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穆穆||芦荻花飞又一秋(散文)

  • 作者:雨天榕树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1-20 09:49:15
  • 被阅读0
  •   初冬季节,我随作协采风团来到吴阳镇霞街村后山坡,观赏漫山遍野的芦荻花。芦荻的花果期是9-12月,此时开花的鼎盛时期已过。芦荻从拔节生绿到吐花飞絮,经历了春夏秋的洗礼,今天略显疲惫。绿色的叶秆大多变黄了,本色浅紫的穗状花在霜降之后,变得蓬松、洁白,像铺了一地的霜,又像挂在枝头的棉花。一阵风吹来,洁白的花絮随风飞舞,如纷纷扬扬的白雪,别有一番意趣。

      阳光正好,高高地挂在天空。我小心翼翼地避开水道,沿着游人开辟的缝隙,走进芦荻丛中。芦荻比我高出一个头左右,密密麻麻地向上生长。洁白的芦花在我的视线之上。一眼望去,除了扫帚状的花穗,还有蔚蓝的天空。它们在我的视野内点染成画:蓝底、白花,简洁、明丽。即便是花絮飘落独留的光秃秃的花枝,也能成为画中的主角,带着思索的况味,寂寥而深沉。

      被踩下垫脚的杆,有点硬,密匝匝的,勇敢地托起我的脚,使其免遭泥水玷污。不过蚂蚁就不客气了,好像要报复我的打扰,偶尔狠狠地咬一口。我连忙退出来,不敢破坏它们的家园。

      芦荻于我并不陌生,好像随处都能见到:河岸道旁、水泽砂地,常有它们的倩影;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多以诗画咏之。穗穗白花满眼秋,花开如雪,纷飞若梦,仿佛讲不出的柔情蜜意,道不完的思念情深。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路走来,或凄清如“枫叶孤洲冷,芦花两岸秋”,或壮美“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多少诗情画意丰富了芦花的形象,丰满了秋天的意象。清朝状元林召棠也曾写下盛赞荻花的佳句:“芦荻初花枫叶黄,卸帆收钓好相将。”林召棠是粤西唯一状元,家乡就在芦花盛开的地方霞街村。

      霞街村确是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我问当地村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面积的芦荻?是人工种植的吗?一位带着孩子来观赏芦荻的年轻爸爸告诉我,这些芦荻都是野生的。由于后山坡没有开发利用,大片的沼泽地成了芦荻的乐园。它们自由生长,逐渐形成了700多亩的芦荻林,成为霞街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最美是秋天开花时节,成片的芦荻花迎风摇曳,犹如银灰色的波浪,层层叠叠,美不胜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打卡。我们来的时候,也看到一拨拨慕名而来的游人在赏花、拍照。

      望着无边无际的芦荻,我心潮起伏。村民对芦荻的态度,亦是对美好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成全。成全产生美。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芦荻是多年生挺水高大宿根草本,形如芦苇。它们喜欢温暖、水湿的地方,生长对土质要求不严格,也无需特别照顾,好种易活。也许,这就是芦荻能够恣意生长、成林成景的原因吧。

      芦荻还具有一定的价值。《南宁市药物志》记载,芦荻“苦,寒,无毒。清热,利尿,治大热症发狂及热泻。”《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芦》,对其药用价值也有详细介绍。在经济价值上,杆可以加工制成纸张和人造纤维,还能编织成篮子、盖房等物品使用。芦荻还有一定的生态作用,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变湿地生态环境的功效。

      对生存环境不过多要求,对物质条件不过分挑剔,无论遇到什么都坚强地活下去,活出最美的姿态,成为四季的风景,成就自己的价值。这就是芦荻给我的启发。

      我挥挥手,告别芦花,告别秋天,昂首阔步走向人生下一站。

    【审核人:站长】

        标题:穆穆||芦荻花飞又一秋(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116468.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