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走进长征会师地会宁

  • 作者:薇清清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08-18 16:57:37
  • 被阅读0
  •   如果说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那么1936年10月在会宁实现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则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中国革命“尽开颜”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会宁,这座莽莽大山环抱中的西北陇中小城,从此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成为令人敬仰和向往的红色革命圣地。会师之都,让这座有着二千多年建县史的小镇,冠上了一张响亮的红色名片,“会师精神”则成为会宁人代代相传的红色遗产。

      ——题记

      2021年初秋,我和爱人从长江之滨的江南跨越万水千山,追寻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足迹,来到西北甘肃,来到陇中会宁,来到一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千秋重任的会师之都,开启了我们探寻会师精神的红色之旅。

      当汽车驶入会宁县境内时,眼前呈现的是宽阔的城市景观大道,玫瑰花、格桑花尽情地绽放在道路的两侧,远处一幢幢鳞次栉比的大楼耸立在群山之中,一个现代化的会宁城让人眼前为之一亮。透过车窗,我看见县城主干道两侧的路灯杆上悬挂着许多旅游宣传标语,其中有一幅特别引人注目,“擦亮红色品牌,引领城市发展”。从这些初入眼帘的红色印迹,让我对会宁这块红色热土有了不错的印象。

      正当我好奇地注视着窗外景色时,汽车在一座大桥附近停了下来。司机师傅大声地喊到,“会师桥到了,有下车的旅客请抓紧时间下车。”

      “会师桥?”我被司机师傅这一大声招呼而感到特别惊讶,“难道这就是当年红军会师的会师桥吗?”一时间我突然兴奋起来,司机师傅连忙解释,“不是的,这是后来建的大桥,取名会师桥。”司机师傅见我心切,急忙又补了一句,“当年红军会师的地点,就在附近,马上就到。”

      汽车驶出会师桥下客点,向右一拐,很快进入县城会师路。在会师南路附近,汽车再次停了下来,司机师傅又用他那带有陕甘方言味的普通话喊到,“有到红军会师园和会师纪念塔参观的旅客请在这里下车。”此时,见多识广的司机师傅见我们夫妇二人双双背着旅行双肩包,知道我们是游客,特意嘱咐我们,“你们二位可以在这里下车了,祝你们会宁旅途愉快。”

      听着司机师傅一番温馨的祝福话语,不仅消除了我的车马劳顿之苦,瞬间也被这位勤劳朴实的西北汉子的热情所感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走下汽车,我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会宁的天气,但见天空蔚蓝,万里无云。

      会宁,一个曾经在中学课本里无数次梦见的圣地,今天,当我生平第一次双脚实实地踩在会宁这块洒满无数红军烈士鲜血的土地上时,我的心情特别复杂,也特别激动。我情不自禁地大喊了一声:会宁,我来了!红军,我来了!

      由于初到会宁,人生地不熟,我和爱人站在会师南路旁定了定神,寻找着我们旅行的方向。看着南来北往的车流和人流,我大有似曾相识之感觉。这哪里是大西北的一座贫困山区里小县城,这分明是一座日益崛起的现代化城市。

      一座不起眼的陇中小镇,何以登上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成为革命圣地?正当我疑惑和迷茫之时,眼前的一座恢宏的“古道名城”牌坊,仿佛在帮我们寻找新的答案。

      原来会宁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城会宁,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律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秦始皇、郭文普、汉武帝、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曾到过会宁,留下了戍边足迹、翰墨诗赋。

      会宁是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它曾让无数英雄竞折腰,它也曾使多少贤良泪满襟。

      会宁真正扬名,走入人们的视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主力红军在此会师,从而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乐章。

      会宁,北依黄河,东南紧靠西兰公路,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大会师是民族抗战的前行地标,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会宁自此和瑞金、遵义、延安一样,成为红色圣地。

      为了纪念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三军会师会宁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后,会宁人民在原三军大会师的旧址上扩建了一座红军会师园,保留下了一批宝贵的革命文物。

      我和爱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会宁三军大会师遗止瞻仰。三军大会师遗址纪念园座落在会宁县会师南路一片开阔地之处,这里就是当年红军长征到达这里,三军会师欢乐时的旧址。站在这里,远处可观苍穹的西岩山风景,近处可听黄河支流祖厉河水静静流淌之声,是一处闹中取静的风水宝地。

      我们沿着红军会师园大门走去,在会师园大门的门楣上,毛泽东同志当年手书的“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会师,中国安宁”牌匾豁然屹立在彩旗型状的大门正中央。

      走进园内广场,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的会师塔展现在我们眼前。据讲解员介绍,会师塔是会宁人民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50周年,于1986年修建。塔高达28.78米,共11层,象征长征途中总共经历了11个省。塔的整体为三塔环抱,前九层分开,最后两层合在一起,象征着“九九归真,三军统一”。塔身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这1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会宁会师最具权威的证明,但这个题词没有署名。1986年5月13日,小平同志为纪念塔题写完塔名之后没有署名落款,当工作人员提醒他时,小平同志沉思良久,意味深长地说:“我是代表当年参加长征的几十万红军将士题写的,他们大多都牺牲在长征路上了,有好多人连名子都没有留下,我就不落款了吧!”这座会师塔现已成为会宁县地标性建筑。

      正对着会师塔的就是会师楼及会师门,据介绍此建筑为明代会宁城西门之城楼,原名叫西津楼,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958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此楼改为会师楼并多次维修加固。楼为歇山顶楼阁建筑,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南北开门,下层为革命文物陈列室。城门为拱卷顶,高7.5米,城墙高8.2米,城墙两端各向下延伸30米,南面砖砌阶梯可登城墙。“会师楼”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

      巍峨壮观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坐落在广场的东侧。进入肃穆庄严的纪念馆大厅,一组巨大的红军将士塑像矗立在面前,我仿佛听到长征沿途那阵阵激烈的枪炮声,红军指战员们浴血搏斗的呐喊声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欢呼声;仿佛看到英雄无畏的红军先辈们向我们展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争意志,展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胆略与胸怀。

      红军会师园内不论是气势雄伟的纪念塔,还是历经沧桑的会师楼,以及每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发黄的图片,都是历史的见证,他们仿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述说着八十五年前那段峥嵘岁月的往事。

      走出会师遗址纪念园,我的思绪在放飞,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我在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些根植于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时时彰显着生命力,闪烁着厚重的光芒。铭记辉煌历史,信仰根植于心。长征艰苦卓绝的历程,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性转折的前因与后果,也播撒下了红色基因的火种。

      漫步在会宁街头,到处都有红色基因的铬印,“红军路”、长征路”、“延安街,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烽飞的年代。而一个个以“会师”二字命名的桥梁、道路、宾馆、饭店商店,甚至食品,在会宁这座红色之都随处可见。人们在擦亮红色品牌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红色旅游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时值中午,我和爱人在遗址园附近见到一卖烤红薯和煮玉米的,我们便随手各买了两个。谁知老板告诉我们,当年红军渡黄河上前线时,会宁人民就以烤红薯和煮玉米相送红军。后来烤红薯不仅有“红军薯”之称,这是会宁“十大名小吃”之一。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也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成为会宁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在会师遗址园的外墙上,我曾拍到会宁“三好”的标语,即: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而我所到之处,看到和听到最多的是“弘扬会师精神”这六个大字。为了弘扬会师精神,今天,会宁人提出了“打造甘肃红色旅游第一县”的响亮口号。这一响亮口号,不仅已经成为会宁人上上下下的普遍共识,而且已经完全渗透到会宁人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红军会师园的东门,一座新的直达会师门景区的跨越祖厉河的大桥已经建成,而在西岩山脚下一座规模宏大的仿古建筑游客中心业已竣工。随着这些旅游硬件设施的推出,会宁红色旅游业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甘肃红色旅游第一县”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实现。

      会宁红色革命历史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而“会师精神”也激励着会宁58万革命老区人民奋发有为,发扬新时代“会师精神”建设新会宁,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走进长征会师地会宁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2485.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