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欠您一句真情告白

  • 作者:雨泽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1-27 00:16:22
  • 被阅读0
  •   ☆欠您一句真情告白

      ——读左右之间《忏悔录》

      读左右之间的诗歌,读者往往会被作品中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母爱亲情与凡人小事之美所深深吸引和震撼,都能从中感受到他的感伤“情结”和他的格外沉重的情感“负担”。在左右之间的诗作《忏悔录》立意、构思的过程中,可以隐约地看出是受到早期象征诗派穆木天提出创作“纯粹的诗歌”主张的影响。诗人通过对云烟往事的追索和对所爱之人的珍重,融理性于诗歌感性之中,形成了一种冷静的理性抒情风格和特殊的象征主义特征。在诗作《忏悔录》中,既有直接表达诗人主观感受的抒情性诗句,又有饱含深情的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以及对细节的烘托点染,所谓“以情动人”的感染性。诗人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生命体验的情感传达给读者,并以诗歌丰富的情感内涵与读者易感的心灵产生共鸣,让人回味不尽。直接进入到诗歌当中,笔者经过反复的阅读后,将全部文本划分为三个部分来解读。

      只要在篱门口站一会儿

      母亲就会让我

      往他碗里放五分钱

      我更喜欢听一枚硬币

      与一只瓷器

      碰撞出的清脆声

      第一节的开始,诗人采用平白晓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安适、恬静的生活画面。他在向读者展示这幅画面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隐喻暗示的手法,描述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现实生活图景。单是从诗歌的表现方式上来说,“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五分钱”不仅是一枚价值五分钱的硬币,而且是一种隐喻,它暗示了母亲对“叫花子”的怜悯之心,是同情。因此,可以说诗人母亲的形象是高大且伟岸的。只要生活的“叫花子”在竹篱茅舍外站立上那么一小会儿,母亲便会叮嘱我往他破碎的碗里放进五分钱。“五分钱”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可算得上是一笔数额相当大的施舍。笔者给你举个例子你就会豁然大悟的,比如一个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两元,再如一张电影票的售价不过五分钱。

      第二节的“我更喜欢”四个字,是诗人当时自我感觉的外在表现。曾经懵懂无知的少年,在母亲的庇护下得以过着比较优渥的物质生活,只有“清脆声”才能提起“我”的兴趣。“物换星移几度秋”,诗人却从未放弃对生命意识的探讨,而是通过将内心情感寄寓于“硬币”“瓷器”等具体可感的形象上,借助两者之间的“碰撞”体现出来。“硬币”和“瓷器”的碰撞,是悲悯与欺凌的冲撞,是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的撞击。接着诗人写道:

      她从夹衣内侧的口袋里

      掏出它比大夏天

      奖励我的一根棒冰利索得多

      有一回我布施了

      一点点的羡慕嫉妒恨

      母亲就罚我站墙角

      诗歌与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早期的象征派诗歌创作上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特别是强调表现人的内心感觉和人生哲思。第三四节中所写到的“羡慕嫉妒恨”,其实是诗人当时内心感觉的宣泄。而诗歌中“夹衣内侧的口袋”写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情节呢?它可以是一年之中的任何季节的某一天,但笔者最希望的还是在冬季(秋冬两季可是我所喜欢的季节)。当然,笔者作出这样的猜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笔者认为,诗人作冬季写可以与诗文中的夏天形成对比。在色彩上,冷冬和热夏可以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情感上,不仅有利于“我”的“羡慕嫉妒恨”情感的表达,而且有利于母亲的温爱的突显。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叫花子”一如既往地来到竹篱门外,母亲一如既往地从厚实的夹衣内侧的口袋里掏出一枚价值五分钱的硬币。此时,母亲掏出口袋中的硬币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呢?诗人给出的答案是,“比大夏天/奖励我的一根棒冰利索得多”,灵活敏捷。“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诗人通过母亲在对待“我”的奖励与“叫花子”的乞讨态度上的不同,显现了母亲严肃而仁爱的心地。有那么记忆深刻的一次,“我”的受伤心灵终于在言语、行为上,表现了对当时痛苦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反叛。于是,“我”布施了“一点点的羡慕嫉妒恨”,最后招致罚站墙角。

      这么些年

      我一直站在那儿

      从十一岁站到五十岁

      现在我多么想

      母亲能亲口再喊我一声

      叫花子

      全诗最精彩的是第三部分内容,它是深邃的、激昂的,透露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以感伤的笔调,写出了他对如烟往事的怀恋和对生命意识的领悟,是一种对母亲的“善”之行为不理解的忏悔,但诗人无数次的忏悔却终究无法换来母亲的一声叫喊——“叫花子”。“叫花子”,原意是指以乞讨为生的人,但在诗歌中大多含褒义,是母亲在可笑又可气的情况下常说道的友好词汇。由少年到中年,经过懵懂无知终于纯熟老练的“这么些年”,“我”年复一年地站立在这个曾经布施过“五分钱”“羡慕嫉妒恨”的地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读者仿佛可以从“那儿”听到“我”发出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是对生死命运和时光遗失的慨叹。从十一岁到五十岁,不仅是时间维度上的跨越,而且是诗人在看待人事问题上认知角度的跨越。骨感的现实将诗人所有的理想击得粉碎,现在的“我”只想过着平静、温馨的生活,只想听着“母亲能亲口再喊我一声/叫花子”,这是诗人渴望和期盼已久的生活。

      纵观全篇,诗作《忏悔录》不仅仅是在表现一幅简单平实的生活图景,诗人左右之间也不完全是为了在为读者唱出一曲“忏悔”的歌。诗人对生活的认识、生命的思考和亲情的理解,以及他的感伤情调是基于“母亲”“我”和“叫花子”三个人物、“硬币”“瓷器”与“碰撞”等要素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进而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启发作用。诗歌,是讲究“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注入诗人的感性与情绪的流变”的。诗人始终坚持以理性观照的态度立场,表达了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哲思和对母爱亲情的怀念渴求,突破了诗歌在艺术容量和艺术表现上的局限性。

    【审核人:雨祺】

        标题:欠您一句真情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5759.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