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页

贞母碑”的感慨(《人生琐谈》五十七)

  • 作者:方舟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1-03 10:50:03
  • 被阅读0
  •   一对年轻夫妇,为了阻止守寡的母亲同情人结婚,竟违背母愿在村头为母亲竖立了一座“贞母碑”。贞母碑类似古人的贞节牌坊,意在告诉人们,我母亲是从一而终的贞节女子。这位追寻爱情的老妈妈终于绝望了,最后撞死在“贞母碑”前。这是最近上演的豫剧《渡娘桥》中的一个情节。

      这种竖立在村头的“贞母碑”,在现实生活中,自然并不多见。但竖立在人心目中的看不见的“贞母碑”却随处都有。我们不是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阻止自己的母亲改嫁的现象么!他们认为母亲改嫁对自己是一种耻辱,一旦发现母亲有改嫁之念,子女们就群起而攻之,甚至以断绝母子、母女关系相威逼。不少老人就在这种“四面楚歌”之中,强压欲念,郁郁寡欢而终。

      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封建社会是不足为奇的。那时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却必须从一而终。什么“三从四德”呀,什么“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男”呀,全是给女人规定的。多少女人就在这种看不见的绳索的捆绑下,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以至生命。这种摧残妇女的悲剧,随着封建社会的逝去应该结束了。

      可是,时至今日,寡妇改嫁倒成了问题。其阻力不是来自法律,也不是来自组织,而是来自自己的儿女。传统的封建意识,借着儿女之身又还魂了。一座座的“贞母碑”就这样又筑起来了。

      推倒“贞母碑”,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意识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把那些承受着郁郁寡欢生活折磨的母亲们解放出来,至今仍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个任务,首先就落在了年轻的儿女们身上。这些年轻的兄弟姐妹们,也许是优秀的共产党员,生产中的标兵或机关的好干部,但他们在母亲改嫁这一点上,却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意识。他们是爱自己的母亲的,但他们却把母亲像偶像一样供奉起来,愿意端汤喂药,堂前尽孝,却不愿把母亲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活人。要知道,母亲不但需要母子之爱,也需要夫妇之间的情爱。做儿女的,既然爱自己的母亲,就应该尊重她,让她幸福,让她愉快,有什么必要泯灭她的情感,只把她当做活死人来供奉呢!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也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必要条件。现在,对老年男人续娶妻子,虽然也有微词,但多数还可以承受;而对老年妇女改嫁,却多有责备,什么“那么老了,还找男人,真是……”、“儿女那么大了,放着清闲不清闲,何必呢?”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宣传婚姻法,宣传男女平等,不但让老年妇女改嫁不再是新闻,而且应当让社会舆论给予支持。有了社会舆论的支持,那种来自儿女们的阻力也就会逐渐小起来。

      让我们全社会一起做工作,推倒那竖立在不少人心目中的“贞母碑”,解放那些徘徊在“贞母碑”前的母亲们吧!

    【审核人:站长】

        标题:贞母碑”的感慨(《人生琐谈》五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aiqing/wangluoaiqing/751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