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陈永兵: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读莫言小说《蛙》

  • 作者:陈永兵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7-05 01:59:05
  • 被阅读0
  •   花了半月有余时间,早起晚睡,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一字不漏地拜读完多年前就想看而没有看完的莫言先生笔下的小说《蛙》。

      01

      莫言先生的确是文学大家,每部作品都能够吸引众人的眼球,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这部小说《蛙》,与我先前拜读过的《红高粱》《丰乳肥臀》等相比,就显得很“另类”,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别具一格、独具特色。

      首先,吸引我的是这部小说以《蛙》为书名,觉得特别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又臭又长、生噘拗口或啰嗦晦涩的书名,这样的书名有时让人匪夷所思、有时让人捉摸不透,有时更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像小说《蛙》,只有一个字,深邃又霸道。

      其次,吸引我的是这部小说在获得2011年茅盾文学奖后又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各大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众媒介发布、刊登了这一消息,莫言先生也从文学界知名的作家,成为中国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蛙》也成为当今最“网红小说”,特别是网上出现大量有关莫言先生和《蛙》的评论文章,搜索部分看了看,有褒有贬,褒贬不一。因此,引发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

      看完小说《蛙》后,我感觉有些网友对莫言先生和作品的批评是不是有点“过”了。我以为,小说《蛙》根本不像网友评论的那样,是为迎合外国人口味,揭中国人的“短”,专写给老外看的。反倒觉得,莫言先生小说中的故事和文字描述都比较客观,符合当时国情和山东农村计划生育实际,更没有刻意丑化中国人的意思。至少,我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吸引我的是这部小说的故事架构独特。网友评价说,小说《蛙》,结构新颖而缜密,全篇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五封书信分别代表一个时代,每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五封书信的补充和升华。从形式上来说,这部作品融合了书信、元小说、话剧等各种艺术形式,是莫言先生创作中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学尝试。

      除形式上创新,莫言先生在这部小说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他大胆地把选取视角伸向了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最敏感话题的“计划生育”和当时中国农村的计划生育现状:“有钱的随便生,没钱的替人生,中等家境且胆小的公务人员计划生”这个社会问题,使这个题材内容本身极富有挑战性,可供选取的事例又很多。这样直刺社会现实的题材选取,在莫言先生之前的所有作品里是没有过的,使这部小说注定还未出版就会备受社会关注。

      02

      据说,莫言先生这部小说先后酝酿十多年,最早创作于2002年夏天。期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历经数次修改,最后定稿于2009年。那几年,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是否继续执行问题,在互联网上有相当激烈的争论,已经成为万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人口的加速流动,基本国策在中国农村地区已难以落实,国策的执行与人们“超生”的愿望形成严重的“碰撞”,我想莫言先生在此时创作这部作品,肯定也经历过多次内心矛盾的“碰撞”和拿捏不准计划生育政策时的那种痛苦心境。

      正如莫言先生所说,中国的计划生育,实行三十多年来,的确缓解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但在执行过程中,确也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件。中国的问题非常复杂,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尤其复杂,它涉及政治、经济、人伦、道德等多方面。单凭一部小说、一篇文章是说不清、讲不明的。

      有网友评论说,将《蛙》这部小说称之为莫言先生此生的重要代表作,我认为一点不为过。因为在那个年代,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下韪,来写这样剖析时代“人性”的作品,没有勇气、没有胆量、没有智慧、没有激情是不敢写也是写不出来的。莫言先生在写完这部作品后,说有八个字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那就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蛙》这部小说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很简单,即是“借助嘲讽和讥笑,莫言不仅抨击历史及其谎言,也鞭挞社会贫困与政治伪善。他以嬉笑怒骂的笔调、不加掩饰的酣畅淋漓,提示了人类生活最为浊暗的种种侧面,并在有意无意中寻得具有强烈象征蕴涵的纷繁意象。”,这是世界文学界对莫言先生的高度评价。

      在后记中,莫言先生也写到,“直面社会敏感问题,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可以说,莫言先生的这部小说,应该受到拉美文学的影响,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创造了一部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从而也奠定了莫言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

      03

      《蛙》的创作背景是以二十世纪80年代山东高密农村生育史为主线,以第一人称叙事形式,深情讲述了从事计划生育工作50多年的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中国乡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农民们可以流动着生,偷着生,而富人和贪官们也以甘愿被罚款和“包二奶”等方式,公然、随意地超计划生育,满足他们传宗接代或继承亿万家产的思想。

      《蛙》这部小说是以“姑姑”一生多舛坎坷的命运贯穿前后。“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战争时,小小年纪的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斗日军;解放后,因当空军飞行员的男友逃台湾而惹上一身骂名;年轻时,曾是一位从业多年、受人尊敬的乡村卫生院妇产科医生的她干起了遭人唾骂、不被待见的计划生育工作;到老年时,面对剧作家的侄儿“蝌蚪”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嫁给“蝌蚪”之后,因不能生育,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年老时,在巨大思想压力下,她偷偷接受非法“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坚定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

      “蝌蚪”前妻王仁美和陈鼻老婆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先生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

      “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改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相比莫言先生其它小说,《蛙》这部小说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能感受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深刻表达出了小说《蛙》描写的是一部“人性”的故事。

      04

      最让我惊叹的在于“姑姑”对于计划生育的狂恋和痴迷。“喝毒药不夺瓶,想上吊给根绳”。莫言先生在书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姑姑”的责任,说她这辈子吃亏就吃在太革命太衷心太认真,我没有理由责怪“姑姑”,因为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无法为历史负责,毕竟谁也负责不起。

      作品中,“姑姑”的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为了坚定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她甚至牺牲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小说中的“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也爱孩子,也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未让她动摇过。

      说到这里,对于同样是从事过十年计划生育工作的我而言,这部小说也给我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感受与体会。让我想起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岁月会铭记。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历时三十多年。像小说中“喝毒药不夺瓶,想上吊给根绳”等这样暴力性、冷漠性语言的宣传标语和“姑姑”强行让张拳老婆、蝌蚪老婆、陈鼻老婆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2007年3月,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计划生育部门工作的第二年,领导要求我负责对全省各地农村、社区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开展一次明查暗访,重点摸清户外宣传环境情况,为全省开展“洗脸工程”提供依据。

      接受任务后,我从合肥出发,历时20多天,先后走访了16个市39个县区,搜集整理各类群众十分反感和抵触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口号1400多条,像:

      超生就扎!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一人结扎,全家光荣!

      超生不能当干部!

      该扎不扎,见了就抓;宁可家破,不可国亡。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

      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一胎环,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

      ……

      经过半年多专项治理,到2007年底,安徽在全国最早清除了这些扣押关人、拆墙扒房、牵牛赶羊等暴力性,不受群众欢迎且冷漠强硬的宣传标语口号。

      二十年前,我在老家舒城工作时,曾亲眼所见、亲身感受过我老科长爱人也有小说《蛙》中“蝌蚪”前妻王仁美同样的遭遇。那一年,他和前妻生育一个女儿后离婚又再婚。现任妻子怀孕5个多月时,因未向上级主管机关报备,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被组织约谈并责令手术引产。人流那天,单位派我专程陪科长两口子到省城一家大医院施行手术,名曰“陪同照顾”,实则有“暗中监视”的意味罢了。

      小说中的“王仁美”因引产大出血而导致死亡,老科长的爱人是幸运的,上天眷顾她,加之现代医疗条件,让她的生命没有轻易离去。手术回来后,科长爱人整天以泪洗面,一看见别人家孩子总想抱一抱,我知道她是在想念自己被夭折的孩子。现在,每次与科长两口子见面提到这件事时,我都觉得自己“像犯了错误一样,总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05

      网友评论说,《蛙》这部作品是暗含了莫言先生批判倾向的,且这种倾向深深地隐藏在作品之中。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通过“姑姑”表现出来,不是通过对“姑姑”的否定,而是通过“姑姑”的自我忏悔。

      在山东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在涉及到“人”的生育权利时,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姑姑”甚至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掌控着这片黑土地上的生生死死。现实生活中,像“姑姑”这样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真的也不在少数。

      有一件事让我印记在心里一辈子。有一年,我在采访一位乡镇计划生育干部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带人到一个小山村去,抓一个怀孕6个月、躲在娘家要超生的孕妇。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人们穷得丁当响。那天,她没有抓到当事人,就指挥随行人员爬到屋顶上,用木棍将其娘家屋顶的瓦片掀下来,又在堂屋中间将屋顶捣个洞。临走时,还把人娘家的一头大肥猪也牵走扣押。

      采访中得知,这位孕妇已生育过两个女孩,属农村典型的“两女户”,政策规定已不能再生育。因为是山里人家,家中没有男孩,很多山上需要肩挑背扛的农活就干不了,一家人一心想生个“带把的”,躲了几年,终于怀孕。如今家境贫困,又让娘家遭受房被揭瓦、猪被牵走的噩运。

      小说中的“姑姑”自然是一个艺术符号,“姑姑”的一生布满了传奇而悲情的色彩,但这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却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如今,国家已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计生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生殖健康促进,由单纯行政管理向寓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服务转变,标志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莫言先生的《蛙》是否标志着他创作风格的转变,本人才疏学浅,没有资格下结论。但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的莫言先生会不会再有关于新的人口问题的作品早日问世,我非常期待着。

    【审核人:雨祺】

        标题:陈永兵: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读莫言小说《蛙》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2254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