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节日散文
文章内容页

渐行渐远的元宵节

  • 作者:莉莉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2-14 00:14:06
  • 被阅读0
  •   刚走进教室,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下星期二放假么??”“才刚刚开学就想放假的事,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吧,离高考只剩下110天。学懂了必考知识,内心愉悦,天天是假日;不认真读书,落下太多内容,与高考脱节,放假也如坐牢。”我不解,语气重重给学生上“政治课”。“好吧,元宵节是传统佳节。”个别学生趁机嘀嘀咕咕。哦,元宵节!我竟然忘了下星期二是元宵节。

      不认认真真过元宵节已经很多年了。自从读了高中,基本就难得在家过元宵节,到了90年代末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出门打工,元宵节也慢慢地没有了以前的氛围。人们各自忙于讨生活闯天下,对家乡的古老风俗不以为意。元宵这节日如吊在树上风干了的昆虫,外形栩栩如生,却只剩下了空皮囊。虽然中央电视台用元宵晚会来营造气氛,政府也在努力为元宵传统佳节造势,将元宵的气氛演绎得格外活跃:歌手深情歌唱,相声演员尽情说笑,政府的各式龙灯眼花缭乱,走访慰问温暖热情,但这些一完成,马上恢复了原来的平静。

      还记得以前的元宵节,那用热闹非凡、火树银花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正月十二,各家就准备元宵货物。鸡鸭鱼肉,猪头肉,葱姜蒜等一些必需品,元宵节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就是糯米肉丸。那时农村没有汤圆,下午母亲蒸好糯米饭,放进饭盆,然后把切好的肉末和青菜叶搅拌均匀,做成小圆团,这意味着团团圆圆。近些年我们也常常吃到汤圆、各种珍珠糯米丸、藕丸等,它们比家里的糯米肉丸细嫩得多,但却吃不出以前的感觉。同时父母还会准备香秆、蜡烛、红纸。元宵节晚上,吃饭前必须点香燃爆,作揖;点香时双手捧着香秆尾部,点燃的香头对准供奉的神像,作揖三次,祈求家人平安,诸事顺利:满满的仪式感。吃饭时小孩讲了不吉利的话,家长则拿出一小片红纸擦小孩的“屁股嘴”,预示童年无忌,大吉大利。

      元宵最热闹的要数舞龙灯了。说起龙灯,可真的有讲究的。正月初六左右,全村每户出一元或2元钱,家庭条件好的出5元钱,统一交给编织龙灯的拐子师傅,拐子师傅挑选上等的双面红纸:红纸颜色不能太深,太深了影响蜡烛的亮度;颜色不能太浅,太浅了不够喜庆;红纸表面不能太光滑,也不能有褶皱。选好红纸后,师傅选竹子和木板,劈开削匀称,开始编织龙灯。龙头龙身长3米左右。编织龙头特别费时,龙头张开的大嘴里还要放置新编的宝灯,这既要体现龙的威武,又要代表吉祥如意的愿望,不是谁都可以做好的。龙尾2米左右。编织好龙的骨架雏形,师傅贴好红纸,一具栩栩如生的巨龙呈现在人们眼前。

      农历大年十二,村委干部到师傅家把龙灯请到村委的戏台上,点香鸣爆,披红挂彩。龙灯做好了,就剩下选举灯的人。一般选身强体壮又乐于村坊事业的吃苦耐劳的青壮年6到8人,特别是举龙头的人必须精挑细选。别以为就这6—8个人就能完成举灯这项事业,龙头和龙尾用一根长长的绳子连接起来(为了节省材料,减轻举灯人的负重感),中间咋么办?怎样才能让全村人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有了!全村的青少年男孩,只要身体好,家长不反对,都可以参与。他们每个人拿一根木棍(木棍要光滑,顶部要削成尖尖。有的少年找不到合适的木棍,干脆把家里的扫帚柄取下来),扎好一把类似火把的稻草把,放在木棍上,点上香。谁的香秆多,谁的人气旺。元宵节,女孩子也有任务。我们适龄女孩帮助举稻草把的亲戚或家人到村庄讨香秆。龙灯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马不停蹄。正月十三十四两天,龙灯围村转一圈,为正月十五全面舞灯做准备。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华灯初上,举灯人和举稻草把的青少年吃饱饭洗好脸,开心地到戏台处汇合,爆竹声一响,他们就把龙灯请出来。他们举着龙灯围着村庄走一圈,再次熟悉路线,然后龙灯经过每一家门口并停留数分钟,敲锣打鼓。那天还有一个主角紧跟龙灯,那就是喝彩先生。喝彩先生熟悉每家情况,东家有孩子参加高考,他的彩词”龙灯嘴巴园,你家孩子高考中状元”,如果遇上家庭状况不太好的,他就唱出“喜庆锣鼓震长天,龙灯为你送平安”;来到生意人家“龙灯到你家来,你家要发财”,走到怀孕要生孩子的家庭,“龙灯耳朵叉,你家生的孩子会当家。”喝彩先生说的是一些吉利的朴素的祝词。

      张灯喝彩完毕,举灯人在村庄的晒谷场举行舞龙灯。舞龙灯是非常难的技术活,特别是举龙头的人要把握好方向。既要舞出龙腾虎跃的雄姿,又不能把龙灯里面的蜡烛打翻,一旦打翻就会烧掉龙灯,引起火灾。随着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龙头在晒场上翻腾起舞,巨龙张开大口,嘴巴里面的宝灯像宝珠一样滚动,龙眼睛一眨一眨,十分有神;举稻草把的少年随着龙头一起摆动起手上的“武器”,举龙尾的青年随之跳跃,带动了全场的欢腾。后来看过李连杰和成龙演的舞狮,发现他们的舞狮会多了一些表演,少了一些神韵;在各城镇看过丝绸做的龙灯,发现多了一些贵族气,少了一些喜庆和平民感;才发现我们农村的龙灯才是真正的全民参与的活动。舞龙灯结束了,龙嘴里的宝灯留在多年求子不得的村民家里,期望他家来年喜得贵子。

      轰轰烈烈的舞灯就这样结束了,举龙灯的人把龙灯举到村子东边的河岸边“火化”,或许这意味着我们是东方巨龙吧。在龙灯“火化”的过程中,举灯和跟灯的都一起跪下,祈求神灵保佑村子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明月高悬的夜晚,“春到人间人似玉,烧灯月下月如银”。

      元宵节在这热闹神圣的舞龙灯的节奏下过去了,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遐想。当年那些举龙头龙尾的青年已经做了爷爷了,举稻草把的小少年如今已中年了,不知编织龙灯的拐子师傅还健在不。

      现在我们也会过元宵节,吃得比以前好得多,却缺乏原来的仪式感和喜庆感。现如今我们只能在辛弃疾的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中感受元宵的热闹,或在东方骏的《鹧鸪天 庆元宵》“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中感受元宵的喜庆……哦,那渐行渐远的元宵节!

      作者简介:

      刘文颖, 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渐行渐远的元宵节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jieri/1057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