹的敦厚华贵、蝴蝶的忠贞,意象与意境不经意间触动着人们喧嚣的步伐与期盼温暖的心灵……

      就如黑陶是窗花的底色,黑陶文化是剪纸文化的底色。而剪纸是黑陶的另一种载体形式,是黑陶生命的无限外延,是黑陶在剪纸艺术上的再现和重树。

      三

      真的,我们很有缘吗?与黑陶。与馆陶。好像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迎接我的到来而所做的铺垫。

      热爱黑陶,缘于窗花。钟情于黑陶,是因为它的纯粹。

      接到省散文学会关于河北省第十届散文名作奖获奖作品颁奖大会在馆陶召开的通知后,心里着实兴奋。起身时下了厚厚的雪,高速封了,我们只好走飞狐峪。盘山路厚厚的积雪上早已停放了几辆车,山路太滑不能前行,还好我们的车挂了防滑链慢慢行进。原本中午就能到我们走到下午四点才抵达,但坐了十一个多小时的车也不觉得怎么累。因为我深知前面奔赴的县城,就是急切期待的生产黑陶的馆陶,就能近距离地沿着黑陶的脉络感知它的魅力和真实存在。果然,馆陶宾馆下了车,心情就豁然开朗起来,这里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儿。仿佛,这一路,我们就走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的距离。一路领略风景领略了雪的凝重和雨的缠绵缱绻……我们蔚县四面环山,只要抬头就是山。而馆陶处在黄河中下游,为黄河冲积平原。

      原来馆陶与黑陶与黑陶文化有着如此的渊源。它是龙山文化的重要部分。这里大量优质的粘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为制陶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据史书记载:馆陶因此得名。馆陶生产黑陶。

      晚上闲着没事,和当地的文友聊起了黑陶。他为我介绍说,馆陶黑陶文化博大精深,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原始社会后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是馆陶先祖们勤劳和智慧的杰作。

      黑陶表面所呈现纯净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的,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黑陶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熏烟渣碳”技术形成的,也就是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口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黑陶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黑陶制作工艺让世人体会到了通过“熏陶”成品、成性的过程。因此黑陶的黑色往往是很薄的一层,黑色的表面里头是陶土的原色。

      有了共同的话题,我和文友谈的十分投机,不觉吟诵: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文友笑我:那是浙江青瓷,我也呵呵笑,说只要心中有陶……最后他说,馆陶黑陶质地细腻,造型古朴典雅,设计制作工艺精湛,艺术内涵丰富,洋溢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迈着轻盈的脚步走在馆陶这方土地上,就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好像百多名散文大家、名作家,他们只是匆匆过客,而我才是真正的顶礼膜拜的朝圣者。如果说窗花是我的第一故乡,而黑陶,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们游览了馆陶的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羊洋花木小镇。就如黄瓜小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使馆、黄瓜博物馆、黄瓜种植大学、咖啡屋,900多个黄瓜大棚,干净整洁的人文长廊,还有展现现代文明的休闲消遣场所。老县委大院、老水车,破旧的石磨安放在竹林掩映中……林林总总错落有致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乡村。

      竹柴扉、篱笆墙,用粮食作画黄瓜待酒……这样温馨而美丽的乡村小镇早已熟背于心。这样干净一尘不染就像水晶一样透明的小镇,何不是黑陶的底色?就如黑陶是窗花的底色一样!

      由于时间太紧,走的太过仓促,很遗憾没有买一件黑陶精灵拿回家和卧室里的窗花仙子“相约、依恋”摆放一起,唯美又质朴,雅俗共赏给家平添温暖和睦和喜庆。但也无妨,这仿佛正好给自己留下了伏笔,印证了心情。后边还有关于黑陶的故事。

      或阴刻或阳刻,我会将黑陶尽数雕刻在蔚州的窗花上!

    【审核人:雨祺】

        标题:李秀琴:与窗花,与黑陶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3921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