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办公文秘
文章内容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 作者:林翠华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8-31 14:07:13
  • 被阅读0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篇1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

      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谈话导入:

      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体会。出示一段赞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收集到的别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师自己撰写的:(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让学生齐读。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相信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

      3、指名分部分轮流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检查自读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⑴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 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

      三、再读课文,直指重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质疑:

      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小组内探讨,交流各自的初步认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刚学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这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准本课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即可。

      2.默读课文,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画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它的含义。

      (新课标指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随机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班上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并加以指导。

      1.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呢?谈谈你的看法。

      2.投影出示并体会这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自由读。

      (2)谈谈自己的理解。

      (3)还不够理解的同学,再读一读,直到会理解为止。

      (新课标指出: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品味”。)

      (4)小结: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有责任感。

      板书:不放弃责任感信任

      3.你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自由读,然后读给同学听。

      (新课标指出:重视个体体验。)

      4、分角色读。

      (四)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本剧,然后排练表演。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复述给自己的父母听。

      (作业的设计,既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营造出一种关心孩子的教育、人人担当责任的环境氛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他的爱的,儿子又从这伟大的父爱中得到了怎样的力量。

      大声快读、整体感知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通读全文,了解课文故事的梗概。读的过程中画下不认识的字词,自己解决。

      接读课文、复述故事

      操作:选定几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记录出问题的地方,然后集体纠正;指定一二名同学复述故事的梗概。

      小声细品、提出问题

      要求:轻声读课文,可以通篇读,亦可选择重点段落细品,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用曲线画出来打上问号,把自读懂的地方,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出感悟。

      归纳问题、小组探讨

      操作:老师归纳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以小组的形式集体探讨,边探讨、边读文、边记录。老师巡视深入小组与其共同讨论,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默读课文、深入思考

      要求:针对刚才小组内的讨论,自己找出有关段落反复默读品味,重新写下感受。

      整理思路、班机汇报

      各组指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整理笔记、反思收获

      整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提过的问题,参加讨论过的问题,得到的收获。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并且也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深入的体会文章当中描写的是怎样的一位父亲,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而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回忆故事、简评父子

      操作:回忆上节课我们的学习,简单的说一下你认为这是一对什么样的对父子。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赏析词句、品评父子

      操作:1.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

      一是父亲了不起,再是儿子了不起。

      2.画出文章当中能够表现父子了不起的词句(描写父子语言的句子和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句子),细细品读,写下感受,看看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3.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说出理由,然后有感情的去朗读它。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废墟。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些客观的环境,给这位父亲的救援带来的极大地困难和危险,然而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当其他的父母哭喊着离开的`时候,这位父亲又是怎样做的呢?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再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父爱的力量,终于掘开层层废墟,看到了希望。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既是父亲挖掘下去的动力,又是儿子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的信念。因为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真诚的承诺,才有了儿子的: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可以看出儿子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爱!爱父亲!爱别人!

      角色转换、感悟真情

      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如果出在当时的情景当中,你会怎样做?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角色(父亲、儿子、警察、),来体会当时他们不同的心情。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要注意不同人的语气、语速和动作。

      深情、齐读课文,体会父子的了不起。

      作业:

      1. 写一篇对文中父亲的人物赏析。提示:可以通过对文章当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及动作的描写来进行分析,还可以把这位父亲与其他父母不同的表现加以对比进行赏析。

      2. 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深信任。

      3、认识“塌、昔、墟、掘、爆、勘”等六个生字,会写“昔、漆、拐、挖、掘、控、辟、拥”等八个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等词语。

      【教学重点】课文的4~自然段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难点】

      1. 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

      深信任。

      2.在对比中品味文中语句的用语准确和表达技巧。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揭题,交流资料

      1.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讨论汇报。

      3.说到地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关于地震的哪些资料?(学生交流资料)

      4.小结:

      地震这一天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虽然灾难无情,但是人间有爱。在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也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

      (二)初读课文,汇报学习

      对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说一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自己的话说一说,读课文,汇报生字词及词意。

      3.按自然段汇报你学会的、理解的生字词。

      4.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

      5.理解体会生字词。

      6.出示“词语花篮”词,并自己添加其他好词佳句。

      (三)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文章以前是怎么分段的呢?还可以怎么分?

      2.小结:

      分段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要有根据、有道理

      (四)再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1.把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感动?

      2.汇报读,师相机指导。

      (五)指导书写生字,“漆、挖、掘、控、拥”。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整体把握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句话包含了哪两层的意思?

      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一)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从哪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父亲的了不起?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在你觉得有触动地方画上标记,也可以用一个字或词,记录下你读时的感受。

      (二)引出重点段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动,甚至有潸然泪下的感觉。(学生答后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2.指名交流并初步引导读出感受

      (三)体会重点段

      读这段话的时候,哪一句话首先抓住了你的心?

      1.体会“他满脸的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

      (1)这句话里又是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引导学生想具体样子。

      (2)父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这38个小时里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讲述想象内容,师引导读好此句)

      2.体会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八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1)你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里感受到了什么?(比较课后第三题文句)

      (2)你能把这漫长和艰难读出来吗?

      (3)从这个“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里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阻止过他,为什么阻止?(指导读人们劝说的'话,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

      (4)小结:

      但为了救出儿子,父亲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却是了不起,让我们来配合读课文5-9自然段,读出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3.体会重点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1)父亲36小时不眠不休,哪来的力量?

      (2)这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平常他什么时候会对儿子说这句话?

      (3)小结:

      高兴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悲伤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胆怯的时候,父亲会拍拍肩膀,鼓励儿子说:别怕____

      (1) 如今儿子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父亲虽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们能感受到他心里对儿子的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呼唤,他会在心里一遍遍对儿子说什么?

      他又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什么?

      (5)小结:是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深深的爱支撑着父亲。所以尽管挖掘得如此艰难,尽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没有放弃。

      (6)36小时候,父亲已成为什么样呢?

      三.检测反馈

      感情朗读课文1~10自然段。

      总结:此情此景,谁看了会不为之动容!我们要对这位父亲说:您真了不起!

      第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被父亲的了不起的行为震撼了,心里满是沉甸甸的父爱。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儿子阿曼达身上。

      一.展示交流(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默读课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可以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2.为什么他不怕?(无论……,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想象补白

      (1)就在父亲进行着漫长而艰苦的挖掘的同时,儿子和伙伴们在黑暗的废墟下进行着漫长的等待。在等待中,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阿曼达又是怎样做的呢?

      (2)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38小时,怎样饥饿恐惧的38小时。可惜文章没有描述,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阿曼达是怎样激励这13个小伙伴熬过这艰难的38小时的。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学习文章对父亲描写的方法。

      (3)生交流练笔内容。

      (4)小结:

      阿曼达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也鼓励着同学,他把对父亲的信任化作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的勇气,所以我们说:这位儿子真了不起!

      二.赞美父子,照应开头

      1.让我们齐读20~23自然段,让我们看看爱创造了什么奇迹!

      2.地震是残酷的,但是父子间因爱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这次地震。此时,我们不由地发自内心的赞叹: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真了不起!

      三.检测反馈

      1.这种“了不起”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下面让我们用这句话来回顾一下这个艰难的历程:

      当父亲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是这句话____

      当人们都来阻拦他,劝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依然是这句话____

      父亲不在乎那38小时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因为他知道,此刻,他儿子一定跟他一样,在默念着那句话,那就是____

      四.板书设计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决不放弃 爱 乐观善良

      了不起

      教学反思: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文中对父亲的动作有一些细致的描写。对于这些词句,我采用了联系了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些文字读懂、读活、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体会父爱。

      重点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叫亲情,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呢?

      2、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 自学练

      1、 学习课文生字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字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2、一个小班展练字形,包括重点字,难点字,笔顺等;

      3、一个小班展练词语,包括近反义词等;

      4、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四、拓展练习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五、拓展练习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认读词语。

      2、 回顾课文内容。

      3、 过度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对父子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情,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二、 自学自练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

      3、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

      4、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5、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

      6、句子赏析

      (1)“他挖8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怎么不直接写36小时,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文章中三次反复出现这样的话?

      7、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问题1、2、3

      2、一个小班展练问题4、5、6

      3、一个小班展练问题7、8

      四、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审核人:站长】

        标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aiqing/shangganwenzhang/9484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