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王茂平‖咱村子那口鱼塘(散文)

  • 作者:虎皮椒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3-07 09:43:45
  • 被阅读0
  •   大凡村子,必有鱼塘。一可蓄水,二可养鱼,其利不可尽言。咱村原来分上屋与下屋,两位先祖卜居此地,开基创业,繁衍生息。自家门口都垦有一口大鱼塘,面积相差无几,都呈长方形。因地势关系,肥美方面当然上屋那口塘就比不上咱们下屋这口了。

      咱们是下屋台田公的后裔,对自家鱼塘自然情深些。如今笔力所及亦是此塘而非彼塘。她坦坦荡荡,一如村中父老乡亲的胸襟,令咱这些外出摸爬打滚的游子倍加向往与挚爱。

      塘不很深,最深处不外米五六,而面积不小,可总揽“各路英雄”,将村子十舍九巷之水尽拥怀中。她水色深绿,随着雨晴变化,季节更迭而显淡淡浓浓。水中生命甚蕃,除放养的家鱼外,有野生的塘虱、斑鱼、花星、黄鳝、泥鳅,还有虾公、螃蟹、田螺等。塘面上,各家各户养的鹅呀鸭呀,吃饱喝足之余,或在塘中闲游,或在水中嬉戏。公鸭在母鸭群中,不住地摆动着嘴巴,与之窃窃私语,似乎说着满口甜言蜜语;公鹅也不示弱,频频地与母鹅扣水,完事之后,抑制不住神经的兴奋,雄举着头,不时发出一声声高亢的欢叫。天上飘动的白云,低飞的轻燕,盘旋的蜻蜓与塘中的鹅鸭相互映衬,实在美丽极了,迷人极了。

      鱼塘有容乃大,是父老乡亲浸桁条、格子、木板、箩筐、簸箕的好场所。一经塘水浸泡,永不生虫。她不像溪河,一旦山洪暴发,会将浸泡之物付诸东流。而浸于塘中安全保险,若怕它泛向深处,可于其上打些桩,用竹棍木棒将其按住,这样便像船儿抛了锚,安安稳稳地泊在那里,使人高枕无忧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缨。”而咱塘中的水既可濯足濯缨,又是粪池,洗猪栏、厕所、鸭舍的用水,挑来近、方便,不用到远处的河里挑。

      说她是家塘,未免有些偏颇,鱼集体放养,集体享用。逢年过节,诸如农历七月十四、八月十五,或插割劳累饥饿时,一些人便七嘴八舌撺唆队长,放网下塘。他们以“网大留小”为原则,多多益善,少少无拘。年底干塘,倾其所有,按人分配,不约而俗。其时,家家或煎或焖,户户或煲或煮,伴些姜丝、葱花,味道之好,难以言状。人们吃饱喝足,自然眉开眼笑……

      记得一年一度的干塘,往往在农历十一月初六,因为次日是村子的“禾了”。这天,近乎别村的年例,亲朋戚友大都来凑热闹。一来捉鱼加菜,二来给客人回小包,礼尚往来,联络感情。那时,干塘挖沟,将水排干。将干未干时,场面颇为壮观。一级男劳力齐齐上阵,或戽水或捉鱼。岸边围着黄发垂髫,还有亲朋戚友,那场景断然不逊于睇“人头戏”。鱼汇一涡,密如星辰。大鱼如舰,来回窜动,溅起串串泥浆;小鱼如梭,鳞光闪闪,翕动微微水花。干塘自然收获甚丰,一家几口往往分得几十斤,除了“禾了”宴客、回小包外还剩不少,乡亲们便用清水活着慢慢吃,或用盐腌,或腊干往后吃……

      鱼塘又是咱童年的浴池和憩所。夏季,天气炎热,塘里的鱼虾也耐不住高温,早上必浮头呼气。捕鱼不行,捞虾却是没人干预的。记得文革武斗期间,于县府工作的王秀二叔、王才六叔亦回归故里,加入我们的队伍,每天捉虾一斤几两,以此打发日子。精神物质双丰收,且避了灾祸。若碰上星期天或暑期,咱们这些学生哥,往往光身洗浴,学游泳,泼水仗,不亦乐乎。有时还捎带着摸田螺。见到自己的孩子摸到大半桶田螺,大人们断不会闹的。平时放学、上学路过塘边,兴起时咱们三五个便不由自主地拾起一叠瓦片打水漂,打出朵朵浪花,赛出串串涟漪,乐也融融。

      咱们那口鱼塘,对面的塘塍长着密密匝匝的菅草,护着鱼塘,给鱼塘平添了几分秀气,几分风韵。蝉儿在那里欢叫,蝶儿在那里狂舞。还偶有翠鸟立在那里,或许来凑热闹,或许伺机叼鱼。人们见状砸之以石头,它便箭一般直窜云霄去了。别小觑这些菅草,既秀气又实用。一年下来,收割撕开晒干,便是织席子的上好材料。织出的席子,乡亲们除了己用外,还可拿到集市出售,换取盐油酱醋呢。

      “逝者如斯”,如今咱们那口鱼塘变小变浅了,塘塍修长而密密匝匝的菅草也不知魂归何处,近几年竟变成荒塘了!昔日挖沟干塘捉鱼的祖辈、父辈不少已老去,年轻的也已闯荡广州、深圳……望见村子的萧条冷落,鱼塘的失宠,我这五尺男儿百感交集,陷入深深的沉思……

      不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诚哉,斯言!

    【审核人:雨祺】

        标题:王茂平‖咱村子那口鱼塘(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tianyuan/5754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