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克庚:从贾探春的大观园改革说起

  • 作者:克庚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9-30 21:08:08
  • 被阅读0
  •   经典的魅力就是百读不厌,重读一回,从不同角度去体验,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慨,就如鲁迅先生所言,“单是命意,就因读音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近日重读《红楼梦》,这一回,荣府里的三姑娘贾探春引起了我的兴趣——她的端庄,她的正气,她的内外兼修,她的人小主张大。外在形象上,她不逊于宝黛,和王熙凤、秦可卿也有的一比;她着力推动的大观园改革,充分展示了在金陵十二钗中,她的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她的巾帼不逊须眉。

      《红楼梦》里世受皇恩的荣宁二府,可以说在大观园落成元妃省亲时达到了高潮,可谓是锦上添花、烈火烹油,也是由盛转衰的风口。大观园中有三个女人,或心知肚明,或看出了端倪。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宴必散’的俗语。”王熙凤是她认为的可以托付的人了。秦可卿不仅是风月女神,她也是全书中第一个指出问题和给出解决方案的人。作为在一线当家理事的王熙凤,更是深知当下贾府的情形,出多进少,左支右绌,大有难以为继之势,风生水起的表象之下,是充满着无奈和不安的。秦可卿以托梦的方式给王熙凤经管的贾府开了处方,“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要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秦可卿是有战略眼光、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的,在她弥留之际,她思量和放不下的竟是这般命题,还有点居高临下的语气,以及指示的意味。刘心武据此推断秦可卿的出身绝非养生堂里抱来的弃婴,也不是在秦氏家里所能养成的见识,而是生长在皇室的那个废太子之女。这就另当别论了。遗憾的是,这个《红楼梦》中的第一美女,其鲜妍妩媚犹似宝钗,其袅娜风流又如黛玉,作为宁国府的长孙媳,她是完全有机会像王熙凤一样,来实现她的战略思维的,可惜天不假年,早在十三回就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而谢幕。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个被刻画得十分丰满的人物,她一出场就满身锦绣、光彩照人,“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她生动活泼、精明强干,但心机也深,又泼辣狠毒,她凭借出身和贾母、王夫人的加持,打理荣国府,协理宁国府,风风火火,风光无限,不可谓不尽力,不可谓不尽心,她深知危机四伏,但无力回天,她没有实施秦可卿的托付,昏招迭出,牌越打越糟,在我看来应是正气不够,格调不高,蝇营狗苟,东一榔头西一棒,零敲碎打,不仅无补于大局,反成为将贾家推向万劫不复深渊的推手,应了那句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红楼梦》到了五十六回,贾探春终于等来了她的高光时刻。此前我们只知道她是庶出的三姑娘,工诗善书,其丫鬟就叫侍书。探春趣味高雅,她发起建立了海棠诗社,把众姊妹聚拢在一起,让大观园中不只有脂粉味,更有了文化的气味。她颇有心数,总是想着法子和宝玉走近。机会偶然,王熙凤生病不得不离岗休养时,王夫人安排了个“三人小组”,李纨、探春、宝钗代理凤姐管家,按照今天官方的套路,排名在前的是李纨(领班),没有明确探春来牵头抓总,不过是临时代理的班子,不必大动干戈,但探春这时的表现却十分抢眼,她不推不等,更不因庶出而自卑,可以说她是抢抓机遇,主动担当,着力施展其经世致用的才能,让贾府上下刮目相看,也让读者啧啧称赞。我以为探春急不可待地要有所作为,是对千疮百孔、剪不断理还乱的贾府现状的看不下去,她心里憋得慌。后来在七十四回里她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这话出自锦衣玉食、十四五岁的探春姑娘之口,不仅让宝黛湘云之流相形见绌,更是高出她们一头了。再看看她在王夫人发动的不无愚蠢的抄检大观园的行动中,一巴掌打了挑拨是非得势小人王善保家的,如同一声惊雷,也足可见探春对贾府的爱之深恨之切了。这个细节,使有思想、有主见、有血性的探春姑娘之勇士形象,跃然纸上。

      《红楼梦》中写探春临时管事,兴利除弊,从开源节流入手,有板有眼,很有定力。她蠲了支给买办买脂粉头油的银项,向另立名目重复开支亮剑,在太岁头上动土,她坚持对亲舅舅赵国基的丧葬费按二十两银子列支,依例处事,不徇私情。李纨之前开口,“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探春坚持己见,她就是要拨乱反正,最值得一提的是,也是探春短暂理事的得意之笔,在大观园内实施承包制,充分利用“三里半大”的大观园资源,将其园内近六平方公里的花花草草、池塘鱼虾、柳林果木,承包给工作量并不饱满的婆子们,不仅每年能创造四百两银子的收入,而且有了明确的责任人,使园内各项事务常年井然有序、生机盎然,还能节省大量维护费用,一举三得。探春说,“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馀,以补不足,未为不可。”探春一出手就思维缜密、直击流弊,不知王熙凤内心有何感想。秦可卿死得早,不然看到探春的手段,内心里当是宽慰不少。掩卷细想,如果荣宁两府一开始就有探春这样的人来打理,断不至于松弛荒废龌龊至此。贾瑞、尤二姐、尤三姐、玉钏儿、司棋断不会死,也没有与张华家的官司和铁槛寺的弄权,至于贾芸、贾芹能否获得园林绿化和管理小和尚小道士的肥差项目,恐怕要打问号了。当然这是抛开时代背景和政治走势、就事论事而言的。遗憾的是,探春改革,名不正言不顺,注定昙花一现,贾府也终究未能走向中兴、逃脱颓败的命运,而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了。

      当下正值盛世,我们正在爬坡过坎,一路向着民族复兴高歌猛进,读《红楼梦》,不能不居安思危、精打细算。古人云,“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探春改革大观园,对我们也是有所启示、有资可鉴的。比如:长江禁渔,显然是要花费相当的人力和成本的,过度捕捞,是竭泽而渔;可是鱼也是有寿命的,况且适当适度地捕捞,是有助于鱼种繁衍进化的;应该在禁与捕之间寻求到内在平衡,以捕养禁,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包括县镇,都在快速地扩张,不说有成片成片的土地征收而来、暂未使用;就是各类公园广场的面积也是相当可观,可以说类似大观园的景象随处可见;还有宽阔的马路景观绿化带,所占土地也不可小觑,看上去,都是千篇一律的草坪、桂花、香樟、月季、冬青、海桐、杜鹃,养眼自不待言,但千城一面,且投入和养护成本之高,也是人所尽之。如果学习探春,以园养园,是否可行?在公园、大道和征圈而未用的土地上种些桃李梅杏、板栗梨树,养莲荷虾鱼,乃至种植高粱玉米,甚至种植可作药用的菊花、蒲公英之类,是可以既有风景效果、又经济实惠于民生的。毕竟我国人多地少,毕竟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这些大道因此或成为桔子大道、杨梅大道、向日葵大道、石榴大道,而且个性风格张扬,定会让人过目不忘。将它们承包给物业、环卫和村乡居民,像《红楼梦》中李纨所说的“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就再无不尽职的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城里随处可见油菜、小麦、蔬菜,那般城中村之景象,住在旅馆里推窗一望,赏心悦目,颇有人和自然浑然一体之感。即便不从效益上讲,单从审美上看,没有特色个性的园林景致,终也是会让你腻烦的。或许有人说这是吃饱饭没事做,才捣鼓这些劳什子,但是倘或有一天,当吃饱饭成了一种奢望的时候呢?

    【审核人:雨祺】

        标题:克庚:从贾探春的大观园改革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34323.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