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010.【宋春辉文学作品赏析】高山清茶(原创首发)

  • 作者:高山清茶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7-15 11:23:51
  • 被阅读0
  •   宋春晖作品赏析

      在几次同宋春晖先生聚会,谈及他的作品一篇接一篇,几年间收集整理出版四集90多万字,在我县实属是高产的作家,十分令人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是榜样。在陪他妻叔吃家宴后,他送了我一本专集《故乡的风水山》,在家空闲时我一篇篇拜读了,很有感悟和启示。

      宋春晖先生,我在县委机关工作时只是从他的任职变迁上有些了解,但没有过多的接触。前几年朋友聚会,他是嘉宾,且必是坐上席,几回后无所不谈,成为好友。我们都十分佩服他写作那么快,那么的好,是文学写作的高手。当然这些都得益于他的阅历,对写作的愛好和追求。他的作品总体上有三个特点。

      一,细腻。《故乡的风水山》收集了28篇作品,从《汝城高村,故乡的那座风水山》到《登五指峰,邂逅汝城大山深的一座矿》的28篇作品,作者写法上都是十分细腻的。

      在叙事中仔细入微。《过年了,又想起母亲做的空心油糍》中是这样的描写母亲做空心油糍的:做糍时,母亲会用拇指在糍团上掐进去一个洞,再捏平和圆,有时会在糍团里包上红豆沙和炒香的黄豆粉,然后在芝麻堆里打个滚,全身沾满芝麻粒,在油锅里不停地用捞滤反复转动,炸至外表发黄,糍内中空,煮出来的油糍圆滚,甜滋滋,香喷喷,明酥酥。

      在写人的情感上细腻。这本文集中,写祖父、父亲、母亲,其他亲人,以及领导和同事,都写得入木三分、十分细腻。一在《兄弟好走,悼念周华南先生》一文中写道;写到这里,已是唤上11点,这时夜已深,万籁俱寂,街道上沉静,只有偶然远处正月十六晚上射向夜空的焰火在闪烁,我抬头仰望,我期望他在夜空中注视着我,我渴望在粒粒一闪即逝的焰火里找到池,此刻,我已是泪流满面。在《过年了,我又想起母亲做的空心油糍》中,写对母亲的情感:母亲走后,我还会经常在菜市场和小吃店里买些油糍回家,妻子也会在家不时煮一些,尽管前些年血糖升高了,有了糖尿病,不能多吃了,但偶尔也会吃上一个二个,过过瘾,止止馋,我是怀念母亲煮的油糍,想找回母亲煮的油糍的那种感觉。外头买回的油糍确实很好吃,有的还超过了母亲煮的水平,但我左尝右品,就是找不到母亲的味儿。我想,下辈子再做母亲的儿子,又能吃上母亲做的充满着慈愛的空心油糍。写得非常的细腻而到位。

      在写外出旅游的游记上也十分细腻。时间、地点、人物写得非常的清晰。特别是对所到之地的景物概况,人文故事写得比较到位。还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些历史故事,把读者拉进他的行程,一起来了次旅行。

      退休后,宋春晖先生喜欢旅游,也时不时与好友们三五成群到乡村走走看看。回家了就静心把所到之处的人和事,以及自已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因此,游记也成了宋春晖先生作品的一大板块。从《新疆之旅(上、下)》到《汝城乡村行(12、13)》,以及其它文集中的游记,都写得非常入细入微。如《新疆之旅》8天的行程及所发生的事,接触到的人,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作品中。《汝城乡村行》中,将汝城县泉水镇殿华村、旱塘村的村容地貌、人文历史,物产特色都写得入细入微。

      二、情深。对亲人、同事、友人寄予深厚的亲情,对家乡的人和事寓有浓厚的情感。在《家事琐记:我的祖父》中,是这样写的:因祖父家庭成份的影响,我记得,那年我高小毕业,本应继续读初中,那时没有义务教育,成绩再好,“地富反坏右”的子女很难继续升学,从此没有跨进初中的校门,13岁便上东岗岭砍柴……但他对祖父没有丝亳怨言。祖父1979年摘帽后,由理解到同情,最后怜悯年老了的祖父。“祖父老了,走不动了,来不了县城拿父亲每月给他的5元零花钱,我会带着妻子从县酒厂买的汝城白酒,带着我专程从土桥闹子买的益将流溪土烟,回去老家,送去儿子孙子对他的温暖和关怀”。

      在《怀念朱华瑞同志,一位可敬的老人》和《兄弟好走,悼念周华南先生》等篇中无不表露出浓浓的情感。特别是“兄弟,你叫了我40多年的哥,我却从来没叫过你一声弟,这里,让我最后叫你一声弟:华南弟,我想你”。这情感表现得彻骨。

      再如《汝城记忆:我的半边街情结》中写的那些人和事,都写得情真意切。几位在外的老乡读后都对宋春晖先生有很高的赞誉。其中一位在留言中写道:“每次打开这个号的微信,都要看看宋老师的这篇文章。平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让我好像每次溜达在老街一样……多好的文章啊,它击中了每一个怀着乡愁的他乡远客的心”。

      宋春晖先生,对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山,那些水都注有浓浓的情感。

      三、意远。28篇的字里行间都注有隽永的情怀和寓意。首篇《汝城高村,故乡那座风水山》,最后写道;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千百年了,多少飞檐峭壁可以在歌歌升平中倒塌,多少画梁雕栋可以在纸醉金迷中腐烂。但故乡的古祠、老屋、小巷,它将风雨不腐,尘封不蝼,将始终安然地镶嵌在浙水河畔,驻扎在这山明水秀的厚土里,与浙水为伍,与紫花山为伴,永远显示着一种岁月不可征服的力量,永远,永远。

      在《汝城乡村行(1)田庄蔡家村》中写道:当我站立于树下,仍然感受到当年这里的树影婆娑,蝉鸣鸟叫。这些年来,它们承载着电击雷劈,风霜雪雨的天灾,它们古老的躯体虽巳龙钟老态,仍依然挺起不屈的脊梁,岿然不动,生生不息,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也象征蔡家村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没家园的精神。

      这些都寓意深刻而悠远一一“人生几何?辟如朝露”。在既短又长坑坑坎坎的几十年中,我们心要有所想,情要有所系,常怀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让自己生活出精彩!

      文如其人,宋春晖先生的文章,就像他本人一样,平凡、朴实。但值得琢磨,越啄越有味。

    【审核人:站长】

        标题:010.【宋春辉文学作品赏析】高山清茶(原创首发)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7157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