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崔加荣:江西上饶,在金色稻浪里晒斑斓如画的秋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2-11-27 00:07:06
  • 被阅读0
  •   进入深秋,太阳失去了夏日的威猛,越来越凉的秋风越过秦岭淮河,进入了江南地区。上饶三清山里,乌桕的叶子早已全红,在蓝天下显得格外鲜艳。枝叶稀疏的油松上,一只松鼠正忙着寻找松果,以储存更多的粮食过冬。其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江西上饶,在经历历史上第四个寒冷期之后,冬天很少下大雪,即使进入数九寒冬,山里仍然有茂盛的植被,甚至还有未落下的野果。

      对于秋天,上饶比其他城市更加敏感。当秋风拂过,满山的梯田里,成熟的稻谷像一条条金黄的锦缎,与近处的粉墙黛瓦相映生辉。而金黄的银杏、火红的乌桕、棕黄的杉树,则点缀在大山与城市之间,与各家院子里五彩缤纷的瓜果,共同形成了独特的立体秋景。

      稻作文化起源地

      一粒谷上的文明

      深秋的万年县,早晨已经很凉,一位穿着深色行政夹克的老人走进自己的稻田,从深深垂下的稻穗上揪下几粒稻粒,扔进嘴里咬咬,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一片约有一亩地的贡米稻田,比其他地方的水稻晚熟不少。从爷爷,父亲,再传到老人的手里,几代人一直守着这块水田,耕牛犁田,人工插秧,脚踩脱粒,始终坚持用传统方式耕作。用他的话讲,稻谷是有生命的,需要保持其生长周期的完整性,不过度催长,脱粒后保持完整的米粒,才能确保稳定的口感。去年,在一家农业公司的建议下,他买了小型耕地机和插秧机,一直担心会不会影响品质,直到他亲自品尝了新米,才放下心来。

      万年贡米,自南北朝时期就专供皇室。明正德七年(1512年),明武宗下令新建万年县,县令将县里特有大米进贡,皇帝御膳后传旨,要万年县“代代耕种,岁岁纳贡”,令贡米的身价大增。到现在,万年贡米已被打造为上饶以及整个江西省主打的区域品牌,甚至被选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国宴用米。事实上,贡米并非万年的唯一特色,在它身后,还有一项举世闻名的考古发现——人类稻作文化起源地。

      水稻,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养活了世界上一半的人口。1995年,一支中美联合农业考古队在上饶万年县仙人洞内发现,早在一万年前新石器时期,居住在仙人洞的原始先民,就用双手驯化生长在湿地里的野生稻,开启了水稻种植的漫长征程。其遗留下的栽培稻植硅石,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从7000年前又往前推移了5000年,上饶万年也由此成为人类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起源地。从最初的野生稻、粳稻,到南北朝时期被选为宫廷用米的籼稻“坞源早”(贡米),再到今天各种稻谷新品种,上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粮食体系,也向世界做出了“稻作农业源于中国”的有力发声。

      悠久的稻作文化,亦孕育了上饶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习俗。在金黄的稻田旁边,一座两层的楼房已经初见雏形,中间的房顶处,一根根崭新的木梁有序地架在两堵白墙之间,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靠近房门的主梁底下,挂着一个醒目的红色布袋,布袋里装着什么?为什么要挂布袋?

      原来,当地人建房时,有“抛粱”的习俗。垒墙立柱竣工后,木工会扛着油光锃亮的木梁,将其依次搁上山墙,待组成梁框屋架之势时,人们会用红布袋装着白米悬挂于梁柱上,称为“压梁米”,然后从正梁抛撒米糕,以祈求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上饶人对粮食和大自然的敬畏,也融进了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中。“一根线,搭过河,河边嵬仂会栽禾:栽一棵,望一棵,望得禾黄娶老婆……”来年春耕时节,人们在水田里忙着犁田、插秧,耳边时常会传来古老的歌谣《一根线》,这类结合了节令、风俗、耕技,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歌儿,也与其他稻作习俗一同,在无形之中感染和塑造着一代代上饶人的灵性。

      最美中国符号

      梯云人家的“晒秋”

      瑟瑟秋风如魔术师一般,一夜之间便叫篁岭换了天地。银杏树早已黄得通透,如一大张金色帷幔包围了整个村庄。近处的稻田大部分已经收割,偶有个别小块的金黄色,是晚熟的贡米。收割下的稻谷,采摘下的辣椒、柿子,都被人们搬进村庄,换了一个展示的场地。红的辣椒,黄的菊花,紫的红薯,白的萝卜……形形色色的食物放进圆形的竹晒簟里依次排开,与传统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一幅巧夺天工的江南水乡画卷。

      这美丽的画卷,便是上饶独特的“晒秋”场面。所谓“晒秋”,不只是秋天晒,一年四季都有物可晒,所晒之“秋”,实为粮食、果实。而秋天的粮食瓜果最为丰富,颜色最为多彩,晾晒场面也最具代表性,故才有了“晒秋”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

      上饶晒秋习俗历史悠久,尤其是位于上饶婺源县的篁岭,被称为晒秋文化的起源地。其内容之丰富,场面之宏大,全国各地都无出其右。2014年,“篁岭晒秋”被我国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更让它演变成上饶城市以及篁岭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

      “篁岭晒秋”之所以闻名,也得益于它独特的地形和典型的徽派建筑相结合。“地无三尺平”,四面环山的篁岭依山而建,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排布,鳞次栉比、错落有序,像极了西藏的布达拉宫。这些民居多为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雕梁画栋,点缀在山水中。起伏的地势,充足的采光,为晒秋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人们巧妙利用斜坡的地势,在建筑前修建围墙,在屋檐下的柱子上横向固定木梁,使之与墙头齐高。如此一来,屋檐下的木梁与墙头之间,便成了天然的晾晒场,科学解决了陡坡民居缺少平地的困境。此外,晒秋所晒的作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春天晒茶叶及其他蔬菜,夏天晒茄子、大豆,秋天晒辣椒、菊花。不同季节所呈现出的丰富色彩、立体层次感,也给传统的徽派民居建筑和山坡植被带来了人文灵气和立体美感,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

      每年的六月初六、九月初九,上饶还会举办为期五个月的晒秋文化节。盛大的节日上,随处可见露天摆放着的五颜六色的粮食瓜果,金黄的稻米与菊花、火红的辣椒、车轮大的南瓜、一米长的冬瓜,都是节上的常客。如果留意观察,还能见到民居大门外挂着大块的腊肉。秋季晒腊肉,也是上饶固有的重要习俗。从前,家家杀年猪,腊肉都是用自养猪肉晒制,禁止私宰后,只能从集市上挑选上等的猪肉晒制。所以现在除了个别从商的人家,这里大部分腊肉是不卖的,任你急得口水直流,也无法拿走半块。

      一座城市的前身,大部分是农村。粮食及其他食品的集散、分享和交易,正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原因。处于时代变迁中的上饶,始终与“晒秋”这样的农俗文化相伴,走不丢的乡愁,会在城市与农村齐头并进的发展中,找到安身之地。

      秋风起,鱼蟹肥

      鄱阳湖的味觉召唤

      随着秋意渐浓,鄱阳湖的水位退落到很低,有的地方已经露出宽阔的湖底。夏天被没入水底的水草,像得了天机,一个秋天,便长成了一望无尽的茫茫草原。十一月,湖畔的蓼子花也悄然盛开,柳叶般的植株上,一簇簇红色花穗儿,连成一片,给整片湿地铺上一层红锦。傍晚,夕阳在湖面洒下一层淡淡的金色,湖里的渔船早已返回码头,天鹅和大雁也不知去向,水面渐渐恢复了宁静。此时,若立于湖边,见到飞跃而起的鱼,绝对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儿。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一场苦夏,人们消耗了太多的体能,炎热的天气影响胃口,到了秋天,自然要抓住机会进补养阴。上饶人也不例外,天气转凉后,便抓紧时间开始“贴秋膘”。此时,在鄱阳湖里滋养了大半年的鱼儿早已长得膘肥体壮,自然就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

      “秋江水落白鱼肥”。白鱼,对常年生活在上饶的人们来说,绝对是贴秋膘的上等美食。其肉质紧致,味道鲜美,无论清蒸还是红焖,都能让味蕾得到极致的享受。但要吃到够大够肥的白鱼,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种鱼类生活在深水区,生性灵敏,并非每艘渔船都有运气捕捉到。因此餐桌上能有一条白鱼,都算是一种秋的馈赠。

      上饶人吃白鱼,最经典的便是红烧,但又和平常的烧法不同。一般做法是先把鱼裹上面粉炸熟再红烧,而上饶人则是用菜籽油把鱼稍微煎一下,然后放入姜蒜酱油,加水慢炖。当然,辣椒是少不了的,红辣椒青辣椒各司其职,令鱼肉呈现出复合的辣味。不管来自哪里的客人,在鄱阳湖吃鱼都会难以住口,直到吃得满嘴冒火,嘴唇通红,才停下来,一边大呼好吃,一边赞叹不已。

      相比白鱼,鄱阳湖的银鱼更易捕捉,也是鱼中精品、人间珍肴。在各种品种中,又以珠湖银鱼最佳。珠湖作为内湖,湖水干净,饵料丰富,水温稳定,是银鱼最理想的繁殖场。银鱼形如玉簪、洁白透明,肉质极为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渔民们多把鲜银鱼晒制成淡银鱼干,再拿出去售卖,贵时可达八百元一斤,足以显示出它的珍贵。一锅银鱼羹,常常成为贵宾席上的压轴菜,外地人如果饭后能带一斤银鱼回去,更是不虚到上饶一游。

      从鄱阳县出发,穿过上饶的狭长地带万年县,便到达了上饶中部的铅山、横峰,这里的美食,与鄱阳的鱼蟹大相径庭。虽都是小吃,却也久负盛名。

      铅山米粉有着悠久的历史,吃起来糯而筋道,香而不腻,口感极好。上饶地处稻作文化起源地,有优良的晚米。铅山人把这晚米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多道工序,做成粗细适中、弹性十足的米粉,吃的时候只需用竹漏勺把它在清水汤里烫熟,装进碗里,再加上各种姜葱、猪油、咸菜末等调味料,最后放上一勺剁椒酱,便成了美味可口的铅山烫粉。如不是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味道配方,很难做出如此让人回味无穷的味道。

      在铅山,和烫粉媲美的美食,还有另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灯盏果。其外形由糯米反复捶打而成,因形似灯盏得名。过去,每逢清明、冬至等时节,铅山家家户户都会做起果子,以祭祀先人,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做灯盏果要先将大米浸泡两三个小时,再用石磨磨成米浆。接着反复翻炒,炒熟后加入食用碱、面粉等和面,并捏成灯盏形的果坯,最后再往里加入各种馅料。决定灯盏果味道的,正是里面的馅料:瘦肉、笋干、豆芽、萝卜丝,有的还用到腊肉,各种食材在精准比例的调配下,相互衬托出独特的复合味道。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人住进了高楼,家里便没有了石磨等制作灯盏果的工具。忍不住乡愁的浸蚀时,只能驱车去乡下的亲戚家,或者到饭店里大饱口福。这种期望,或许正是传统美食对一座城市及其原住民的意义所在。而那些流传已久的入秋习俗、饮食文化,则与各种城市风光一道,共同诠释了上饶人对过秋的态度。

    【审核人:雨祺】

        标题:崔加荣:江西上饶,在金色稻浪里晒斑斓如画的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tianyuan/5034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