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卢一鹏‖岁月深处的老井(散文)

  • 作者:连清霖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09-26 08:34:39
  • 被阅读0
  •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快到了,我与妻子一起带上应节的月饼和小小心意,前往邓村探望逾过九旬的舅父。车至村前,刚好与一口装点一新的“长寿井”碰个正着,或许是触“井”生情,记忆的火花一触即发,使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老家村前的那口老井……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们化南一带,生活用水离不开水井,水井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在鉴江下游流域一个名叫常领的古老乡村,全村一共有五口水井,但给我影响最深的是村前的那口老井,她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我长大成人。

      老井是全村最大的一口井,她与村里的其他几口水井不同,濒临于池塘或小河水源充沛的地方,而是位于一个叫“面前垌”的中央,逍遥村外,掩映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田园中,她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翡翠,紧贴着我们村民跳动的脉膊,庇佑和福泽着我们村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岁岁平安,生生不息。

      从我记事起,或许从我第一眼睁开懵懂的眼睛起,水井就早已存在,默默的滋养着我们了,到底有多久的历史,“90后”的老前辈都说不清,我把它称为老井,只不过是谦虚慎重之见,说不定是一口古井呢。

      古老的记忆

      老井呈圆状,口径大约近2米,井深有10多米,井壁从井底到井面是一块块一圈圈一层层的岩石垒成。井口的周围是井台,井台的周围是井沿,井沿的周围是井沟,井沟的周围是井栏,井栏的周围是井边,井边的周围是一片绿色的田园。井口、井台、井沿、井沟、井栏、井边、田园构成了老井的主色调,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水井唯美的立体画面,象征着圆圆满满的风土特质,处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从我家通往老井大约五六百米,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小道是两段迥然不同的路径,一半是村巷,跨过“猪拦强”(篱笆)的另一半是野外的田埂。村巷是上下坡路,间中有梯级;田埂是泥路,呈“z”形,几乎是所有村民挑水的必经之路,路面窄小,只容两人同时经过,往返匆匆的村民常常是肩擦肩,一不小心就是你的水桶触碰到我的水桶,桶与桶的接吻,不时溢出激情的水花,甚至溅湿彼此的衣衫,但村民都是一笑而过。

      那时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专门用来盛水的陶瓷水缸,水缸的缸口和缸底两头小,中间大,形似一个大鼓,一般都能装三四担水,通常能满足一个普通家庭一天的日常生活用水。水缸,它不仅装着一家人挑水的岁月,也载满了我成长的记忆。

      乡村的夜晚是宁静的,而最先划破乡村宁静的是赶早挑水的叔叔伯伯和婶婶嫂嫂们,他们一天的劳动就是从挑水开始。每天晨光熹微,我的父亲就早早挑起两只木水桶到老井担水,来来回回至少得走8趟,一直挑至太阳从东方升起,把水缸灌满后才赶去信社上班,几乎是天天如此。生命不息,挑水不止,谁也不知道哪一天才是挑水的尽头,但谁都明白生活仍在继续。

      早晚挑水的村民特别多,光顾老井的乡亲络绎不绝,这是老井一天之中最高光的时刻。吱嘎吱嘎的扁担声,扑踏扑踏的脚步声,洒满在粉泥窄小的担水路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似乎是奔赴一场盛会。彼此见面,少不了互道问候,家长里短,总是滔滔不绝。人多的时候,他们便放下肩上的担子,一屁股儿坐在架在两只木桶的扁担上,有的拉家常,有的讲故事,有的开玩笑,惬意的笑声此起彼伏地在井边荡漾,一切的烦恼和疲倦在这里烟消云散,仿佛老井成为村民传递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最好平台。

      老井尽管被挑水的男男女女围了一圈又一圈,但打水的人从来不用排队,依照先来后到,一个接一个的进行,从不争先恐后,并不会因为先后顺序的问题发生口角,秩序一片井然,若遇到年老年少或身体虚弱来挑水的,力气大的年轻人会主动伸出援手,帮忙他们打好水,扶上肩,老井可谓是一个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的文明窗口。

      井杆,是老井最忠实的伴侣。一根大约十多米长的竹杆,静静地守护在老井的旁边,这是村里为老百姓打水提供的备用工具,但平常是极少人用的,因为老井的水,不仅是清凌凌的,而且井水几乎漫至井口,只要你用手抓住桶耳,把桶往井里一伸,左右轻轻一摆,再往下一墩,一桶水就满满的了,然后用力往上一提,轻轻的放在井沿,打水的全套动作就完美完成了。井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的,每逢节日,特别是春节和年例,村民用水量大增,井水的水位“一落千丈”,此时的井杆便成了挑水乡亲们的“接力棒”,这看似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一交一接,其实是一种温暖人心和相互信任的传递。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六七岁的孩子便学会了帮父母做家务了,当我比水桶高出不了多少的时候,就开始分担起父母的挑水任务。我第一次挑水,多得热心的乡亲们帮我打好水,平衡好扁担,再扶好两边的水桶让我上肩,挑着两个半桶水,走在高低不平而窄小的路上,就像娃娃蹒跚学步的样子,歪歪扭扭,摇摇晃晃,最值得庆幸的就是没有跌倒。记得最难的还是打水,开始时把桶放进井里,木桶总是飘浮在水面上,根本无法沉得下水里,头几回不是叔叔伯伯就是婶婶嫂嫂帮忙把水打上来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练习,逐渐地掌握了打水的技巧,只要我轻轻地把桶左边荡一下,右边荡一下,紧接着用力猛地一拉,木桶瞬间倾倒于水中,然后双手迅速的往上一提,打水便大功告成,那一刻,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农村,给农村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广大的农民纷纷告别了低矮的泥砖房,住上了别致的小洋楼。如今,乡村振兴风起云涌,犹如一股股的暖流,奔腾不息,再一次给乡村注入了新的血液,一项项民生工程在农村落地开花,饮水工程深入民心,自来水进入了平常的百姓之家,老井光荣地走完了它的光辉岁月,退出了农村生活的舞台,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老井那清冽甘甜的水,已深情地渗透到我的血脉中,挑水的那份情结也深深的融进到骨髓里,在我内心的情感宇宙里,是一缕缕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她仍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时时刻刻温暖着我这个游子的心,让人永远感受到一种无私的爱,是她哺育了我们一代代的村民,是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是她凝视着祖国历史的风云变幻……想及此,我的心不由得跳跃起来,在激情澎湃的瞬间,我仿佛听到她给我哼起了美好的祝福!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卢一鹏‖岁月深处的老井(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tianyuan/10193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