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故事大全民间故事
文章内容页

张敬彩 |民间故事——杨四岭的“孝道”事

  • 作者:林虹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05-01 20:19:55
  • 被阅读0
  •   故事发生在宋朝仁宗年间,江南一带有个叫杨四岭的山村,此地自古四面环山,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见日近黄昏,淡月已西去,村中的几百户人家依山居宿,与草木作伴,因土地贫瘠靠垦荒为生,家家户户穷困潦倒,过着饥不择食的日子,时常有人因饥饿而亡。

      由于村庄地处群山围绕之中,且山高无路,与外界形成封闭,村民们庸俗般地生活着,久而久之酿成一种与文明隔阂,违背人情礼仪,伤风败俗的坏风气。不可思议的是为了所谓的减轻生活压力,每当村中的人活到六十岁时就会被子女们送上西山深处,让其自生自灭,不管父母及长辈如何恳求和痛苦,始终摆脱不了这一鬼门关。为此,该村的百姓几乎到了五十岁都人心惶惶,担心十年后被送到西山的恐怖情景,到那时要么饿死,要么冻死或被毒蛇、豺狼咬死。

      话说村中的赵冲一家,说起赵冲从小命苦,在他刚出生不久,父亲患瘟疫而丧命,全靠骨瘦如柴的母亲披星戴月,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的三伏背着赵冲上山采野果,下田挖野菜,让其填饱肚子,不受饥饿,度日如年地把他抚养成人。

      赵冲也不辜负母亲的养育之恩,为人心地善良,勤奋刻苦,又精打细算,家中的苦活、脏活、总是不用母亲操心,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虽说在一穷二白的群体之中,但比起人家,一家老小还算是吃用无忧,赢得了左邻右舍的羡慕和一口称赞。几年前赵冲还讨了媳妇,如今还有个三岁的男丁,家中有了香火的传承。按理说这一家人应是其乐融融地过着幸福生活。

      可万万没让人想到的是赵冲自从娶了媳妇,等于是引狼入室,彻底改变了家中的气氛。她不光是勤吃懒做,每天除了睡觉、唠叨、打骂孩子,就是和婆婆吵架,天天这不好,那不是的,常常无事生非还闹邻里纠纷,使本性诚恳憨厚的赵冲蒙受了不少的委屈和苦衷。

      事出赵母六十岁那年,刚过完新年不久,赵冲的老婆天天哭闹不停,打骂三岁的儿子和六十岁的婆婆,口口声声说家里吃口多负担重,生活过不去,时时刻刻逼着老公要将婆婆送上山去,闹得一家老小无眠,鸡犬不宁,祖孙三代每天以泪洗面。

      老婆婆更是抱着孙子,心如刀绞,欲哭无泪。深知媳妇的狠心用意,若被送上山去,不久必死无疑,想想自己年少丧夫,守寡成忠孝,含辛茹苦将儿子培养成人,如今刚刚有了人生的信心,看到未来的希望,却要被这不尊不孝的媳妇赶出家门,送到深山活活饿死、冻死、或被豺狼咬死。

      就连三岁的孙子双目紧紧凝视着奶奶,抚摸着奶奶的胸口,几乎明白奶奶的心痛之情,表达对奶奶的不离不弃。老实忠厚的儿子赵冲望着被迫的母亲只得天天无奈地早出晚归干活,回家还受尽妻子的百般刁难和无理取闹,寻死觅活要其将老母亲送上西山去,否则赵家永无宁日。

      这样折磨人生的日子早已让母子俩有口难言,无法理解和忍受,老母亲知道儿子是个孝道之人,却老实巴交,为儿难以忠孝两全,自己只有与儿孙生离死别,才能不让儿子为难。于是老母亲这几天在家天天与苎麻相伴,不分昼夜地搓打麻绳,双手疼痛的血泡已成了麻木的老茧,母亲的这一反常举动使赵冲蒙在鼓里,莫名奇妙。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麻绳一天一天地在长,痛苦一天一天地增加,生命一天一天地缩短。

      这一年的二月十四,恰逢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晴天霹雳雷声四起,整个村庄乌云密布,远望西山却有一道神光沿山峰而泻,胜似天路。赵冲娘望着那条“天路”,将儿子叫到身边,深情地对赵冲说:“冲儿,今天是个好日子,菩萨保佑啊,天在看人在做,给我修了一条上西山的路,今天你就背娘进山吧”。

      边说边拿来她搓好的麻绳挂在肩上,一旁的赵冲知道娘被老婆辱骂得待不下去了,只能忍痛割爱让他送入深山,终结生命,可他却不知娘肩背麻绳又有何用意?

      他深深地向娘鞠了三个躬,哭着对母亲说:“冲儿无能,冲儿不孝”。蹲身弯腰背起母亲走出家门,顺着这道“神光”指引的方向朝西山而去。

      赵冲背着母亲一步一滴泪,艰难地往山顶爬,爬着爬着到了半山腰,只见母亲慢慢地放下背在肩上的绳头,望一望身后延伸的绳索,看一下儿子前方的路,离山顶越来越近,身后的绳索越来越长。

      当儿子将娘背上山顶,夜幕已经降临,儿子将母亲安置在山顶上的一个山洞中,地上铺了一些茅草和干柴,先让老人家安身,再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些食物,放在娘身边叮嘱娘先填饱肚子,他明天会再来看娘。

      可他娘根本不顾自己接下去如何生存,只是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天黑了,你快下山回家,指着那条地上的麻绳说:“冲儿呀,娘知道你回家时天要黑,会迷路找不到家,你可顺着这条麻绳回家,以后娘不在了,你要把儿子好好地养大,让他往后能出人头地,凡事多忍让妻子,娘只望你能平平安安地过好日子”。听完娘的话,赵冲跪地向娘叩了三个响头,“娘啊娘,儿是您的心头肉啊,时到如今娘还念念不忘儿孙,恩重如山,为儿却难以成孝,让儿来世报答”!说完便顺着麻绳往下而行。

      夜,漆黑的山上除了身边茅草发出的沙沙声音和野鸡野猫幽魂般的嘶叫,赵冲没有一丝光可借,没有脚下的路,只有心中的娘,手中的麻绳。黑暗里在荆棘丛生中滚爬半夜的他顺着麻绳到了半山腰,忽然感觉母亲放的麻绳也已到尽头,他紧紧地捏着这根救命的绳头,左右无路,上下无道,他知道等到明天早上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如再顺着麻绳往上爬,回到母亲身边,今晚让儿再好好陪陪母亲,干脆等明天一早再回家。

      于是其咬紧牙关,拼命地往山顶爬,一切恐惧都抛在脑后。说来也怪,花了大半夜才到半山的赵冲竟然没有多少时间就到了山顶,他借着东方的一丝白光走到母亲的洞边,见洞内二道犀利的寒光杀气腾腾地向他射来,还传出惊魂的嚎叫声,他一下子明白自己的娘正在遭豺狼伤害,他面临虎视眈眈的豺狼,用尽全身的力气奋不顾身地冲过去,边喊“娘!儿来了”!边拿起洞口的石头扑向凶相毕露的豺狼,顾不得半点安危使劲地与豺狼搏斗,一次次从狼口脱险,一次次跌倒起来,一次次忍着剧烈的疼痛,在一阵你死我活的吼叫声中赵冲终于打死了这只凶狠的豺狼,可娘已被豺狼撕得骨肉分离,血肉模糊一命呜呼。

      天亮了,赵冲望着惨不忍睹的娘,嚎啕大哭,“娘啊!儿不该将您送上山来,苦命的娘呀,儿成了这恶毒媳妇的帮凶,您的怨灵何时安息?您的恩德儿何时相报啊?”!他忍痛将娘抱出洞口放在一堆泥土边,用受伤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暂时把娘盖上一层薄土,等下山后明天再来给娘好好安葬。

      赵冲回家后抱着儿子放声痛哭,不知如何向儿表达内心的悲伤,听着儿子不停地喊“奶奶奶奶,我要奶奶,爹呀你把奶奶背到哪里了,她什么时候回家啊,我想奶奶,要和奶奶一起吃饭、睡觉”。有口难言的赵冲心似针扎满腔愧疚。

      第二天一早,赵冲准备好一切工具,整理了一些娘的遗物,带上香烛直往山上,准备安葬母亲。可到了半山腰却不见了上山的路,也找不到母亲放的那根麻绳,原本的路成了悬崖峭壁,再也不能往前,望着眼前的一切,走投无路的他只得惋惜地返回家中。

      从此后,赵冲像中了邪一样,每天来到半山腰看看上山的路,可是一次次的希望,一天天破灭,始终不见这条上山之路。但其始终没有放弃对娘的思念,坚持不懈地天天来半山腰看路,久而久之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转眼十年过去了。

      这一天正逢十年后的清明,平常缺少阳光的村庄阳光灿烂,原本烟雾缭绕的山村风和日丽。赵冲带上十三岁的儿子,背起已经准备十年的母亲遗物,带上香烛再次来到半山腰,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喜交加,堵路的悬崖峭壁无影无踪地消失在眼前,再次呈现一条几乎通天的“神路”,路中央完好无损地放着母亲的那条麻绳,父子俩一个劲地顺着麻绳往上爬,终于找到母亲的土坟,父子俩打扫了周围的杂草,培上厚厚的泥土,埋好娘的遗物,插上纸幡,寻来一块平直光滑的石块,画上一个母亲的像,将它安然地竖起,点燃起香烛,虔诚地奉上供品,烧了纸钱,父子俩恭恭敬敬地跪在娘的墓碑前三个叩首,寄托怀念十年的哀思。

      赵家的遭遇和经历家喻户晓,引起了杨四岭村百姓议论纷纷,同时觉醒了村中的所有百姓,从此,上西山有了一条“孝道”。改变了六十岁被送上深山的恶习,树立了和睦相处,人人尊老爱幼的新风尚,长辈们年老无忧,一个比一个长寿,每年的清明,家家户户携妻带子上“孝道”,登西山认祖祭祀,给祖先扫墓上坟,插上纸幡祈福平安长寿。

      作者的话:

      恶毒媳妇无人性,

      儿子忠孝两难全。

      活逼婆婆上西山,

      落入狼口丧了命。

      尊敬父母,孝顺长辈是为人之道,人心所向,否则天理难容。长辈活着时我们有千万条成孝的路,长辈亡故后我们成孝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思念。

    【审核人:雨祺】

        标题:张敬彩 |民间故事——杨四岭的“孝道”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ushi/mjgs/61149.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