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闲话“二月二” 理发

  • 作者:吴君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3-03 08:46:03
  • 被阅读0
  •   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要推头。虎年正月将尽,被人们崇尚和看重的“二月二”又要到来了。这一天,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人们凡有可能的都选择这一天理发。其主要原因是: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这一天理发,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日,保佑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是不是好兆头,有没有好运气?谁也无法加以验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天理发店可谓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且价钱比平时翻了一翻,成为了一个与此行业相关商家的重大商机。

      理发亦称推头,是男人们的一个正常生活需要,是为了保持好的仪表所进行的一项程序。一般都是一个月或稍长一点时间理一次,遇有大喜和重要活动时,更要精心打理,以期将最美好的形象展示给公众。

      也许朋友们要问:“一个普通的理发有啥好聊的?”实则不然,其中有着很多的讲究和说辞。

      首先,理发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

      理发,在古代是没有的,其主要说辞是: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有所不同。一直到了汉代,才开始有了理发这个行当。南北朝时期,此行业已经十分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那时对剃发的称呼为“待诏。”到了元明两朝,理发就成了人们普遍的生活行为。明代称理发为“篦头”,清代叫“剃头”、“剪头”、“推头”等。理发匠、剃头匠、整容匠等成为了一种很受欢迎的热门职业。

      理发,看似是人们注重仪表的一种行为,实则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和讲究,带有十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特别是遇有重大的活动和重要的场合,常常要对自己的发际进行一番精心的打理。通过这种方式,一是以最佳的形象示人,维护良好的氛围。二是表示对所有宾朋的友好和尊重,共享和谐愉悦。同时,对增强自信心和提升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其次,从理发的发展变化中感受国家和社会的兴盛进步。

      理发,从形式到内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个时期,理发纯粹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生活需求。其形式主要为“老三样”,即平头、分头和光头。人们并没有多么高的审美观念和追求,而是只要能将长长了的头发理短,享受一下轻松和清爽即可。由于受经济条件所限,一般一年中没有太多的理发次数,三、五次相当普遍。记得那时不像现在有许多的理发店,基本上是每个村子里有几个会推头的,且大多都是自学成才。花上一两毛钱就能推一次头,有时为了省时省钱,索性就推个光头。我们弟兄四个,一年下来,推头需要四、五块钱,这对于一个经济条件十分拮据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亲为了省下这笔花销,就花钱自备了一副理发工具。起初不会,他就拿我们练手,因为技术极差,给我们推头的过程中,不是夹的生疼,就是深浅平洼不一,拿土话形容:“像狗啃的一样难看”。领教了第一次的痛苦,我们谁也不愿意让父亲再给推头了。无奈之下,他就使用特权,实行强制政策,每当这时,我们一个个如临大敌,撒开脚丫,逃之夭夭。避之不及的,被按住头,像“杀猪”般地上演一出惊险刺激大剧。

      到了年底,父亲就不再用武力解决我们的“头发”问题,不是领到集市上让理发匠好好修整一下,就是陪着去村里找手艺好的推一个相对标致一点的发型。这样的强制性理发延续了两年后,父亲的手艺竟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但全部承揽了我们的推头事宜,而且还不断地为找上门来的乡亲们,不计报酬地做出奉献。

      当时的年代,理发虽人人都不能离开,可这个行业受人欢迎但不得不到尊重,在多数人的眼里,认为是一项低人一等的职业。城里的理发店下乡招工,往往难以如愿。男孩子不想去,女孩子应招后,坚持不了多久,又辞职回家了。

      第二个阶段,是八十年代到二千年之前。这个时期,理发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把长发去短,在某种程度上明显增加了个性和美感的元素。发式由过去的“老三样”发展到五花八门、彰显特色的新阶段。在头发上追求标新立异,时尚潮流成了一种趋势。染发、干洗、烫头等很快从南方传染到北方,以致于后来还增加了按摩等服务项目。人们进理发店不只是为了修理发饰,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风度和精神上的一次展示和享受。1992年的一次广州之行,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至今想起仍会哑然失笑。那时南方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水平阶段,北方却是刚刚起步不久,处于探索过程。记得那天晚饭是在街头露天摊位上吃的,对面是一溜几间闪着霓虹灯的发廊。整个街道五彩斑斓,音乐交错四起,男女相携,牵手挽臂,悠闲撩人。出于好奇,饭后我们几个“北方大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凑到发廊门口,像欣赏“西洋镜”一样,以期满足一下猎奇之心。当看到理发师在顾客满是泡沫的头上,又抓又挠,反反复复操弄着,感到既新鲜又不解。心里犯疑:理发店咋会有这种的服务项目?这究竟是在进行一种什么样的交易?当时又不好意思打问,后来才从知情者口中明白了这叫“干洗头发”。

      第三个阶段,两千年至今。此阶段理发全方位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的理发店、馆、屋、廊等已被发艺、美发等新名字所逐渐替代。发型也由简单的几种发展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理发成了一个追求时尚、时髦、个性的展示平台。世界各地的风格蜂拥而至,对中国传统的格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单从头发的颜色而论,就有红、黄、白、棕、蓝、绿、紫等。在大城市的街面上,如果没有超常的分辩能力,难以分清谁是老外?谁是国人?发型更是无所不有,长瓣型、马尾型、图案型、数字型、儿童型、飞翔型等,数不胜数。尽管我们这些守旧类一时难以接受,但年轻人仍孤芳自赏,为自己的张扬形象所陶醉,充满着属于他们族群的精神刺激力。更为令人咋舌的是价格的飚升,由过去的毛到块,再到几十,如今竟出现了几百甚至上千的数额,着实有点吓人。

      作为一个传统的手艺,理发必将与时俱进,和人类永携共存。

      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变迁,理发的发展变化进程,不但记录了一路走来的历史,而且也见证了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开放之初,依附在理发行业身上的丑陋现象也随之侵入,色情一度在理发店和发廊泛滥起来,给社会空气的净化和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后通过治理,这种局面明显有了好转,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上。实事求是地说:理发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忽缺的作用。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只要人类存在,生长头发,它就必然会根据需要,相应地伴随着向前发展。

    【审核人:凌木千雪】
        上一篇:酸梅

        标题:闲话“二月二” 理发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1149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