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03.【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 作者:黄皮人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7-16 12:30:13
  • 被阅读0
  •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写在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征文活动开启之际

      逸飞中文网站的站长一默、副总编墨海醉筆分别微信我,商量在我负责的散文版开展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征文活动,并聘请我做评委。我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欣然应允。

      因为据我所知,逸飞中文网对一名会员的作品开展赏析征文活动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因为这名会员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有鲜明的特点。宋春晖,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我立即联想到了伟人的诗句:风雨“送春归”。

      我与宋春晖并不熟识,甚至截止今日都素未谋面,仅仅是因为他的作品抓住了我,纯粹是“因文识人,以文会友”。

      鲁迅有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与宋春晖的关系也大抵如此,我俩一南一北,相隔数千里,原本无任何接触,只是文多了,也便成了友。

      做编辑时间长了便有一种体会,在阅读诸多作品中,每当接触上好之作便眼前一亮,随着作品增多就记住了作者,直至记忆犹深。宋春晖便是如此,但又绝对有别于他人,他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创作的作品题材概括起来有5大类,即红色轶事类、故乡热土类、温暖亲情类、游走山河类和工作回忆类。(本次赏析征文前4类)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专业作家也好,业余作者也罢,其创作的作品无一不是与自己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信仰追求息息相关。

      宋春晖成长在湖南汝城县,当年红军的足迹遍布这片热土,红色的基因注入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根植于宋春晖的内心深处。宋春晖的家人也都有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的经历,使他有条件、有机会接触常人难以企及的红色轶事。这些经历不仅成为终生的信仰和追求,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盈的素材,如此次赏析推介的作品《一组未面世的朱良才上将生活照》等五篇。这些作品记述的内容时至今日弥足珍贵,有些图片、真迹是极其难得的历史资料,具有史诗般的意义,别说在逸飞网站,就是在国家级的网站、档案馆都是收藏珍品。正如宋春晖所述:“在父亲去世后留下的老像册里,有一组朱良才将军的照片,这组老照片尘封在像册里,距今近70年,从未面世于众,弥为珍贵。”

      汝城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宋春晖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街一巷怀着无限深情。这般爱倾注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笺芳墨香,《汝城记忆--我的半边街情结》等五篇描写故乡热土的佳作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近40年了,每当在街道上看到年轻的父母亲牵着幼儿的手从我眼前走过,每当我翻看老像册,看到那些发黄的老照片,我依然会想起那快乐艰苦的半边街的日子,想起那位敬爱的娘娘,怀念那段初为人夫和初为人父的美好时光。”你能说这不是从内心深处流淌的真情吗?字字句句浸透了情感的墨汁。

      对家人更是如此,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大量的描写家人的题材,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此次精选的《一片枫叶,我珍藏着父爱》等五篇作品,集中反映了他对亲情的怀念,许多文字和情节读来令人潸然泪下。“在父亲的身旁,我特意俯身拾捡起一片枫叶,这是一片刚刚飘落的光滑的枫叶,我把它夹进随身携带的电话本。叶与树原本是一个整体,而季节的变换交替无情地把它们分开,就如我们父子,虽然彼此都舍不得分离,但却是辛酸与无奈。”

      游记,也是宋春晖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退休多年以来,他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到了逢游必写,使旅游充满文化色彩,同时也充实了退休生活。《长江之游--车溪民俗区、三峡大坝》等五篇仅为代表作,是他游走山河的极少一部分。“六月的世界,恍如仙境,令人心驰神往,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阅不完的千顷绿色,万紫碧光。在这六月,愿时光能缓,故人不散;愿我们挂念的人每天能互相之间道声早安晚安,愿有人彼此相伴而行,外出游玩时不让你我孤单。”这是多么优美敞亮的文字,既展示了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心,又体现了对朋友、故人的关心、怀念之情。

      宋春晖出身书香门弟,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与文字结缘,尽管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做过小工、放过电影,也担任过部门、系统领导,但文字始终是他的挚爱。退休仅仅几年,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仅在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上发表的作品就多达160余篇,约90万字,至目前已出版个人作品四集。

      宋春晖的作品既没有华丽的辞藻,又没有精致的巧思,而是诚挚的情感、质朴的文字、丰富的内容和红色的信仰。当你静下心来拜读他的作品时,你一定时而感觉深山的小溪有涓涓细流;时而感觉辽阔的原野有习习春风;时而感觉无边的大海有阵阵雷鸣。他的一篇篇作品仿佛璀璨的珍珠,用红色的针线串接起来,闪烁着博大的家国情怀。

      拜读宋春晖的作品,联想到他的为人和经历,我不由想起了“牛”。国人自古以来对牛喜爱有加,常以牛喻人,如陆游: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臧克家: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若如此,且将“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作为此文标题,并期待多年笔耕不辍、笔丰文祺的宋春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预祝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征文活动圆满成功!

    【审核人:站长】

        标题:03.【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7214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