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心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散文||一路遐想

  • 作者:吐个泡鹅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09-01 13:24:25
  • 被阅读0
  •   七月十五日,接弟弟从湖北打来的电话:“哥,你说孙子中考后出来玩玩,现在有空吗?”

      三年多来每天沿着接送孙子上学的路线,未离轨迹一步。上次同弟弟通话时,吐露想去他那里,未料他这么快就作了安排。我爽快地答应:“明天十六号是个好日子,就定明天吧。”

      弟弟早年去武汉,已安居乐业。稍后,我看到他发过来的两张电子票:本地没有直达,从盐城坐高铁到南京后再转站。

      次日上午,列车风驰电掣地穿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十点三十分,D3152列车准时停靠南京南站。转武汉D2167次列车要等待二个小时。

      转站时怎么去候车厅让我犯了难,在电梯口问一年轻人去候车大厅怎么走?他说上二楼,我返至楼梯口拎着行李箱,一节节楼梯往上爬,气喘吁吁,至二楼时恰巧电梯门开了,年轻人从电梯里走出来,他身后的凉风掠过我一串串汗珠。

      仅仅三年时间,拉开了我与现代的距离,我仿佛是陈旧的算盘珠子,看着计算器翻眼。

      三年前我临界退休年龄,在苏州一家公司办理进出口货物业务,本想厚着老脸再干几年还乡,只是接送孙子读书也很重要啊,心里面有自动熄火的感觉。

      这几年在家养成中午小休的习惯,于是便找个位置坐下来眯一会。邻座少妇同我打招呼她的行李袋里有瓷器,请我当心点。我估计她是防止我瞌睡时身躯越位。

      瓷器?她的话让我眯的念头打消。非是对瓷器感兴趣,而是勾起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年冬天,我在江宁做事,老婆夜乘大巴车来南京,下车是早晨三点四十,这个时间节点有点尴尬,住旅店,出整宿钱不合算;逛街,店铺又没开门。我是坐最后一班公交车来车站的,早半夜又没有公交车去住地,在中央门广场顶着北风数寒星,着实既不浪漫也不舒服。偶遇一约莫六旬老汉挑一担瓷器在卖,只见老汉喊停我们,将担子上的碗、碟、壶、杯一一摆放地上,拉住我们介绍是景德镇的瓷器。老婆左看右瞧,八个盘子拼成荷叶状,中间空出来的圆心还配上一大朵色彩粉嫩的荷花盘子,很是稀罕。于是,花了十二元钱买下。我俩愣是轮换拎着十多斤重的盘子在南京逛了一天, 也有怕踫坏的感觉 。

      摇晃曾经,是一行行无从剪接的风景。转眼几十年过去,这组盘子我们家至今一直在用,有亲友来家里招待时,它就隆重出场,冷盘的式样统一、蓝白色彩相间,既可分列又可拼盘,给我撑了不少面子。

      她见我望着眼前鼓鼓囊囊的行李出神,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刚才提醒您小心,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叠锅碗瓢盆而已。”

      “窑货无价,我感谢你的提醒,刚好去了我的睡意。要不然东一歪西一斜的,指不定真的会‘踫瓷’呢。”我打趣道。

      旧景入境,那老汉夜间卖货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只是当年买盘子的小伙子已紧追慢赶地到了老汉的年龄。

      “叔,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买点孩子吃的。”

      “好的,你去吧。”我应道。

      她抱着女儿回座,得知我和她乘同一列车时问:“是去你孩子家吗?” 我习惯地随口回答:“去打工的。”她张大了嘴巴惊讶的样子,让我有点不自在。停一会她微笑着对我说:“您看上去也不像是干苦活的。”

      “现在工地上干重活,不是大多数我们这个年龄么?”到嘴边的分辩话,我没说出口。

      可能她对打工的话题有兴趣,亦或是因我人老面善让她产生了安全感 。“现在找一份工作多难啊?”她边说边坐下来,在我漫不经心搭讪下,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的事来。

      原来,她是浠水人,几年前来昆山电子厂打工,在厂里结识同籍男友,结婚时在老家县城购置的新房,加起来总共没住上一个月,添一女,接来婆婆照看,夫妇俩当时每月有近万元收入,虽租住,日子过的倒是安定。未料疫情之后,工厂有迁移的,有倒闭的,此地用工荒一百八十度平移成找活难了。今年一家三口来了后,男人上班,她负责带孩子,勉强维持生活,上个月男人也被裁员,辗转来南京托亲疏友找工作,干了一份外卖,和同事合租宿舍,省点钱下来供女儿奶粉钱,房贷、车贷,时有时无,这不,今天拾掇一袋子瓷器,是回老家的。”

      从她的叙述中,忽然意识到自己“去打工的”这句话对她来说不合适,刚才惊讶的样子,分明有点羡慕的意思。我也没有想到有人羡富慕官还有人“红眼”打工的。这是三年后出来,给我带来的新的认知。

      “叔,您到武汉后,有合适的工作帮我介绍介绍好吗?我财会大专毕业,文凭低,什么苦活累活我都能干。” 说着她拿出手机加我微信。

      我估计提供不了什么机会,但也没有资格让她失望。于是鸡汤似地对她说:“你还年轻,不躺平、机会一定会有的。”不疼不痒,宏观回答。

      记得前次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初涉“老”字的爷爷奶奶们议论了一个话题,要说苦,没有人再比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苦了,但我们只要不惜力气,“面包会有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自行车一跨”的愿景早已实现了。而现在的年轻人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一点也不轻松。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沦为“房奴、车奴、消费奴,”如果这群人“资金链”断裂,岂不是被奴得一辈子直不起腰杆么?

      作为过来人,细想我们的苦尽甘来也不完全是凭个人努力的结果。他们的困境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原因。

      列车准时发车,看着车厢内分秒不停地跳转的车速数字,我认定它是真实的。

      窗外连绵起伏的青山一穿而过,迷蒙烟雨让我分辩不出这山那山哪座山更高,也无从得知哪座腐朽哪座不朽。

      我忽然想到某机场附近的一个“到达”指示牌,现在交通便利了,速度也更快了。“到达”已不成问题。但是,人们心中的“到达”却愈加迷茫了。

      当列车在帮助人们快速逃离落后的山村时,起点的希望,他们在到达时能够实现么?我有点杞人忧天。

      想多了,好像模糊了这次出来的意义。

      车厢门楣上边正在不停地显示变速。

      16 时57分,终点站武汉到了。弟弟早已驾车在出站口等候。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散文||一路遐想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nqing/9518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