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历史的跫音

  • 作者:黄皮人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1-11 12:10:01
  • 被阅读0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每当我走进鄂州滨江公园,面对眼前浩瀚奔腾的长江流水和沿岸鳞次栉比的历史建筑,我会触景生情,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颇有一股“往事如烟”的感慨之情。长江,仿佛一条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似水流年的过往,也沉淀了千年浸润的风物。

      鄂州,这座江南小城仿佛为了印证这一点,带着5000余年的沧桑巨变一路走来,积攒了厚实而深邃的历史底蕴。这座小城帝尧时称作“樊国”,夏朝时改为“鄂都”,殷商时易名“鄂国”,春秋战国时又为楚鄂王封地,直至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于是,眼前的鄂州滨江公园便是以三国文化为背景、以东吴风貌为主线,构筑的一条颇具地域特色的历史长廊。

      公园沿江滩而建,蜿蜒而狭长。沿途是人工构造的楼、阁、亭、廓和众多形态各异的雕塑,点缀在茂密的树木、葱茏的青草和繁盛的花卉之中,相映成辉。在江滩之上、在闹市之中,形成了一条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和谐相处的靓丽风景带,是当地市民休闲的绝佳场所、外来游客的打卡热点。因而,每当有朋友来旅游,我必推荐到此一游,并欣然陪同前往。

      秋天,正是桂花绽放的时节,鄂州大街小巷碧叶挂金、花香四溢,令人沉醉。一日上午,秋阳铺满江滩,我与朋友步入滨江公园中心的水景广场,这里有一座盘龙柱喷泉,池中间是7米高的石质盘龙柱,成三足鼎立之势,象征着魏、蜀、吴三国对峙而立。此处地势开阔,隔着湍急的一江流水与对岸的黄州遥遥相望,当年那是魏国的地盘,也是后来苏轼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流放之地。伫立于此,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吞并天下,亲率80万大军雄踞江北。势单力薄的刘备被迫南撤,与孙权联盟抗击曹军,在上游的赤壁火烧连环船,大破曹军,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也许是为了再现那段历史吧?距离此处不远修建了一座雕塑广场,背景是绵延近两公里的仿古城墙,实景是三国人物浮雕群。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等等,这些人物或用青铜铸造、或用磨石雕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和似曾相识的面影,恍然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历史与现时交汇,古人与今人邂逅,相谈甚欢……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缓缓走近武昌楼,这是一座高大的仿古城楼,“武昌门”三个硕大的金字镌刻于城头之上,在秋阳的照射下熠熠闪光。此楼面临闹市背靠长江,恢宏大气,是为纪念孙权倡导的“以武而昌”的国策,于2008年仿建的。公元221年,孙权从公安迁到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同年八月,孙权修筑武昌城。由此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虽此武昌楼非彼武昌镇,却也一脉相承,那时武昌属东吴管辖,名为江夏。如今人去楼在,名存地易,真乃“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

      绝大多数游客来这里都是冲着一道奇观,多少年来,不论是文字还是视频均推崇备至,那便是名传遐迩的观音阁。它建于江心的一块被称作“龙蟠矶”的巨礁之上,距今已有700多年,虽历经风霜雨雪的侵袭、惊涛骇浪的冲击却巍然屹立,为古老的鄂州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彰显其显赫地位,在距离其最近的岸边树有一面巨石碑,上书红色大字:万里长江第一阁。我曾见过黄河的䟗柱石,也曾观过长江的虎跳峡,同样都是立于水流中心,但那只是孤石一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为。而这里却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阁与矶融为一体,既有大自然的天造地设又有人类的巧夺天工。

      当年孙权在此建都,有感于此处为龙凤呈祥之宝地,应和了帝王定都祥瑞之意念,特在东边江岸上修建了一座“凤凰台”,与之遥相呼应,并赐名“龙蟠凤集”。

      如果说观音阁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景点,那么怡亭铭摩石刻绝对为文人鉴赏留墨的雅趣之所。在绿树环绕、花丛簇拥之中,一座四檐飞翘的仿古木亭豁然静立,仿佛在期待知音的到来。走进亭内细看,里面有一尊巨崖,被玻璃框严严实实封闭着,睁大眼睛才能隐隐约约看到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体不一的字迹。就是这尊巨崖,曾经引来无数文人骚客到此一游,并不惜挥洒笔墨赞颂之,唐人黄庭坚:“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清人严观:“妙笔传闻久,书成泣鬼神。只因精气感,故得世人珍”。

      请千万别小觑了这尊巨崖,它绝对称得上是整个鄂州滨江公园的镇园之宝。这么说吧,整个滨江公园内唯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唯此一物。

      当年,此处是江滩,有不少逶迤起伏的石头延伸到江中,形成了一座三面环水的小石岛,该崖突兀江畔之上,被称作“旧石崖”。东吴靠水军立国,孙权常在此地检阅水军,迎送将士。每逢将士征战凯旋,孙权又总要在这块沙滩上带领官员和百姓举行散花犒军仪式,因而,这里又称作“吴王散花滩”。为保护这一历史珍宝,本世纪初,鄂州市政府重建了怡亭,将摩崖石刻整体切割上移,置入亭内,彻底脱离了江水的侵蚀。

      追根溯源方知就里。唐永泰年间 (765)宰相裴炎在此卜地建亭,李阳冰将其命名为怡亭,并用小篆书写了序言,由裴虬撰写铭文,李莒用隶体书写铭、款,一并刻于巨石之上,后被宋人蒋之奇称为三绝。此铭在宋欧阳修《集古录》、《大明一统志》、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吴荣光《筠清馆金石记》、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中皆有记述。怡亭铭摩崖石刻问世后,即以出色的书法篆刻艺术知名于世,由于常被江水淹没,历代传拓较少,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千年往事人何在,遗迹犹存说仲谋。滨江公园内有一处面积最大的广场,名为孙权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尊国内最大的孙权雕像,由4块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高11.8米、重150吨。孙权身着战袍,昂首直立,一手持腰间佩剑,一手朝前伸展,威风凛凛,似在指挥千军万马。他神色凝重、两眼圆睁,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的人海车流。

      对孙权我是通过小说《三国演义》才有所了解的,平心而论对其看法很一般,一则他能够当上吴王,是靠父亲孙坚、兄长孙策打下的江山;二则他政治目光短浅,胸怀褊狭,在大事面前常常表现得优柔寡断。当然,小说有作者本人的主观意愿,往往与真实的历史有一定的区别,甚至相左。

      鄂州是东吴的古都,也是孙权的故都,我每年都要在那里生活几个月,因而就有时间和机会进一步了解孙权其人。其实孙权足智多谋,很有心计,尤其是广纳人才、知人善任,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你死我活的争斗中站稳脚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他不仅继承发展了父兄的基业,而且还巩固壮大了原有的领地,最终在鄂州登基,成为东吴第一任帝王。半年后,又迁都南京,开创了“六朝古都”的先河,其成就和伟业远胜于自己的父兄,在华夏的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沿途岸边还有许多为纪念历史名人而修建的亭廓楼阁,像珍珠般坐落于浓林繁花之间,如二乔梅苑、吴王聚贤堂、伍子胥解剑亭等。真是移步易景,一景一典故,每一个典故都能唤起我对历史的遐想与现实的思考。因为我们游玩时所到之处,里面聚集了不少市民或游人,他们或操琴,或对弈,或品茗;更多的则在唱歌、跳舞、打拳。这般热闹的场景与历史的沉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们在这风光旖旎的环境里,在这历史氤氲的氛围中,享受惬意的生活,真是“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从源头到尽头,日夜川流不息,就如同我们生活的长河,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无论伟大或渺小,都将随波而去。当然,谁不愿意青史留名?然而,又有几人能够如愿以偿呢?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而已。

      离开公园时,太阳当午,街面上攘来熙往、车水马龙,耳畔还回响着剧烈的动感音乐声--《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想:好日子,要珍惜,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也不枉做一次历史过客。

    【审核人:站长】

        标题:历史的跫音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7901.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