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页

202302月度感言

  • 作者:程小新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3-01 11:11:50
  • 被阅读0
  •   天气一热,气温一高,就会给人一种错觉:春天来了。

      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感觉似乎不出去转转,就会愧对这大好的天气。走出家门,看到外面的人真不少。不仅小区门口有不少老年人在下棋、在打扑克、在闲聊,街道两边的辅路上也多是行走锻炼的人。可见气温就是个风向标,指挥着、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尤其是在经历了寒冬和封控的蜗居后,任谁都想走到户外舒展一下筋骨、放松一下心情。

      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把春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并创造了好多特有的词汇,如游春、踏青、寻春、探春等等。关于春游的古诗词也很多,如王勃的《春游》:“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李商隐的《春游》:“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王令的《春游》:“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实在不胜枚举。看来,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与古代虽然有着太多的不同,但人对于自然风光和季节物候的偏爱却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以为在这一点上甚至现代人比古人的诉求更甚。

      穿过街道,来到植物园,却发现园内还是一派素颜。白杨们像一支支笔直直地插在笔筒里,身材颀长,头顶蓝天,玉树临风;桃树依然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样,枝上光秃,并没有芽孢萌动的迹象;海棠们更是如此,它们的花期晚,可能还正在做着春梦;就连松柏们的针叶也还是一种苍绿色,没有透露出一丝的鲜绿来……地面的草还是去岁的枯败模样,满脸黄斑,与土地的颜色的无二,扒开枯草叶,也没能发现一根绿草尖尖。树林间的空地上,前几天下过的春雪还未完全融化,留下一坨一坨的“白”在树影间格外醒目。

      植物园如此,湿地公园里呢?春天是否早些光顾那里呢?走入后才发现,这里与植物园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人更多而已。其实也难怪,节令虽然过了立春,过了雨水,若在南方,自然是“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春景了,但在北方,不用说离“繁花似锦”很远,就是离“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有一段距离吧!说到底,都是因为呆在寒冬太久了,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太浓!当然,这也不是一无是处。李后主词云:“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在春天还未完全来临之时寻春,也应该别有一番味道。莫看尚无花红柳绿草茵茵,莫待春天还远,其实春天已经不遥远了。你看那河里的冰,已不再是一片黑硬,而是有水泛出来,颜色愈发白亮了;你看那垂柳的枝,已呈现微微的黄,而且也日益柔软起来;你看那人们的笑脸,似乎并没有在意有无春花春草,他们在那里歌唱、舞蹈、游逛,脸上荡漾的难道不是一种春光吗?华岳有诗云:“寻春不遇欲空归,竹外横斜拾一枝。且喜东君有消息,隔香应不怕疏篱。”华岳寻春得遇了梅的惊喜,我们的寻春也并没有空归,我们得到的是春的气息、春带给我们的好心情和积极向上的情绪。

      我们对春可能长期有一种误解,似乎春是被东风从南方吹来的。其实,春并未离开我们,春一直都在。春就在自然中,春就在人心里,春就是万事万物一种温暖的、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的状态。立春一过,气温逐渐回升,有一种气息,有一股暖流便开始在万物中循环、流淌。这种春动刚开始我们看不出来,它们接受了阳光的馈赠,开始在大地深处涌动,然后把信息传递给山川、河流、树木、野草等自然界的所有。树木接收到这种信息,它的汁液开始苏醒,加快循环流动;野草接收到这种信息,开始从根部动起,为顶出土层做着种种准备……春天不是忽然就出现的。为了向世人呈现花团锦簇的春景,自然万物很早就默默地准备着、准备着。人们惯常看到的春天,不过是这种准备的厚积薄发罢了。

      这或许和人一样,我们总习惯羡慕他人的成功和光环,却很少去想这成功背后的艰苦付出,其实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靠辛勤努力换来的。对于春天,我们寻春,探春,欣赏春天的美丽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满足,更应该带着春天给予我们的希望和憧憬,在自己的田野上,辛勤耕耘,这样或许才不负春光不负韶华吧!

      无论如何,春天就要来了!经历了严冬及疫情封控后,人们对春天或许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寻春、探春、游春,从春天寻找信心,寻找希望、梦想和力量!在此,也祝愿所有的朋友付出有收获、梦想成真实,雪绒花永远祝福您!

    【审核人:雨祺】

        标题:202302月度感言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aiqing/wangluoaiqing/56927.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